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习模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刍议

2019-09-10 00:49周艳娇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方法

周艳娇

摘  要:幼儿教学目的是促进幼儿的能力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幼儿教学除了运用游戏、平常生活和环境来干预影响孩子外,传统的正常课堂教学仍旧是当下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如何对幼儿课堂教学进行提升,从而使提高幼儿教学质量,是幼儿教学工作者考虑的课题。笔者结合所在地区的幼儿教学现状,提出将问题模式应用于幼儿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问题模式;教学方法

幼儿处于成长的一个阶段,其受教育水平如何对今后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关键。在目前进行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何通过问题导向来有效指导和提高教学活动,对于幼儿教育与管理工作者提出了许多的挑战。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对幼儿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结合幼儿教学实际,探讨将问题教学模式应用于幼儿教学活动的方法。

一、将问题教学法运用与幼儿教学,教学内容要符合幼儿成长实际

幼儿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和成长规律,既不能设计的目标过高,使幼儿学不懂;又不能使目标设计的过低,起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如在“角色扮演”主题课堂上,我们对活动开展进行精心设计,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先让幼儿从熟悉的生活中的角色出发,分组进行游戏,孩子们表现的很积极。比如有两个小女孩自由组成了一组,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女儿,她们进行的“妈妈哄宝宝睡觉”的游戏。其中的“妈妈”对“女儿”说:今天天不早了,明天还要早点起床,我们早点睡吧。“女儿”说:我还不困妈妈,你给我讲一个睡前故事吧。“妈妈”说:好吧。从前,有一个小孩,养了一群羊。一天,他赶着羊去山上,突然,他对着山下正在干农活的农夫喊:狼来啦。农夫们扔下手里的农活,纷纷跑到山上,结果,根本就没有狼。农夫们离开了。第二天,小男孩又对着山下喊:狼来啦。结果,农夫们又上山去,还是没有见到狼。第三天,狼真的来了,可无论小男孩怎么喊,都没有人来救他了。通过讲这个故事,“女儿”“很快就睡着了”。两人配合的十分默契。

二、将问题教学法运用与幼儿教学,教学过程必须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素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幼儿来展开。幼儿的性格里天生具有对家庭怀念的因素,对初步跨入教育门槛的小朋友而言,熟悉了家长的温暖与照顾,眼下突然变换了日常长待的外部氛围,需要熟悉陌生的学习环境,易于带来不适的思想。比如,幼儿园对于新来幼儿首次课堂进行教育:欢迎小朋友。教师可以给幼儿留亲子拍照活动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合作,拍摄关于家务合作、洗衣合作、做饭合作等生活中常见的美好的瞬间,照片同时标注家长对幼儿的建议等。幼儿老师对照片精心分类剪辑,制作而成爱心形状的主题墙。类似家庭感觉的环境,可使孩子感觉温馨和谐放松的同时,提升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再比如在“你说我猜”的游戏当中,我也让孩子们自由组合,选择在平时了解较多、比较熟悉的小伙伴作为自己的搭档。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猜对的词语多,在游戏中,两个人相互配合,负责说的孩子绞尽脑计,猜的同学也十分积极。在游戏中充分表现出协作配合、不甘落后的良好状态。教师在一旁实时进行指导,提高孩子们的协作意识。创新运用视频教学手段,幼儿教师可以创新运用视频教学,参照着教学目标的关键与核心,在课前制作教学视频,将核心内容集中予以展示。例如将古诗词内容加入视频互动,帮助孩子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消除孩子在古诗词学习中困扰,在学习杜甫的《绝句》时,教师可以制作一段微课视频,有两只黄鹂站在树枝上,天上飞着许多白鹭,透过窗户外面,看到地面上全是雪白雪白的,远处的河面上停着回来的船只。通过这种全景式的展示诗歌中的内容,孩子的理解和把握变得相对容易,对诗词的描写内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这些教学方法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顺应了孩子们的成长规律,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将问题教学法运用与幼儿教学,教学目的就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孩子通过直观感受、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进行有效学习。孩子们的学习欲和好奇心较大,教师要通过新鲜的事物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在主题活动幼小衔接这个环节上,有意識安排“友谊联系卡”活动,其目的是让幼儿们认知个人的名字,明白个人名字的意思,以便在日后走丢或者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能够清楚明白的讲解出来,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孩子,教师先让幼儿回家与爸妈共同制作若干图卡,图卡上标注幼儿的名字及名字的内涵,回到幼儿园中粘到主题墙面上。在这一互动中,孩子感知到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和关怀,并在接下来的互相交流中积极地、争先恐后的去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个人的姓名,并认识他人的名字。再比如让幼儿记住自己的名字游戏活动,是合作配合教育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我们可以在主题活动幼小衔接这个环节上,有意识安排“友谊联系卡”活动,其目的是让幼儿们认知个人的名字,明白个人名字的意思,以便在日后走丢或者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能够清楚明白的讲解出来,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任务赋予墙面。教师先让幼儿回家与爸妈共同制作若干图卡,图卡上标注幼儿的名字及名字的内涵,回到幼儿园中粘到主题墙面上。在这一互动中,孩子感知到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和关怀,并在接下来的互相交流中积极地、争先恐后的去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个人的姓名,并认识他人的名字。因此,将问题教学模式应用于幼儿教学,除了看他的教学内容,还要看整个的教学过程下来,是否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性。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幼儿教育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将问题教学模式应用于幼儿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对幼儿教学的提升还有许多方法和模式。除了问题教学模式以外,幼儿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从日常的幼儿学习成长实际出发,设立适合幼儿身心的教育活动,助力幼儿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彭绍敏.浅谈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2012(003):22.

[2]李松靓.关于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6(35):59-60.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教学方法
“双一流”视阈下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方法的兼容性发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