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

2019-09-10 15:10钟彩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激活思维小学语文

钟彩清

【摘要】  新课改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以激活、发展学生思维为重要教学目标。这便需要教师结合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日常的教学。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深入探讨了如何激活小学生思维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  激活 小学语文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30-01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旨在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等,在语文课堂上,表现通过听、说、读、写等教学来激活小学生的语文思维,促使他们积极、踊跃地加入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以此来全面、系统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与生活相结合,浇灌思维

知识源于生活,生活还是培养思维之土壤。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擅长利用生活情景等,指引学生思考,并激活他们的思维。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黄果树瀑布》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思索问题。就此教师可问:“同学们有看过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吗?你们眼中的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有去过的学生立刻便举手了,教师便令一名同学进行了回忆,并让他比较眼中的与课本上的不同之处。另外,教师还可以留给学生写一篇小作文的作业,以描述最难忘的景观,这样便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又如,在讲解《天安门广场》时,教师为启发学生的听、看、想、说、读、写,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应课件并这样问:“可能很多同学都有去过北京,到达过天安门广场,那你们都看到了天安门广场的哪些景观啊?一人选一样,为大家大致描述一下。”学生们纷纷回答说有看城楼、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等等,紧接着学生们还分别进行了简述,以此来令学生了解北京的古老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作为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向生活走进,利用生活之水来灌溉思维之花,可以充分激活他们的思维意识,有效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二、结合包容,呵护思维

新课改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积极引导他们的思维,包容他们的各种思维方式。但在教学實践中,有些教师应依然很强势,强迫学生照搬自己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否则便打断、否定,从而便浇灭他们的思维火花。例如,作者便曾有听过这样一堂公开课,所讲内容是《三顾茅庐》,在课堂上,正当老师夸赞刘备礼贤下士的良好情怀时,一名同学突然说道:“请问老师,刘备若第三次仍未见到诸葛亮,那还有第四次吗?”很明显,老师未预料到学生会提这种问题,便武断地将其打断了,从而阻碍了同学的发散思维。教师应尽量包容学生,以赞赏的目光来看待同学的提问,多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切不可随意否定或批评。只有充分维护学生的质疑,包容他们的思维,方才能使其形成独特的思维,打造多姿多彩的课堂。例如,在讲解《李时珍夜宿古寺》时,当讲解到走遍山川河泽的李时珍时,有学生这样提问:“李时珍为何非要跋山涉水呢?直接到中药店寻问、汇总不就可以了吗?”该问题很令教师意外,稍稍思考后便答道:“这名学生的想法很好,应给予鼓励。但若李时珍依你说的去做,那或许会提前十年将《百草纲目》问世。但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以这样的方式来编的《百草纲目》,可靠性势必会降低呀。露宿、百草尝遍,正说明了李时珍严谨治学的态度,故《本草纲目》历经数百年却仍能被奉为中医经典。”由此可见,老师应包容学生的独特思维,并对其思维适当引导;反之,简单、粗暴地严厉批评他们的独特想法,只会令他们噤若寒蝉,对其思维意识的激发很不利。

三、加强合作学习,发展思维

于学生而言,其实有很多老师,每名同学都能是别的同学的老师或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有交融各种思想,闪烁不一样的光芒,不断交叉融合、相互借鉴,方才能一直盛放思想之花,令教育更加完善。所以,老师应擅长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常常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并多鼓励同学们交流沟通,为各种思维提供碰撞、摩擦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扩大思维广度。在课堂上教师应大力提倡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迸发、交融思维。例如,在讲解《桂花雨》时,教师便可以先将同学划分成小组,再分别布置任务,告知他们:“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任务,并以小组来完成,首先小组长分好工,具体任务为各组同学来描写‘梅、兰、竹、菊’,各小组中分派一人写一种,且没有限制条件,同学们自由发挥。写完后小组间再展章。”在整个评比活动中,教师便很容易发现其实同学们在写作中均具有自开评比活动,比一比谁的小组写得最佳,并选出针对‘梅、兰、竹、菊’所写得最理想的4篇习作独特的思维,并予以了褒奖。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还了解了其他学生的描写方式,并纷纷称赞写得好的句子,最终很好地达到了相互学习、促进自主合作的目的。又如,在讲解《燕子》时,教师同样也进行了分组写作,只是这一次从评比小组间转变为评比小组内部成员,针对写作对象也变为了一种,仅对“燕子”展开描写。最后,由每个小组分别选出将“燕子”写得最佳的同学,并说明这样写的理由,重点关注与众不同的地方,同学们均产生了很好的共鸣。以分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同学们不断碰撞思维,并迸发出的思维之花也多姿多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有效激活既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要求,又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与思索问题所需。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擅长借助生活经验经历,来激活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加强课堂互动合作,并以此来发展他们的思维。同时还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并鼓励他们提问并及时反馈,再予以正确的指引,以不断激活他们的思维,将其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吴丽.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与思维能力拓展[J].内蒙古教育,2016(11):71.

[2]廖春莲.讨论,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小学教学研究,2016(29):81-82.

猜你喜欢
激活思维小学语文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