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伏笔阅读教学策略

2019-09-10 03:32王硕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王硕

【摘要】  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阅读能力,这同样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在文学创作中的有一种重要叙述手法就是伏笔,在笔者眼里阅读教学应该着重讲解伏笔。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加深对伏笔阅读的理解,更新教学观念,还应该运用新的观念制定阅读目的,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伏笔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54-01

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就是阅读理解能力,试问一个连问题都无法发现的人该怎么期待他能够解决问题呢?而在学校里面的学生,教师只能通过让学生海量的阅读实践来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在众多文章写作技巧里,伏笔这一技巧的占比是相当大的,因此伏笔阅读至关重要,那么如何伏笔阅读呢?这应该是每位语文教师都要解决的问题。

一、更新教学观念

现在的社会充盈着功利的思想,很多学生或者教師将目光仅仅放在课文的理解,生字的运用和描写上,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缺少对运用伏笔的文章的讲解。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要改变教学观念,不应该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仅仅在教科书上。可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布置阅读任务。近两年在我国语文教育行业悄然兴起了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该阅读实践实现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群文阅读在伏笔阅读教学方面的实施就是要求老师给同学推荐多篇运用伏笔手法的文章,让同学们集中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还需要进行问题的设置,这样才能让同学们真正有所思考。运用到伏笔这一技巧的文章大多是记叙文,文章以叙事为主。在事件发生之前,细细品味总会找到预示事件发生的细节,而这就是伏笔。因此,伏笔阅读的相关问题设置就是要让同学们在阅读过程找事件的原因,分析事件发生的前兆。老师在进行伏笔阅读教学时要摆脱传统教学过程中时间、人物、地点、时间的传统教学思路,要将一些隐藏的线也向同学进行讲解,帮助同学们真正读懂读透一篇文章。

二、尊重学习规律

阅读能力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教师要尊重学习规律,将伏笔精神贯彻在教学实践中。例如刚开始实践时,不应该一下子给学生太多有关于有伏笔的文章的阅读任务。可以适当利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来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观点,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使用伏笔的手法的文章,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让学生阅读之后再来回答教师是以什么目的将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的。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体类型,了解什么是伏笔,什么是照应,什么是铺垫。

三、传授阅读方法

语文阅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读书。而目前的读书方法分成略读和精读两种。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类型还有时间的关系来选择读书方法。例如在考试的过程阅读内容多时间紧迫,那么就可以适当的选择略读法,根据阅读题目紧抓关键词来阅读文章内容,忽略与所问问题无关的次要部分,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把握整体的文章内容。而当出现的文章是选读节选的时候就应该适当考虑是否要使用精读法,对于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品味,仔细琢磨难懂句子,通过通读节选理解字词的深层意义。例如,伏笔阅读看似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有伏笔方式,但是当阅读足够的文章以后不难发现所有的文章在伏笔时都喜欢选用相同的节点。老师就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寻找这个关键节点,帮助同学们总结规律逐步提高伏笔寻找的速度。具体的方法是让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的带着问题去阅读,将有可能是伏笔的语句作出标记,自己寻找觉得是伏笔的句子,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分享,说出自己认为哪句话是伏笔的原因,然后其他同学作出评论。在相互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同学们会慢慢理解什么是伏笔以及伏笔通常出现在哪个位置。

例如,《赤壁之战》中,文章一波三折看似一波三折却有多处伏笔。“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课文在开始之初就对敌我双方的位置进行了交代,为接下来周瑜火烧曹营埋的成功下伏笔。“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曹军把船连起来是为了解决本军不善于进行水战,但是这也让曹军有了弱点,为下文周瑜实施“火攻”埋下伏笔。

四、伏笔技巧运用

通过阅读的教学让同学们知道伏笔是什么知识教学的基本目标,更重要的还是让同学们在学习阅读文章的写作技巧时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写作与阅读本就应该时一个整体,它们都是语文课堂的一部分。在对同学们进行写作技巧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运用此种方法进行作文的写作或者段落的写作。让同学们换一种角度去感受伏笔。从阅读者到写作者的转化,让同学们以作者的角度开始组织自己的思路,就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进行伏笔设置时的想法与思路。这样一来同学们自身对于伏笔的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老师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中伏笔运用的方法,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篇课文,文章利用了环境,说道:“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这些环境描写就是为接下来事件的高潮埋下伏笔。学生就可以试着模仿也用环境伏笔。

总结

就目前而言,教师要分析学生伏笔阅读能力不足的原因或是对伏笔阅读能力的内涵不够清晰,也可能是教师在伏笔阅读教学中的目标不明确,也有可能是选择的伏笔阅读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太过遥远,还有是教师传授的伏笔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因此,从学期开头,从现在起就应该布置好群文伏笔阅读的目标,选择好学生目前能够理解的伏笔的意义,为日后学生的应试能够准确的找出伏笔的语句和使用伏笔的文章提供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张磊.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6(1):11-12.

[2]武华.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语文学刊,2014,3(1):108-109.

[3]央金.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成功(教育版),2013,8,(5):67-68.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