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3:32贺连娇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听力教学初中英语

贺连娇

【摘要】  英语听力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语言活动的重要形式,教师应积极进行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本文从支架式教学基础理论概述入手,深入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的教学需求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以促使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升,满足新课改理念需求。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初中英语 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45-0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初中教师在进行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合理的创新,创新现有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对听力教学的重视力度,从整体上进行完善,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支架式教学概述

现阶段,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学者提出“支架式”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教学为基础,其定义为:“为学习构建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全新的概念框架,其框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对当前学习者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明确其教学存在的需求,将当前存在的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分解,引导学习者进行理念创新,以完善整体的教学思维,提升教学质量。在“支架式”教学理念应用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以框架为基础,构建特定的框架为学生提供支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索,通过支架的帮助辅助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完成最终的教学目标。实际上,“支架式”教学理论是当前构建主义的深化,明确学生的知识来源是通过教师传递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信息收集,创新其自身的学习模式,对信息进行重组,促使学生完善现有的知识结构,突破现有的思维束缚,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形成完整的个性化知识构建,实现全方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二、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一)明确“支架式”教学步骤搭建合理的支架

在进行“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支架式”教学步骤,保证其在学生的发展区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保证学生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保证学生在学习能力与最近发展区之间建立完善的桥梁,引导学生关于背景知识进行分析,明确支架式的优势,灵活学习内容,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并注重给予学生合理的反馈调节,实现创新发展。例如,教师在听力课程教学中,可以针对其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创新,可以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有效的分解,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听力活动,构建良好的情景模式,并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熟悉将要学习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同伴互动的环节,通过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听力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以实际的听力材料“A trip to Japan”为例,其主题为“日本旅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导入主题可以问学生:“If you have a chance to travel abroad, where do you want to go?Why?”引导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针对当前的问题进行词汇整理,要求学生进行回答,加强对知识的掌握[2]。在进行对话与短文听力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支架式教学引导学生明确二者的不同,分析其关键词,如人名、地名等,实现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二)为学生构建完善的情景模式优化支架式教学步骤

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教学需求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情景模式,如可以以问题、故事、情景、对话、生活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思维,促使其主动进行探索,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升教学质量。但在进行情景构建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满足“最近发展区”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A trip to Japan”为例,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部分学生对日本进行合理的了解,如探索日本的风土人情、行为习惯、饮食文化等,引起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并查询日本的风景名胜古迹,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与预测力,逐渐构建完整的学习模式,提升学习质量。如通过支架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听力材料中可能出现那些词语,提升学生的预测分析能力与找寻关键词能力,全面发展。

(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独立完成学习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探索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促使其寻找到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实现独立解决问题。例如,以听力材料“Outdoor activities”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听力材料中两个词组“go cycling”和“go riding”为例,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索,部分学生可能会把“go riding”(骑马)理解成骑自行车,最终导致听力理解会造成障碍。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构建几幅图,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索,如“go walking”,“go cycling”和“go riding”画面,学生在听第一遍听力材料时,要求学生先听这三个词组,学生很容易就能听到“go walking”和“go riding”,而“go cycling”可能难以辨析出来,需要教师适当对学生培养,提升其独立探索能力,推测这词组含义的关键词,比如“ride a bike”,“love riding a horse”等,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课改教学理念下,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理念创新,充分发挥出支架式教学优势,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探索学习,活跃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方式,寻找知识点之間关系,搭建学习支架,提升学习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张炜晗.支架式教学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9(08):166+165.

[2]冯卉.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9(03):148-149.

[3]张晓华,杨宏.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38):368-369.

[4]徐丽.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92-93.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听力教学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