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

2019-09-10 17:17张建军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董存瑞课文思维

张建军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教育领域积极创建优良的母语教学人文环境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正日益明显地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无疑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一项语文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緒中进行,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与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相比,最多能提高18.6分;反之,课堂教学在不高兴、低沉的情绪中进行,教学效果要下降30.7分。情感教学是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的有效保证。采用情感教学最有效手段是创设情境,因为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理解能力,把课文所表现的内容和情节通过语文描述、图片再现,实物演示在学生面前时,就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地产生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情境还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我边介绍作者,边放映李白翘首遥望瀑布时其神态的PPT课件。当学生慢速朗读“日照香炉生紫烟”时,我及时放映初升的太阳、香炉山和儿缕烟雾,并在相当的地方板书“香炉山”“生紫烟”,接着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译出本名的意思。然后以放映了瀑布等景物,交随着诗意巧妙地强化渲染,边放映边指导学生理解,学生看着画面,仿佛身临其境,一下子激发了灵感,他们赞美瀑布,赞美大自然的感情和作者产生了共鸣,这样的教学真可谓教中有趣,学中有乐。

二、巧疑设问,激发求知欲望

好的问题一经提出,就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课文的兴趣,好像“一石击破水中天”,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涟漪。我在教学实践中是按照以下设计提问的。

首先,问题要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突出关键性的词语,引导学生去探索,领略遣词造句的妙处,这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问题的根本标志。如教学《饲养员赵大叔》时,紧扣课文中“真有意思”这个关键,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饲养员赵大叔喂牲口“真有意思”表现在哪些方面?2.从这些“真有意思”的描写中你看出了什么?由于问题明确集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他们读书及参加讨论的积极性,有的说赵大叔给牲口起名字“真有意思”;有的说赵大叔与牲口说话“真有意思”……学生思维活跃,踊跃发言。当然,紧扣课文的关键词语设问,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把这些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揣摩、玩味,而不是离开上下文,孤零零地理解词语。

其次,设计好核心性的问题,突出文章的本质。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抓住核心问题,要突出文章中主要的、本质性的东西。抓住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及主要特征,设计好核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应能揭示文章的本质。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再设计出若干小问题,这些小问题犹如锁链环环紧扣,最后说明核心性问题。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觉得:“诸葛亮神机妙算”一句集中概括了诸葛亮与众不同的特点,于是紧扣“神机妙算”设计了如下问题:“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神机妙算”是指什么?“神机妙算”的结果如何?“草船借箭”之所以成功,一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天文知识,能够准确地预测天气,并能巧妙地利用天气;二是因为他对周瑜、鲁肃、曹操的性格特点了如指掌,并能巧妙地利用他们的性格特点。这样学生不仅懂得“神机妙算”这个词的字面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在课文中的含义。这样由浅人深,层层递进,逐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认识水平达到应有的高度。

再次,设计问题时紧扣作者思路,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线索,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切忌零打碎敲,漫无边际。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去理解课文,是阅读教学中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这要求教师善于抓住牵动全篇的重要线索设计问题,从而把教学引向纵深。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写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暗堡的英雄事迹。暗堡成了文章的主要线索,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1.什么是暗堡?暗堡对我军解放隆化构成了怎样的威胁。2.董存瑞为什么请求炸暗堡?3.董存瑞是怎样冲到暗堡下的?4.董存瑞是怎样舍身炸暗堡的?这样的问题设计把语文训练思维训练和思想教育熔于一炉,不仅对提高学生透过字、词、句自然悟出中心思想的能力起积极作用,而且学到了循着作者思路,抓线索的读书方法。

三、鼓励质疑,捕捉智慧火花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时发现,发现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从心理学上讲就是刺激相对应的联系过程,这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的好方法。学贵存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才能主动地探求知识,在解决疑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从而学会读书的方法,使教师的“问”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的“问”上去。如在教学《笋芽儿》时,有学生提出课文中写笋芽为什么用女字旁的她?同学们听了都争着回答:“因为这是一篇童话,作者把笋芽当成人来写的。”我微笑着看着他,以为他会有所感悟地坐下,可是他并没有坐下而是接着问:“那为什么不用单人旁的呢?”这时教室里一下安静了,我想说:“作者就是这样写的。”可这个回答太苍白无力了。此时,我的思维迅速的展开了,最后我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我说:“是呀,作者为什么不用单人旁的他呢?到底用哪个他好呢?”通过我的引导,教室一下热闹了。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因为把笋芽作为女孩来写,她都能不怕困难,大胆地到大自然中去锻炼,那么我们男孩比女孩更勇敢,我们一定也做得到。

听着学生的回答,我感到很高兴,这些在老师眼里司空见惯的东西,学生们却有了新的发现,这种发现是可贵的,往往是智慧的火花。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调动学习兴趣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这种不迷信老师,积极主动地思考精神是值得赞扬和提倡的。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回避了许多有价值的疑问,我们应当想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可能由于不深刻,不成熟等因素,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产生了分歧或误解,而恰恰在这种思维中能寻找到学生思想深处的质疑潜能。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泉湖学区(735000)

猜你喜欢
董存瑞课文思维
我最崇敬的英雄2
河北省隆化县新兵出征仪式在董存瑞烈士陵园举行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董存瑞牺牲前究竟喊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