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9-12 02:56沈彬贵李玲
医疗装备 2019年17期
关键词:颞部骨瓣开颅

沈彬贵,李玲

宁都县人民医院 1神经外科,2 门诊部 (江西赣州 342800)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发生在额颞部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主要因脑组织遭受暴力作用,导致出现缺氧、缺血,进而引起组织化学性损伤,具有不可逆性,对患者影响极大[1]。减压、清除坏死组织,改善患者脑血液循环是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治疗原则。以往临床多应用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该病患者,但术后并发症多,影响患者恢复。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新型治疗方法之一,近几年在临床中逐渐用于颅脑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并取得显著成效[2]。本研究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宁都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6~77岁,平均(43.8±2.7)岁;受伤时间1~4 h,平均(2.3±0.6)h;致伤原因,车祸13例,坠落7例,锐器打击10例。试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6~77岁,平均(43.8±2.7)岁;受伤时间1~4 h,平均(2.3±0.6)h;致伤原因,车祸14例,坠落5例,锐器打击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脑部疾病手术史患者[3]。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予以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基本检查,并予以纠正水电解质、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患者取仰卧位,常规麻醉后,在患者额颞部骨瓣予以“十”字切口,去骨瓣后,行硬脑膜修补,并放置引流管。

试验组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患者取仰卧位,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在颧弓上耳屏前(距离1~2 cm)沿着耳郭上方向上、向后延伸至顶部中线,向前至前额前发际处做一切口,将骨瓣翻至颞侧,打开的骨窗前至额极,后至乳突,下至平颧弓,形成面积约11 cm×14 cm的骨窗;咬除蝶骨嵴处,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彻底冲洗硬膜腔内,修补硬脑膜,留置引流管。如果患者术后出现脑压过高或者脑膨出,可以予以去大骨瓣减压治疗。

两组术后均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失血过多患者予以输血、补液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GCS总分为15分: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表示处于昏迷状态;评分越低,表明患者昏迷状态越严重。NIHSS总分为4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损伤越严重[4-5]。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GCS评分、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GCS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GCS评分、NIHSS评分比较(分,±s )

表1 两组GCS评分、NIHSS评分比较(分,±s )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GCS评分 NIHSS评分对照组 30治疗前 6.4±1.3 36.2±3.7治疗后 12.6±0.7 27.2±4.1试验组 30治疗前 6.2±1.4 35.8±3.4治疗后 14.3±1.1a 22.3±3.3a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多由枕部受力导致,因额颞部颅腔特殊的解剖结构,一旦受到暴力作用,可累及额颞及底部,损伤区域大,患者病情严重[6]。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引起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因素越来越多,导致该病发生率明显增加。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具有病情严重、损伤大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早期诊断、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临床多应用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术治疗,该手术虽能达到治疗目的,但因骨窗小,导致血肿、坏死组织清除不彻底,甚至会损伤正常脑组织,影响患者神经功能。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优势在于:切口合理,可充分暴露手术部位,术野清晰,能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可充分降低颅内压,为止血操作提供了便利;大范围减压操作,可以增大机体颅内组织代偿空间,利于脑水肿的缓解[7-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GCS评分、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效果更好,能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且并发症少。但该术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早期过度灌注、脑水肿加重等。因此,该术式多用于脑水肿严重、影像学检查存在广泛脑挫伤的患者治疗中。

综上所述,在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颞部骨瓣开颅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探究颞部三点减张悬吊法在面部除皱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C臂机联合颞部微创切口在颧弓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内窥镜辅助中面部提升术的颞区解剖学研究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短篇报道双颞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致右颞侧肿胀突起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