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践行批判性思维

2019-09-10 07:22张美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例批判性思维氛围

张美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学习氛围的营造、教材内容的处理、阅读教学的培养、写作教学的渗透、生活实例的联系等方面,对中学英语教学实际,进行了浅略的分析和探讨,以飨读者。

【关键词】氛围;教材;阅读;写作;实例;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055-02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注重英语的语言性,忽视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思维品质有所欠缺,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营造和谐氛围,滋养批判性思维

英语教学中能否将批判性思维落到实处,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决定该项目标能否实现的前提条件。当然,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在批判性思维的导向下,教师和学生需要建立伙伴型的学习共同体,课前、课上甚至课后都要注意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气氛,使得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畅其言。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学习的重要目标。

二、依据教材内容,嫁接批判性思维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兼人文性的学科,而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常常具有论辩性的特点,富有哲理。这是天然的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好材料,教学中应该用足、用好教材。学生对教材进行认真研习的时候,必须要求学生对教材所引申出的多向理念,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教材中有许多情境教学的内容,教师可根据不同内容、不同情境进行小组讨论,意见分歧比较大的,可以进行全班讨论。进行这样的对弈,学生将会根据不同的意见进行多维度思考,批判性思考,思维将会更加缜密而深刻,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三、阅读教学阵地融入批判性思维

“新课标”指出: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只利用单一思维,思维明显缺乏层级性和批判性。学生不知如何去筛选、整合各种信息,得出的认识常常是片面的。学生不会分析,不会评判,还停留在感性阶段,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这固然跟传统的感悟文章观念的阅读模式有关,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中缺乏批判性思维训练。

以北师大二附中叶施宏老师课题是“A Musical Genius”的展示课为例,下文将按照思维的层级、活动形式及步骤将叶老师的课作一展示。

(一)感知与注意层级

T shows the picture of Beethoven and asks Ss what they know about Beethoven and what they want to know about him.

Questions:① What do you know Beethoven?

② What do you expect to know about Beethoven?

(二)获取与梳理层级

① Ss read Part 1 (the first paragraph), check their previous predictions,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Beethoven and complete the profile. Then T asks Ss to share their answers.

② Ss read the rest of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based on textual evidence:

a) How did Beethoven feel when he had just finished the composition?

b) How did Beethoven feel before the show?

c) How was the performance?

(三)分析与判断层级

① Ss analyze Beethoven’s feelings after the composition and before the show,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verbs, adverbs and adjectives.

Questions: How did Beethoven feel when he had just finished the composition / before the show? Find evidence from the text to support your idea.

② Ss analyze whether the show was a succ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udience’s reaction and Beethoven’s performance during the show and after the show.

Questions: How was the performance? How did Beethoven perform during the show / after the show?

(四)推理与论证层级

Ss discuss what qualities make Beethoven a musical genius in pairs, and share their ideas.

Questions : What qualities make Beethoven give full play to his musical talent and make him shine as a great composer? Find evidence from the text to support your idea

由上可見,叶老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凭借思维来理解信息符号的心理过程。本课为学生设置了不同梯度的阅读思维活动,思维由浅入深,从表层信息的搜集与抓取、文本细节的理解分析、到最后对人物与主题的批判与评价,关注了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四、写作训练课中渗透批判性思维

学生在作文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腹稿打得很好,到了写的时候,常常有写不下去的情况,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们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思维比较浅显而单一,怎么办呢?还是要利用批判性思维这个武器,不断地锤炼学生的思想和思维,不断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性和思辨性。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如果跟教材、教师的看法不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写出来。现行教材大多是留有“空白”的,如教材Module 3 Unit 2“English and its history”,教师在写作训练课时,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做好“补白”工作,使教材中原有的故事有一个合理而完整的结局。

教师要善于开动学生思维,利用课后的写作训练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学习、再研究、再深化,让学生思维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表面,还要努力挖掘教材深层的意蕴,让读与写有机结合。

五、联系生活实例,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甚至国内外的时事热点,否则学生则恍若隔世。为此,学校外语组可编写课外阅读读物,内容如:共享单车能存活多久,移动支付的利与弊,环境污染的危害,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原因等。将这些鲜活的材料引入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关于移动支付的利与弊。学生经过自主思考,辩证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其“利”有:①方便快捷,刺激消费。②避免现金丢失。③有更高的安全性等。其“弊”有:①网络安全风险。②密码遗失风险。③过度消费等。试想,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辩证思维训练,这将会进一步健全学生思维品质,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实际教学中,以上五个方面并非互相脱节的,而是互相渗透的,教师必须进行有机地整合,才能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实例批判性思维氛围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