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2019-09-10 09:20曹李玲冯雪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外科综合护理干预

曹李玲 冯雪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从我院神经外科选择86例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编号,编号为奇数的是实验组,编号为偶数的是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護理效果。结果 在实验组中,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02%,在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6.74%,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无论是生活质量评分还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既可以提高治疗疗效,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效果

引言

在神经外科中,高血压脑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急,发病速度快,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都是通过手术进行,但是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容易给患者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就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我院接收的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86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神经外科选择86例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者。患者的最低年龄为45岁,最高年龄为81岁,平均年龄为(56.28±6.31)岁,患者的最低病程为6个月,最高病程为5年,平均病程为(3.17±1.15)年。根据统计学检验结果,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用药护理、管理护理和术后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制订综合护理干预计划:①术前护理:术前进行人性化访视,评估患者的昏迷程度,监测血压、瞳孔大小,认真进行备皮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护理,控制颅内压水平;为消除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运用各种患者及家属能够接受的方式,使其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发展和预后,并重点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立体定向手术方式的可行性,使患者及其家属增强信心、配合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合理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②术中护理:术中按照护理程序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密切配合医生手术操作。③)术后护理干预。术后要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注意术后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对于血压较高患者及时给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实施降压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患者心率改变情况,观察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在病情观察中,注意瞳孔、意识、生命体征是否改善或是否恶化。注意患者颅内压是否升高,注意脑疝发生的可能性。术后做好患者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清除痰液,避免起到阻塞,减少肺部感染发生。在术后,引流管护理干预也至关重要。妥善固定引流管,做好头部制动处理,在引流管护理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发生扭曲等影响引流情况出现。术后为患者做好禁食48h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鼻饲饮食时做好相应护理干预。护理过程中注意患者消化道出血情况。观察导尿管是否通畅,注意泌尿系感染并发症情况。对患者进行定期翻身,减少压疮发生。

2结 果

2.1在实验组中,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02%,在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6.74%,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无论是生活质量评分还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较对照组更优(P<0.0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属于脑血管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好发于50~70岁中老年群体,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春冬季节是该疾病高发期,该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且致死、致残率极高。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受到损伤,患者后期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压力,患者自身也会因病情对家人产生愧疚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提高,通过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已大大减少,但患者后期致残率和复发率仍旧难以控制,因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后期康复护理尤为重要。目前,许多医院已对该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并结合国外先进护理理念,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技术,综合护理应运而生。综合护理从实际问题出发,结合“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并通过护士长实施全程监督,在常规护理技术上,更加重视患者个性化、系统化护理,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并将其落实到临床护理中,再通过实施效果不断优化、改进,避免了传统护理中所出现的盲目护理。本研究中实施综合护理前,由护理人员先对患者进行入院调查,为后期护理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再通过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体位干预等多方面进行护理,这种护理模式更贴合实际,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指导,让患者了解到更多的疾病知识、治疗手段、用药必要性,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得到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也会随之增强,治疗、护理配合度也相应提升。就心理方面而言,护理人员通过和患者沟通、交流、能随时掌握患者情绪变化,并及时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患者治疗信心增强后,再配合循序渐进的康复运动手段,患者神经功能也能得到重组和恢复。

参考文献

[1]杨世娟.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87-188.

[2]宋微.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8):228-229.

[3]王荣花.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0):138-138.

[4]吴拥军.综合护理干预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0):8-11.

通讯作者:冯雪

猜你喜欢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外科综合护理干预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丁志斌,为神经外科患都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