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2019-09-10 07:28秦福鹏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秦福鹏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所以,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注重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科目作为一门文学性的科目,对于学生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相融合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发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0-0134-01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心发育重要阶段,小学语文科目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对于小学生的情感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的教学相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对小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身心发育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是非观念并且自制力比较薄弱,所以,外界的不良因素很容易对小学生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除此之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的家长都过于的宠爱自己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将孩子保护起来,造成孩子的心理素质脆弱,经受不起外界的打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对于人们情感的形成和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准确的把握自己的情感,并且在生活中能够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情。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文课文的讲解对小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学生们通过学习可以感悟到课文中所包含的人生真谛。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的策略

(1)小学语文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总是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一味的向学生们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们的主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导致教师不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造成教师不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利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下,教师的地位是高于学生的地位的,学生们总是因为害怕教师而不敢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创造一个有利的课堂环境。

(2)小学语文教师增加自己的教育技能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教授语文知识的技能还要具备培养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技能。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们学习生活的观察,了解到小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并结合小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在课堂上能够对小学生的心理发育进行积极的引导。

(3)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心理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文章大部分都包含的深层的含义,对小学生的心理的发育都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课文的具体含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

1.培养学生们的坚定的意志

坚定的意志能够帮助人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坚定的意志的时候要结合相应的课程内容,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们感受到意志力的强大之处,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抗打击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做风车的故事》这一课文中,牛顿做出了一架风车,在同学们问他风车为什么会转时,牛顿回答不上来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从此,牛顿开始发愤图强,对问题进行刻苦的钻研。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们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们坚定的意志。

2.培养学生们的活跃的思维

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马过河》这一课程中,不同的动物对于小河的深度有不同的见解。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不同的人對于相同的事物的看法是存在着差异的,从而培养学生们的辩证思维。

3.陶冶学生们的情感

情感发育对于小学生们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文章对小学生情感进行积极的引导。例如,在小学语文中的《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对故乡杨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浓浓的思念之情。教师通过这一文章的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作者思乡的情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育。

4.结论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薛海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5(06):208-208

[2]魏秀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5(23):276-276

[3]陈琦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