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初探

2019-09-10 07:22周玲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43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

周玲

摘要: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是贯穿群文阅读教学过程的思维主线,更是整个群文阅读教学的归宿。议题设计的好坏,关系着群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对议题的设计不能随心任意,必须深思熟虑,仔细斟酌。本文以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为例,对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设计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  群文阅读  议题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实践方法,它是一种以议题学习为任务驱动,通过多文本的比、对、读、议,实现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和方式。相较于传统阅读,它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種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整个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议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整个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贯穿群文阅读教学过程的思维主线,更是整个群文阅读教学的旨归。如果把文本组织、群文阅读活动看成是一粒粒珍珠,那么议题便是串起珍珠的那根线,在这根线的串引下,能实现由零散的珍珠变成珍珠项链的构建。可见,要提高群文阅读的有效性,议题的设计不可以不深思熟虑。

现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诗词为例,针对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议题发表几点意见。

一、以“诗词题材”为中心确定议题

中国古代诗歌因为内容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题材,而不同题材的诗歌又因表达的情感不同,意象选择不同,艺术构思不同等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那么在设计议题时,可以从诗词的题材特点出发。比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设计议题为“回望历史,缅怀古人——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将课内文本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李商隐的《马嵬》和辛弃疾的《水龙吟·京口北固亭怀古》或者和课外文本杜甫《蜀相》、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等组成群文,让学生去深刻认识“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和体会感受这一题材的诗词表达的常见的情感。

二、以“作者”为中心确定议题

教材在选文时会将同一作家的多个文本同时选入,这些文本或创作于不同时期,或表达不同情感,或反映不同风格……鉴于此,可以从“作者”这一角度出发确定议题,以加深对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创作特点的理解,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认知。另外,学生在赏析同一作者的作品时,能够联系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及人生经历,从而加深知人论世的文本解读能力。比如,《李清照词两首》中分别选取了她前期和丈夫离别之后表达相思闲愁的《醉花阴》和后期国破夫亡、故土沦陷的万千愁绪,教学时以“一个时代变迁中的女词人”为议题,另外再补充她少女时期的《如梦令》,学生阅读这一组词,通过与文本的深入对话,能够感知随着女词人经历的变化,她的愁情也在发生变化,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一个立体的,多面的女词人形象。

三、以“语言”为中心确定议题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诗歌的语言具有形象美、情味美、凝练美、音乐美等特质。为了体会诗歌独特的韵味,就要去揣摩体会诗歌形象可感的、意味丰厚的、独具魅力的语言。所以,古诗词的语言,是议题设计时不可绕过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考鉴赏古诗词的语言时,包括了“炼字、炼词、炼句以及语言风格”几种题型。鉴于高中学习的特殊性,在议题的设计上,既要关注诗词中传递出的人文审美,也应加强学生常考题型的练习。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诗词开头连用七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不仅读起来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美,还将一个孤单空虚、寂寞无助的诗人形象展示在眼前,同时也奠定了该词“凄凉”的情感基调。如果要感受“叠词”的语言特点和它的表达效果,那么可以把“诗歌中叠词的艺术魅力”作为议题,选择《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和《约客》组成群文,通过这几首古诗探讨诗歌中叠词的艺术特色。

四、以“艺术手法”为中心确定议题

艺术手法,是艺术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三个方面,涉及面广,在鉴赏时不仅不易辨认而且有些特点相似的手法还难以区分,所以对古诗词艺术手法的鉴赏一直是高考古诗鉴赏题的难点。鉴于此,有些老师提议学生背诵所有艺术手法,对于应试,这的确有可取之处,但光背诵艺术手法的特点和作用,而不在实际阅读中去加深理解和运用,这种方法也行之不远也。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时,若以某个艺术手法为中心确定议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该手法的认识,而且通过对一组古诗词的分析鉴赏,能自主感受到该手法如何运用的,表达效果是什么。例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中多处用典,可以和同样使用了典故的《蜀道难》《辛弃疾词两首》等组成群文,深入掌握“用典”这个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综上所述,议题是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抓手,对议题的精心设计是保证群文阅读教学高效开展的前提。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时,应从诗歌本身的特点出发,多角度地发掘议题的切入点,慎重地选择议题,让学生能够围绕议题,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深入地思考,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雁玲,张健,方东流,黄利梅.群文阅读之议题生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 (15)

[2]何立新: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R].“群文阅读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课程探索”论坛年会,2017

[3]于泽元,王雁玲,黄莉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4]姚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研究[D].福建:闵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2018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
连缀,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密钥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与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