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加强语言文字建构与运用

2019-09-10 07:28刘美兰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刘美兰

摘  要: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就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来看,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学生发展其他三个维度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重视语言教学,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以此促进其语言文字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建构与运用;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0-0123-0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以多样的方式激发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引导其大量积累语言文字,培养其语感,促进其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肩负起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重任,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并在语言实践活动参与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以此使其在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过程中获得语文素养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采取以下对策对学生加以引导。

1.激发兴趣,实现语言积累

兴趣作为一种内在的内驱力,其可以有效地激发人对客观事物的探究欲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建构与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将语言兴趣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积累表达语言。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对情境创设、激发想象等手段进行了灵活运用。

(1)创设情境

在年龄的增长下,小学生正在逐渐地从感性、鲜活的生活世界走向抽象、逻辑的知识世界。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感性与鲜活的生活世界是基础,其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探索转变方式,实现有效转变。以《可爱的西沙群岛》为例,受生活经验的影响,我所执教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没有到过西沙群岛。在单纯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其自然无法深刻地感知到西沙群岛的可爱。基于此,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结合文本内容,发挥多媒体声、像等结合的特点,为学生直观地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画面,使其美丽的图片吸引下,对西沙群岛的可爱产生探究兴趣,进而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地投身到情境之中,以此在情境与文本内容的结合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感知文本内涵,体会西沙群岛的可爱,从而自然而然地积累生动的语言。

(2)激发想象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曾经说过,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当将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等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以此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语感的发展。语文作为母语教学,其需要在小学生稚嫩的心灵上播撒创意的种子,以此使其在想象力的发挥下,拓展视野,发展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提升对语言文字感知的敏感度。因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立足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自由想象。

2.读说写结合,实现语言运用

阅读是学生输入语言的主要途径,在阅读中,其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其所积累的语言进行自由表达。这里的表达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这两种方式。因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会将阅读与口语表达、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

(1)阅读与口语交际结合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掌握着教学的主动权,学生往往在一节课中一句话都说不了,由此导致其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无法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在以人为本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往往会结合阅读内容,为学生创造交流机会,使其在交流讨论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以《少年闰土》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立足文本内容,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什么词汇可以展现其特点呢?作者通过对闰土外貌的描写,你有何发现呢?我们一般都是如何描写人物形象的呢?在该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会自主思考,积极讨论,在问题讨论中锻炼思维,实现对语言的靈活运用。

(2)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

在新课改下,读写结合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读写结合的实现,不仅可以降低写作的难度,还可以使学生在的大量的语言文字、写作方法应用中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其需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读写结合中获得有效发展。以《窃读记》为例,在这篇文章中,林海音采取自白式的方式,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语言生动形象,能使读者在文字品析中感知到其当时内心的复杂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段落,引导其细细品析,以此实现在语言积累的过程中实现理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立足语言建构与运用该维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采取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将读说写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主表达中实现对所学积累语言的灵活运用,进而在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过程中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梅华.滋小学语文之细雨,润语言运用之德物—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

[2]常荷燕,赵长林.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10)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