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玩转语文

2019-09-10 16:58柳思思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语文

柳思思

摘要:拓展型作业要充满趣味,结合读书活动或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在生活中主动运用语文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拓展型作业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作业的本质缺少深度研究。”在日常的学习中,常规的语文作业难免给好奇活跃的小学生们带来枯燥乏味之感,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展型作业好似一味甜点,在主食之外给学生增添了很多情趣。“拓展型作业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使作业这一传统的教学形式富有新意。”拓展型作业要充满趣味,结合读书活动或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在生活中主动运用语文知识。

一、多种形式,激发兴趣,增加乐趣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主能力相对较弱,我注重拓展型作业的趣味性、新奇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作业题材的选择方面,我尽量贴近生活实际或用于指导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语文课程应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不谋而合。

(一)课堂作业

课堂上,我会根据课文的特点,尽量多地给学生机会进行展示和交流。比如在学习口语交际《做手工》一课时,我提前告诉学生带一件手工作品到学校。上课时,我请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运用表示次序的词语“首先……,其次……,然后……,最后……”来讲一讲自己是怎么制作这件手工作品的。因为带了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来上课,学生们的兴致变得很高,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也举手想来展示,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让学生带一些实物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回家作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读读童话故事,推荐了《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五本故事书。我们班级便把这五本书作为全班共读的阅读材料。每读完一本书,我请学生利用周末时间画一画书中的主要人物或场景,写一写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这样的读书活动,既可以促进学生回顾整本书的内容,又能锻炼他们提炼主要内容的能力,增强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例如,一个学生在读完《小鲤鱼跳龙门》之后写道:“读完这本书,我想到了一年级时的自己。那时的我刚刚上小学,有时很不自信,不敢尝试新事物。不过从今天开始,我要向小鲤鱼学习,做一个自信勇敢的女孩,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坚定地努力前行!”这个学生既读懂了书中的内容,又能结合自身实际抒发感受。相信学生在制作读书小报之后,会对这本书的印象更加深刻。

制作读书小报也能够体现学生层次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能够设计出与书籍内容相符的板块内容,写出的感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有的学生画画的部分多,读书感悟少;有的学生只能用简单的句子告诉别人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还未能形成自己的理解或感悟。每个学生都是个性化的,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三)实践作业

实践作业即结合平时的实践活动布置的作业。比如秋季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我请学生用小报的形式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幕画一画,写一写,把优秀的作品全班展出,并请学生评一评哪里做得好。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又如,秋天到了,落叶满地,这么美丽的景色带给每个学生的体验也是不同的。我请学生以“我眼中的秋天”为题目,将收集到的不同颜色、形状的落叶贴在纸上,变成图案,并写出对这幅画或对秋天的理解。学生们很有创造力,有的把落叶当作一只只小螃蟹,上面写着“秋风起,蟹脚痒”;有的用落叶剪贴成一个“秋”字,配上树枝当树干,贴上梧桐叶做枝条,一棵树就还原出来了;还有别有新意的学生将不同颜色的叶子贴在一起,做成了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猫头鹰、开屏的孔雀、啄虫的小鸟……最有韵味的小报是以落叶为桥,为舟,为山,添上几笔图画,就成了《枫桥夜泊》的诗配画。种种创意,不一而足。看到这些作品的老师都要为他们的创造性点赞!

这样的作业,融入了学生的想象,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他們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更增加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巧设情境,代入体验,锻炼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这给口语交际的课型提供了具体的落实要求。小学语文拓展型作业力求突破课本的封闭状态,将学生置于一种开放、多元、主动、动态的学习环境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知识面的拓展、能力的提高。

“设计拓展型作业首先应着眼于教材本身,向教材本身拓展。”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个口语交际《商量》,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场景引出话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教学时,我结合示例,提示与别人商量事情的几点注意事项,希望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语气有礼貌地沟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不同时不勉强他人。这是学生在商量过程中应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态度。

商量,只有基于真实的交际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学时,我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并请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课堂mini剧的台词、动作、表情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即时反应力。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他们的感官更加敏感,思维想象也更奇特,我们需要用各种形式的拓展型作业将这些灵光突现之作保留下来。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拓展型作业,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场景、事例,通过建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各式各样、形式丰富的拓展型作业丰富学生的生活,激活他们的想象,创造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不断丰盈自己的生活体验,再用口语表达、语言文字、绘画、剪贴画等灵活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拓展型作业填补日常常规作业创造性方面的空缺,成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乐趣的点睛之笔,为语文学习锦上添花。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低年级小学语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