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

2019-09-10 09:20侯丽娟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8期
关键词:消化性内科消化

侯丽娟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模式应用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20例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2.7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护理中,有利于改善临床表现,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模式;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影响

引言

在消化内科中,消化不良比较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失眠、早饱、恶心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近年来,消化不良的发生率仍呈现上升趋势,可能与饮食习惯改变、生活节奏较快等因素有关。在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研究组男65例,女45例,平均年龄(51.29±13.45)岁,平均病程(2.35±1.08)年;对照组男66例,女44例,平均年龄(50.87±13.18)岁,平均病程(2.41±1.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②入院前未自行服用药物;③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疾患及认知功能障碍者;②颅内压异常或消化道梗阻者;③合并其他严重急性病症者;④不能配合治疗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用药、定期访视及注意事项提醒等。

1.3.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内容,具体包括:①中医情志护理:在住院治疗期间,患者易出现焦躁、易怒及不配合治疗等负面情绪,中医学认为负面情绪积累可导致正气耗损、气血不和,不利于疾病恢复;在护理过程中,根据“七情”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型,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例如播放轻音乐、调整住房环境及病友交流等。②艾灸护理:艾灸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方面具有肯定疗效,可通过选取双侧内关穴、足三里穴、神阙穴等,给予隔姜艾灸,具体包括:将生姜切成片状,厚度约2mm,置于所选取穴位上,再将艾灸盒置于其上,以皮肤稍变红为度,每次治疗时间15min左右。

1.4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有效:症状基本缓解,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于出院前1d接受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护理能力、积极主动性、总体评价等5个方面,每个项目共分为1分、2分、3分及4分,总分在17~20分为满意,13~16分为良好,12~7分为一般,6~1分为不满意。满意率=(满意+良好)/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檢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2.7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意识也不断加强,这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化性溃疡是因胃酸和蛋白酶消化作用导致,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和胃中,属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资料显示,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较高,且约有1/10的患者会复发,甚至会出现周期性发作的情况。为了提高人们对消化道溃疡疾病的重视,医院就患者住院期间采用中医护理对治疗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中医学认为,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也就是说,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情绪会对病情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护理中应注重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中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利于病情的恢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及时查房,与患者多沟通,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细致地解答,缓解其紧张和不安情绪。护理过程中要让患者知晓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原因和危害,告知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引起的并发症,让患者重视溃疡病,对病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既不过分恐惧也不过分忽视,使患者在对病情了解的基础上,知道如何配合治疗,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早日恢复健康。中医护理除体现在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外,更重要的是饮食指导。中医非常强调食补的重要性。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建议食用的食物也不同。,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时需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以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胃出血或胃穿孔的并发症可能性很大,饮食上消化性溃疡患者更应多加注意,多食一些流质、易消化食物,尽量少食多餐,避免因胃酸大量分泌而对病情不利,尽量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及不易消化的粗粮。

结语

在消化不良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模式具有积极意义。中医认为,情志不遂可引起脾胃不和,在进行护理时,应注意与患者多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需求,根据患者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等情志,采取移情相制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

参考文献

[1]柳玉丽.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3):18-19.

[2]陈志玲,曾珊,方桂香,等.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10(29):132-135.

[3]贺艳.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3):241-243.

[4]李琼英.心理护理联合胃动力治疗仪对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心理障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66-69.

[5]郭志美.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9):362-363.

猜你喜欢
消化性内科消化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生活方式干预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