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探索

2019-09-10 02:31周云霞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1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教育

周云霞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从实践中学习,从探索中成长,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生活、大自然中的美。”所以幼儿教育要从自然着手、贴近趣味生活,基于孩子的天性去体验、去尝试、去感受、去表达,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促进节奏感知与表达,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领悟艺术情感。因此,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节奏感知与表达具有积极意义,探索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启发幼儿深受音乐艺术的熏陶与感染,有利于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夯实音乐素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教育;節奏感知;节奏表达

德国杰出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生命力之源泉。”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上,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用心灵感受音乐、用肢体表现音乐,从中促进节奏感知与表达,获得音乐审美熏陶。而在节奏感的刺激下,也可促进幼儿大脑发育与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说,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感知与表达能力非常必要,加快音乐课堂的节奏教育创新与实践势在必行。

一、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节奏感知与表达的积极意义

(一)调动音乐兴趣,深化音乐理解

节奏是构成音乐作品的必要元素之一,也是体现音乐美感的重要载体。幼儿通过聆听不同的乐曲,感受不同的节奏强弱变化,也产生了多样化的音乐情感,由此深刻地体验音乐的魅力,在兴趣的驱动下深化音乐理解。例如学习音乐作品《快乐小猪》时,引导孩子通过节奏律动的变化感受小猪的快乐生活,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调动浓厚的音乐兴趣。

(二)锻炼身体协调,促进感性认知

幼儿正处于感性认识敏锐发展时期,他们可以通过舞蹈动作、面部表情等各种方式表达音乐作品的节奏与韵律。这样既能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也能锻炼身体协调性,为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例如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学习《拍手点头》,孩子们先拍手、再点头,根据每小节的内容变化交换动作,在锻炼身体协调性的基础上,也促进了他们的感性认知。

(三)丰富情感熏陶,提升品德修养

幼儿音乐教育是否有效、是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一定程度与幼师选取的音乐材料有直接关系。一方面选取的音乐材料要内容新颖、积极向上,另一方面选取的材料要有节奏韵律和审美价值。由此既能带给孩子听觉享受,也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启发孩子透过音乐体验生活的美好,感知喜怒哀乐,获得丰富的情感熏陶,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品德修养。

二、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节奏感知与表达的探索实践

(一)创设环境氛围促进节奏感知与表达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是最有价值的资源,通过创设环境氛围并加以合理应用,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丰富学习体验。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也要创设多姿多彩的音乐节奏环境。例如在班级开设音乐角或者组织音乐区域活动,精心布置教室墙面,融入与音乐有关的元素,如跳跃的音符、唱歌跳舞的小动物等等,用无声的语言营造“有声”的氛围。再有,音乐区角投入与节奏训练有关的材料,如简单的沙锤、三角铁等节奏乐器,或者与节奏教学有关的图谱、卡片等。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自由地敲打乐器,或者跟着音乐节奏拍手、跺脚、耸肩等,在浓厚的音乐环境氛围中培养良好的节奏感知。

(二)结合生活体验促进节奏感知与表达

“儿童生活音乐化”是当前理想的音乐教育状态,将孩子融入充满音乐的氛围中,感受无处不在的节奏,获得浓厚的情感熏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立足幼儿的生活体验,收集丰富的生活化音乐素材,潜移默化地锻炼幼儿的节奏感。例如在音乐活动《小雨滴》中,先播放一段“雷雨天”的动画片,让孩子们体会风雨声,了解雷雨的形成,聆听雨水敲打门窗、落到地面的声音。通过模仿大自然“噼噼啪啪……”“沙啦啦……”的风雨声,感受了或强或弱的节奏感。最后,再让孩子们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富有节奏感,通过模拟、表演与交流,促进节奏感知与表达。

(三)利用肢体动作促进节奏感知与表达

幼儿活泼好动,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参与欲望强烈、感知能力良好。我们要把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利用肢体动作促进节奏感知与表达,促进幼儿深化理解音乐作品。例如学习有关“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知识点,为了让孩子感知音乐节奏的变化,让他们跟着音乐旋律做肢体动作,如慢跑、快跑、行走等。这样也就将身体动作与音乐节奏完美结合,再根据教学进度适当递进动作的难度,通过实践调动音乐兴趣,感知音乐节奏。

(四)组织游戏活动促进节奏感知与表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所以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节奏感知与表达,我们要多组织精彩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渗透音乐情感,调动幼儿音乐节奏感知与表达的欲望。例如在音乐游戏活动《挠痒痒》中,我提前准备了毛毛虫和大树爷爷的面具,并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扮演角色。跟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毛毛虫”扭动着身体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大树爷爷发出了快乐的笑声。整个音乐游戏过程中,从节奏训练过渡到情感升华,孩子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产生音乐共鸣,体验了音乐的节奏感与美感。

总之,幼儿音乐教育过程培养节奏感知与表达能力非常关键。音乐活动中,我们要回归教育本体,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精心设计新颖独特、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方案,将孩子带入精彩纷呈的音乐世界,获得艺术熏陶与精神享受,在丰富的节奏感知与表达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感受生命的美好,实现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正是新形势下幼儿教育的期望所在。

参考文献:

[1]杨思荣.浅谈音乐活动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J].新智慧,2019,(9):136-137.

[2]严梦娅.让"音乐的脉搏"跳动起来——浅谈对中班幼儿节奏感的培养[J].卷宗,2018,8(35):211-212.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幼儿教育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