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部

  • 侧裂与颞部入路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脑血管保护作用的对比
    方式为侧裂入路、颞部入路,两者临床价值当前依然存在一定的争议[3-4]。本文主旨在于从保护脑血管角度出发探析侧裂入路、颞部入路对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本院2019年~2021年间收治的60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资料及临床数据整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收治基底节区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盲目原则将患者以每组30例分为侧裂组、颞部组。侧裂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48~

    吉林医学 2022年5期2022-07-08

  • 接触性射击头部自杀分析1 例
    右耳上方3cm额颞部发际内侧见3.0cm×1.3cm星芒状挫裂创,其间可见1.0cm×1.0cm 类方形印痕,中央组织挫灭,创缘周边见多条浅表裂伤,大小不等且伴有挫伤缘,创周组织皮肤内卷呈暗褐色改变,附着黑色烟灰颗粒及灼伤,其右后方创缘为著,大小为1.1cm×0.5cm(见图1);左耳上方5cm额颞部发际内侧见1.8cm×1.3cm不规则挫裂创,创周局部组织外翻,可见皮下脂肪组织附着(见图2)。余未见损伤。图1 右耳上方3cm额颞部发际内侧挫裂创图2 左耳

    广东公安科技 2022年1期2022-04-28

  • 34例首发为耳颞部症状朗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分析
    为耳漏、耳痛、耳颞部肿物等,易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中耳恶性肿瘤等疾病相混淆,因此对于以耳颞部症状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应结合症状及检查结果考虑LCH的可能,降低误诊和漏诊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以耳颞部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经病理证实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病理确诊为LCH;②首发为耳颞部症状;③病史及临床检查检验资料完整;④确诊及化疗均于我院住院完成;⑤排除合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9-01

  • 基于解剖角度探讨颞部安全注射方法
    ,100000)颞部的凹陷对于面部轮廓的体现存在较大的影响,目前所流行的脸型均是上面部宽而下面部窄,对额颞部与颧弓和面颊之间的过渡要求自然而平顺。所以颞部形态对于面部外轮廓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严重的颞部凹陷会使面部呈现菱形,并影响人的精神与情绪的表现,呈现出疲倦、消瘦的状态。目前临床中改善颞部凹陷应用较多且安全而有效的方式为透明质酸填充[1-5]。随着治疗数量的增加,注射填充颞部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提升,但也存在因为解剖结构的不熟悉以及产品的不当选择等原因带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7期2021-08-30

  • 双侧颞部自体脂肪填充引起脂肪栓塞致死1例
    月3 日因双侧颞部凹陷在整形医院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双侧颞部脂肪填充术”。填充右侧颞部时患者出现口角向右侧偏斜、牙关紧闭、全身痉挛、昏迷等症状,立即停止注射,停止手术。检查双上肢肌力,右侧肌力正常,左侧肌力进行性减退,行气管插管转往当地医院救治。查体:体温36.0 ℃,脉搏120 次/min,呼吸0 次/min(无自主呼吸),血压20.39/12.53 kPa(153/94 mmHg),指脉氧饱和度97%(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状态下)。经CT 检查诊断为

    法医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3-30

  • 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
    SDH),右侧额颞部稍高密度占位(最大截面约3.6 cm×5.0 cm),中线向左偏移10 mm(图1A)。头部MRI 示右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右侧颞部见团块状稍短T1、等T2信号,与邻近弧形异常信号分界不清,邻近颅骨受压变薄(图1B~D)。在全麻下行右侧额颞部占位切除术合并右侧额颞部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术中见硬膜张力高,硬膜下腔大量暗红色陈旧性血液,见硬膜下血肿包膜形成,分离包膜与硬膜及蛛网膜的粘连,见颞部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3期2021-03-25

  • 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颅脑外伤手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多采取手工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治疗方式,整形效果欠佳[1]。近年来,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手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逐渐被推广使用,得到良好效果[2]。此文将2017年5月-2019年9月本医院治疗的62例颅脑外伤手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收入调查样本资料,下面分析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手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将2017年5月-2019年9月本医院治疗的62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7期2021-01-11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急诊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功能的影响
    458030)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脑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由外力重击引起,病死率极高。颅内高压是由脑组织肿胀、脑脊液分泌过多、脑血流灌注过多、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患者颅内压长期在15 mmHg以上,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视力障碍等,颅内压升高是导致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组织时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减压效果不理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年21期2020-12-25

  • 颞部钝针注射透明质酸致眼动脉栓塞成功救治1 例
    我院成功救治1例颞部注射透明质酸后出现急性眼动脉阻塞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颞部凹陷,于我院行颞部透明质酸填充术,使用23G钝针于皮下脂肪层注射,注射左颞部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左侧颞部剧烈疼痛注射透明质酸(量约0.5ml),立即停止注射并退针,颞部瞬间肿胀并伴有针眼处少量渗血,立即给予按压控制出血,1500u注射用玻璃酸酶3ml生理盐水稀释,抽取1ml(500u)玻璃酸酶,左颞部局部分点注射,30分钟后,患者诉左颞部仍疼痛明显较前无改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11期2020-12-16

  • 颞部软组织解剖与注射填充的相对安全层次
    王克明【提要】 颞部的美学在于其外形的平滑过渡,没有明显的凹陷。通过注射填充来改善凹陷的颞部是确实有效的方法之一。颞部解剖较复杂,其软组织由浅至深分层可多达10层,且有颞浅动静脉、颞中动静脉、颞深动脉和面神经等重要结构在不同层次走行。对解剖认知不充分易造成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为了给临床的颞部填充提供较充分的理论支持,本文综述近年来的文献,系统总结颞部解剖和注射填充的相对安全层次。伴随着衰老,面部软组织容量会逐渐缺失,颞部会趋于凹陷。凹陷的颞部形态会影响整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年5期2020-12-10

  • 聊一聊颞部自体脂肪填充方法那些事
    08-00-01颞部通常指的是太阳穴部位,颞部填充主要指的是在太阳穴部位凹陷给予适当填充,以达到美化美观的目的,但是在颞部自体脂肪填充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相关颞部自体脂肪填充知识,以防止其他不良后果发生。1 颞部自体脂肪填充有哪些优缺点?正常来说,颞部自体脂肪填充和一般医疗手术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也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其优缺点如下:(1)优点,颞部自体脂肪填充操作上较为简单,且安全性高,医生操作强度相对较低,和其他传统传输对比效果会更

    康颐 2020年8期2020-11-03

  • 超声诊断皮肤原发性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例
    破溃,1个月内左颞部、上肢、下肢等多处逐渐出现大小不等的包块,并伴有不同程度溃疡及结痂。体格检查:右肩及左颞部均可见大小约5.0 cm×5.0 cm椭圆形溃疡,可见结痂及脓性分泌物,局部突出于皮肤表面;右上肢肘部及右下肢均可见大小约2.0 cm×3.0 cm结痂;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超声检查:右肩皮损处皮肤层增厚,呈不均匀性低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范围约5.0 cm×4.8 cm,最深处约0.5 cm,与周围分界欠清,周边斜方肌轻微受压迫,肌层欠完整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8期2020-09-04

  • 改良颞肌复位固定法在颅骨修补后颞部外形整复效果观察
    发症[1-2]。颞部外形整复是颅骨缺损修复的重点位置,目前主要采用3D成型钛网作为修补材料,但是手术方法较为多样,且术式不断优化,新兴改良术式也逐渐应用,为此本院也总结了一套改良颞肌复位固定法,为进一步探明其疗效,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颅骨修补后颞部外形整复的50例患者,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采用改良颞肌复位固定法行颅骨修补后颞部外形整复的患者25例纳入改良组,男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5期2020-06-25

  • 经侧裂入路与经颞部皮质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效果分析
    镜下经侧裂入路与颞部皮质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诊断标准,为左侧发病[5];②发病距手术时间在12 h 以内;③无严重器质性疾病;④初诊。排除标准:①术前双侧瞳孔大、脑疝、重度昏迷;②围手术期出现继发性脑出血;③外伤、梗死、溶栓后出血;④伴有严重全身感染等免疫系统障碍;⑤出血破入脑室。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符合标准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50 例,经侧裂入路手术2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4期2020-05-19

  • 探究颞部三点减张悬吊法在面部除皱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增生等问题,其中颞部秃发发生率可达8.2%[2]。本研究应用一种颞部三点减张悬吊法,探讨其在面部除皱术中的临床效果和意义。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2010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于本院接受面部除皱术治疗的80例患者。分组方法:使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0例。临床资料:甲组女性患者32例,男性8例,年龄27~60岁,其中全面部除皱术26例、额颞部除皱术8例、额颞颊部除皱术6例;乙组女性患者33例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期2020-01-15

  • 拥有饱满莹润的颞部 提升面部整体颜值
    决。为什么会出现颞部凹陷?颞,又称颞颥,俗称“太阳穴”,位于头颅两侧,眼和前额之后,颧骨之上,耳之前。颞部皮肤较薄,脂肪组织较少。外眼角延长线与颞区的交汇处,同时也是两眉梢后凹陷的区域,称为翼点或翼缝,是骨板中脆弱的地方。颞部是颜面上半部中的重要部位,由额部向颞部两侧转至颧弓都应该是自然丰满,才能体现面颊的弧线美。饱满的颞部可以给整个面颊带来显著的协调效果,使人散发青春活力和迷人风采。如果两颞凹陷,不但影响侧面脸颊的弧度,还会使面部棱角显露,骨线突出,会显

    医学美学美容 2019年5期2019-10-23

  • C臂机联合颞部微创切口在颧弓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C臂机联合颞部微创切口在颧弓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颧骨CT确诊的40例颧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通过C臂机引导下经颞部微创切口给予颧弓骨折复位术;对照组:20例,经口内前庭沟黏膜切口给予颧弓骨折复位。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通过患者张口度、满意度评估、并发症发生率及X线评价四个方面,评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术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骨折断端对位良好,无明显移位,通过患者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9期2019-09-20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常见疾病之一,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发生在额颞部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主要因脑组织遭受暴力作用,导致出现缺氧、缺血,进而引起组织化学性损伤,具有不可逆性,对患者影响极大[1]。减压、清除坏死组织,改善患者脑血液循环是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治疗原则。以往临床多应用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该病患者,但术后并发症多,影响患者恢复。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新型治疗方法之一,近几年在临床中逐渐用于颅脑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并取得显著成效[2]。本研究探讨标准外伤大骨

    医疗装备 2019年17期2019-09-12

  • 右颞区颅骨筋膜炎1 例
    部CT 检查:右颞部硬膜外血肿,右颞、顶部及右眶周软组织肿胀,以右颞区为著(图1)。入院查体:患儿神志清,反应可,前囟闭合,眼睑无水肿,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瞳孔直径左∶右=3 mm∶3 mm,对光反射存在。颈软,无抵抗,四肢活动自如,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于右颞、顶部及右眶周触及硬质肿物,约4 cm×3 cm 大小,无明显触痛。头部MRI 平扫:右颞部硬膜外血肿,右额颞顶部脑膜增厚,右侧额颞顶部头皮软组织肿胀,以右颞区为著(图2)。头部MRI 增强扫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10期2019-06-15

  • 经额部与经颞部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Meta分析
    的手术方式,但经颞部或经额部钻孔引流尚有争议,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文献检索策略1.数据库: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 等英文数据库。2.检索词与检索式:以“高血压脑出血”且“钻孔引流术”为中文检索词;以“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ND“burr hole drainage”为英文检索词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2019-05-15

  • 内窥镜下植入医用软组织提拉带小切口额颞部除皱术治疗额颞部松弛患者的临床研究
    用术式为小切口额颞部除皱术,可有效提升下垂眉毛、消除皱纹[1-2]。近年来,随医疗技术发展,可降解提拉材料、钛钉等被逐渐应用于除皱术中,本研究旨在通过眉间距提升程度、患者满意度等多角度探讨内窥镜下植入医用软组织提拉带小切口额颞部除皱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我院额颞部松弛患者145例,按治疗方式分提拉带组(n=73)、常规组(n=72)。提拉带组男16例,女57例,年龄46~69岁,平均(57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2期2019-03-22

  • 内窥镜与提拉带辅助小切口行额颞部除皱术的效果比较
    以内窥镜小切口额颞部除皱术治疗上面部皮肤松弛,因创伤较小、耗时较短、术后恢复较快等特点,而受到医患双方青睐[2]。尽管如此,内窥镜除皱术进行大范围的额颞部肌肉横切对周围血管及神经仍将造成一定损害[3],且编织线一次性提拉皮肤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考证。面部软组织提拉带由骨外科常用的可吸收人工韧带改良而成,在下面部除皱术中已取得初步成效[4]。基于此,本研究将提拉带应用于小切口额颞部除皱术中,并与内窥镜小切口除皱术进行对比,以供类似美容手术方案的制定参考。1 对象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12期2019-01-02

  • 颞部尤因肉瘤1例
    004)图1 左颞部尤因肉瘤 A.CT示左侧颞骨骨皮质不规整,呈放射状改变; B、C.MR平扫示肿块呈不均匀稍长T1稍长T2信号,边界欠清; D.MR增强扫描示病灶明显均匀强化,邻近脑膜明显强化患儿男,8岁,因“腹痛、呕吐10余天”入院。CT:大脑左侧颞部见团块状稍高密度影,边界欠清,左侧颞骨骨皮质不规整,呈放射状(图1A)。MRI:左颞部病灶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图1B、1C),约58 mm×64 mm,边界欠清,左侧侧脑室及中脑受压,增强扫描病灶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9期2018-10-18

  • 颞部自体脂肪填充方法研究进展
    00000)1 颞部层次解剖学颞部的范围上缘为上颞线,下缘为颧弓上缘,内侧为眶外缘,外侧为颞部发际线。颞部层次由浅至深分别为:皮肤、皮下脂肪、颞浅筋膜、颞深筋膜浅层、颞浅脂肪垫、颞深筋膜深层、颞肌、颅骨骨膜。颞部皮肤前部薄,向后逐渐增厚。皮下组织较薄,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颞浅筋膜是一层较薄的高度血管化的柔软组织,其内有颞浅动脉前支、颞浅静脉,颧面神经和面神经颞支。在颞浅筋膜与颞深筋膜之间是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称为颞中筋膜或颞深筋膜浅层,主要成分为脂肪组

    智慧健康 2018年12期2018-02-09

  • 内窥镜辅助中面部提升术的颞区解剖学研究
    布,为内窥镜辅助颞部切口中面部提升术提供详细的颞区解剖层次。方法:收集10具24h内死亡的新鲜尸体头标本,将标本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血管造影和神经解剖染色等处理。结果:颞区位于颅顶的两侧,为颞肌和颞筋膜在头部的分布区域。此部位的组织层次由浅入深有血管的层次可分为:颞浅筋膜、颞浅脂肪垫、颞肌、颅骨,共4层。无血管的层次为:皮肤、皮下组织、颞深筋膜深浅层、颞深脂肪垫、颅骨骨膜,共6层。颞浅筋膜层有颞浅动静脉、面神经的颞支、颧支和颞浅神经分布。颞深筋膜分为浅、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6期2018-02-05

  • 颞部旋转皮瓣联合耳软骨塑形治疗隐耳
    研究对象,并运用颞部旋转皮瓣联合耳软骨塑形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这30例隐耳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30例隐耳畸形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8~20岁,平均年龄为(13.6±3.5)岁。所有患者均已经经过临床诊断,耳部也并无其他病症。1.2 方法1.2.1 进行切口设计:在患者的额轮廓侧颞部进行长三角形瓣切口,且切口朝后倾斜,瓣长一般为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2018-01-24

  • 颞部软组织层次解剖学研究和透明质酸注射充填的安全层次分析
    域得到广泛应用。颞部是常见的面部HA填充部位。但是目前对颞部软组织层次和颞中静脉、颞浅脂肪垫等相关结构的研究学术界仍未形成详细具体的结论,尚未达成对颞部HA注射充填相关安全性的应用解剖学共识。本研究通过对尸体标本的解剖学研究分析,并根据解剖特点对临床患者进行颞部HA填充,观察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1 资料和方法1.1 颞部软组织解剖学研究:收集新鲜成人尸体头部标本4例、甲醛溶液浸泡保存尸体头部标本4例,共16侧头面部标本。从颅顶沿冠状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12期2018-01-12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额颞部颅脑损伤术患者中对其执行功能的影响分析
    康复治疗应用于额颞部颅脑损伤术患者中对其执行功能的影响分析王伟东(高邮市人民医院,江苏 高邮 225600)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额颞部颅脑损伤术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研究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24周与36周执行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治疗后执行功能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0期2017-12-18

  • 深层解读颞部的安全注射
    。在注射整形中,颞部作为一个高危部位,其安全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此次,就让我们跟着专家一起看看颞部的安全注射要怎么做?解读颞部注射颞部美感在维持颜面整体美观中起重要作用,饱满的颞部可以给整个面颊带来弧线美感,散发青春活力。颞部凹陷,从容貌美感上说,会影响脸形上半部分的轮廓,骨线突出,容易给别人以头小脸大的感觉;从面相上看,也容易给人一种尖酸刻薄感。即使如此,颞部整形依然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如果此类问题能引起求美者足够重视并运用医美技术加以改善,确实就能让颞

    医学美学美容 2017年3期2017-09-07

  • 以面瘫为首发症状的颅内横纹肌肉瘤1例
    桥小脑角区、右侧颞部不规则团块,边界尚清,呈等信号; B.T2WI示病变呈混杂信号; C.增强后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局部脑膜强化 图2 病理图 可见丰富密集的细胞,片状分布(HE,×100)患儿女,8岁,“因嘴歪斜1月余,右眼红肿、疼痛、视物模糊2周”入院,临床诊断为右眼角膜溃疡,面神经麻痹。MR检查:右侧桥小脑角区、右侧颞部及鞍旁可见团块状信号影,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T1WI呈等信号(图1A),T2WI呈混杂高信号(图1B)。高b值(b=1 000 s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7年7期2017-08-07

  • 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额颞部脑挫裂伤并发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211300)额颞部脑挫裂伤是临床上常见的颅脑损伤。该病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瘫痪、失语、视野缺损、闭目畏光、低热、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颅内血肿是额颞部脑挫裂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患者一旦并发颅内血肿,就会加重其病情,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其死亡。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额颞部脑挫裂伤并发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治疗。为了进一步探讨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额颞部脑挫裂伤并发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笔者对近年来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此类患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2017-03-14

  • 改良限制性切口额颞部除皱术的临床研究
    改良限制性切口额颞部除皱术的临床研究石磊(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目的:探讨改良限制性切口额颞部除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行改良限制性切口额颞部除皱术的患者30 例,术前按照患者除皱要求设计手术,术中采用局部肿胀麻醉,从颞部发际缘和额补切口作常规剥离,并在口腔内上颊龈沟入路作颧骨骨膜下剥离,然后提拉颞区皮瓣并缝合固定。观察患者术后除皱效果,并监测其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7~14 d,患者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1期2017-03-07

  • 颞部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不同体位的比较
    药途径不断创新,颞部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已逐渐成为眼底缺血性疾病、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患者对颞部皮下注射治疗的认识不足,加上注射部位靠近眼部,注射时患者易产生下意识的躲避,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及焦虑心理,再加上注射后注射部位有较大的皮丘隆起、甚至会出现皮下出血、一过性头晕的现象,这些均影响了操作者对操作流程的掌控,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需颞部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的患者,注射时采用不同体位进行比较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年4期2017-02-07

  • 颞部注射填充术的进展及并发症防治
    峰 吕长胜 付然颞部注射填充术的进展及并发症防治孔祥峰 吕长胜 付然颞部是人类外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相貌美丽与否。笔者通过对人体颞部解剖、注射填充材料及并发症防治等3个方面的梳理总结,较系统地阐述了颞部注射填充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合理的展望。颞部整形;注射填充;并发症防治人颞部骨骼与软组织的组织构架及空间分布密切影响人面部容貌的比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容貌的美丽与否。塌陷的颞部组织会严重影响面部外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年3期2017-01-11

  •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评估
    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评估张元峰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目的 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个月内颅高压、脑组织切口疝发生率情况;按GO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11期2016-09-18

  • 预制隧道法注射填充:一种安全的注射填充技术
    :额部137例、颞部151例、“苹果肌”区142例、鼻唇沟80例、面颊105例、颏部37例;透明质酸164例:额部103例、颞部119例、“苹果肌”区148例、面颊86例。2 手术方法颞部是注射填充时发生血管栓塞的危险区域,以颞部脂肪填充为例介绍该方法。⑴首先在准备填充的部位和层次注射肿胀液;⑵在一侧颞部填充区域的边缘用锐针刺破皮肤,导入18 G或更粗的钝针;⑶用18 G或更粗的钝针在标记范围内反复穿刺,建立足够的隧道和层次,用作后续脂肪填充的空间(图1)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6年10期2016-07-18

  • 自体脂肪颗粒双平面注射在颞部填充术中的应用
    颗粒双平面注射在颞部填充术中的应用吴细钦,冷明祥 (福建省泉州鲤城美莱华美医疗美容门诊部 福建 泉州 362000)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双平面注射提高颞部填充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注射器手动抽吸脂肪,离心机离心提纯后,直接取提纯后的黄色脂肪颗粒,双平面注射填充于颞部,每侧各11-25ml。结果 术后对60例实施自体脂肪颗粒双平面注射颞部填充术患者,随访3-12个月,双侧颞部较注射前饱满,协调,未发生出血、感染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脂肪颗粒双平面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12期2016-01-15

  • 颞部除皱术在面部除皱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州 450000颞部除皱术在面部除皱中的应用效果评价申 丽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目的 对颞部除皱术在治疗面部皱纹这一层面的临床应用效果加以探讨。方法 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面部皱纹整容患者共计88例,以40例接受颞部除皱术者作为“A组”,以48例其他治疗方式(主要是A型肉毒毒素治疗)者为“B组”。将二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疗效等方面加以比较。结果 术后皱纹消失保持方面,“A组”和“B组”所需的时间分别为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2期2016-01-15

  • 选择性颞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切除的初步探索
    希 常 雷选择性颞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切除的初步探索胡晓洁 高 阳 陈 辉 林晓曦 李 伟 王 炜 马 刚 金云波 王天佑 仇雅璟 杨 希 常 雷目的尝试进行选择性颞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切除治疗,以保护面神经颞支的功能。方法2011年11月到2012年12月,针对14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颞部肿瘤进行手术,其中9例患者进行了非选择性的神经纤维瘤切除术,5例患者实施了保护面神经颞支的选择性神经纤维瘤切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外观得到改善。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年4期2015-11-28

  • 应用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修复鼻端缺损
    )应用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修复鼻端缺损刘晓春,彭海涛,彭旦生(南充卫校附属医院整形科四川南充637000)目的:探讨一种有效修复鼻端缺损的手术方式。方法:利用眼轮匝肌与颞区之间充分的血运联系,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部皮瓣,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至受区,修复鼻部缺损。结果:本组11例,有10例皮瓣存活良好,1例术后出现皮瓣周缘部分坏死,颞部供区瘢痕轻微,眼裂无明显变形,效果比较满意。结论: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是修复鼻端缺损的较好方法。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鼻端缺损在

    中国美容医学 2015年13期2015-09-24

  • 短篇报道双颞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致右颞侧肿胀突起一例
    李春山短篇报道双颞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致右颞侧肿胀突起一例李春山颞部; 透明质酸; 注射填充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1岁。于2012年5月23日行双侧颞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注射量及产品型号不详;填充术后,外形尚满意。术后约1个月,右颞侧注射部位逐渐突起,2个月时突起明显(图1);局部有膨胀感,轻度压痛,无红、肿、热、痛等体征,无发烧。局部采用热敷处理,并应用抗生素2周,未见明显好转。检查局部有波动和囊性感,随即行穿刺抽吸术(图2);抽吸物经细胞培养呈阴性。对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5年1期2015-08-27

  • 棉垫纯化的脂肪颗粒在额颞部脂肪移植中的应用
    化的脂肪颗粒在额颞部脂肪移植中的应用韩雪峰, 胡金天, 李发成目的 探讨用棉垫纯化方法处理的脂肪颗粒在额颞部轮廓塑形中的疗效。方法 手术均采用局部麻醉,脂肪供区为腹部(83例)和大腿(33例)。抽取的脂肪静置后,倒入纱布上(下衬垫棉垫)静置10 min。以18 G钝针将纯化法处理的脂肪颗粒移植入额颞部受区,移植剂量10.0~48.0 ml,平均18.9 ml。分别于术后6、12个月,用医、患及第3方评判法行效果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无感染、局部硬结、脂肪液化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5年1期2015-08-27

  • A型肉毒毒素提高额颞部自体脂肪移植效果的临床分析
    型肉毒毒素提高额颞部自体脂肪移植效果的临床分析余若晖, 杨 欣, 李健宁, 谷廷敏目的 评价A型肉毒毒素在额颞部首次自体脂肪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回顾性分析手术效果和满意度。方法 将55例接受额颞部首次自体脂肪移植手术的患者分成2组。A组27例,于额颞部接受自体脂肪移植前注射A型肉毒毒素;B组28例,仅接受额颞部自体脂肪移植。分别于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评价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6个月,A、B两组手术显效度分别为(48.76±9.71)%和(36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5年10期2015-08-18

  • 微整形的风险提示
    此,特别是额部、颞部等就是医生常提到的高危部位。这些部位的风险,有些是存在于表面的,只关乎整形后的效果,而有些则可能造成失明、休克或更严重的后果。额部注射可能存在的风险提示额部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脂肪比较少,额肌再往下就是骨头。但是这里血管众多,因此除了形态效果之外,注射如果不慎还有可能会引起失明,也是在选择额部注射时需要考虑的巨大风险之一。陈教授提醒大家说,额部的玻尿酸填充注射中注射深度至关重要。医生如果打的位置很浅,很容易有问题。例如打在额肌的上面

    医学美学美容 2015年7期2015-05-30

  • 硅胶假体充填颞部的体会
    3)硅胶假体充填颞部的体会杨进(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医学美容整形中心,福建福州350003)[摘要]目的:探讨硅胶假体充填颞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首先设计充填范围,即在填充物画线外扩大0.3 cm;假体修整,做到长宽、厚度到位,边缘渐薄,使其与组织帖服,外观平滑整洁,而无异物感;以靠近颞部凹陷处,沿着鬓角发际内1.0 cm,顺发纹作以1.0~1.5cm手术切口,直接行皮下分离,或作颞浅筋膜深面分离,钝锐结合以钝为主进行分离;以刀柄顶端摊平假体,或通过扩大

    吉林医学 2015年18期2015-04-15

  • 自体脂肪移植在颞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
    磊自体脂肪移植在颞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吴为民 温立霞 吴磊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颞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低压抽吸、低速离心、多点、多隧道、多层次、少量注射(L ow-pressure liposuction,L ow-speed centrifuge,M ulti-points,M ulti-tunnels,M ulti-layers and L ow-amounts injection,3L3M)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对36例颞部凹陷患者行多区域脂肪移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年1期2015-01-21

  • 应用扩张的颞部瘢痕皮瓣+Medpor耳支架行全耳郭再造
    与再造应用扩张的颞部瘢痕皮瓣+Medpor耳支架行全耳郭再造汪 军, 洪志坚, 于 攀, 袁斯明目的探讨利用扩张的颞部瘢痕轴型皮瓣+Medpor耳支架行全耳郭再造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2~30岁。头面部均为火焰严重烧伤并遗留颞部萎缩性瘢痕,同侧残耳皱缩、形态消失。采用Ⅰ期瘢痕头皮下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水扩张过程完成后,Ⅱ期行携带颞浅动静脉血管的颞部瘢痕轴型皮瓣+Medpor耳支架方法行全耳郭再造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4年8期2014-11-01

  • 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探讨
    张建伟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探讨张建伟目的 对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本院自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0例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患者术后存活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评分功能、残疾率等进行观察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术后存活36例,死亡4例,1例死于呼吸衰竭、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原发脑损伤重,存活率为90%;患者术后GOS评分约为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期2014-09-04

  • 自体脂肪颞部多层次移植填充整形术
    450052)颞部凹陷即面部颞区及眼眶外上部出现的凹陷,整形外科多采用皮下软组织填充作为治疗手段,然而人工填充材料容易造成患者颞部假体排斥、移位或异物感。随着脂肪干细胞研究的不断发展,自体细胞颗粒移植填充开始大量使用,但自体脂肪吸收率往往高达30%-70%,成活率较低,需要反复注射。本次研究尝试采用多层次移植的方式进行颞部凹陷填充,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因颞部凹陷在我院就诊的病例40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1期2014-08-15

  • 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率也明显提升,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作为颅脑损伤的常见类型,多以青壮年为主。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是常见的一种脑实质损伤,大多因外伤而导致顶枕部着力,因惯性对冲引起额颞部脑挫裂伤[1],该病常伴有硬膜下出血或脑实质内出血,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预后较差。本文就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外科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1年11月份至2012年11月份收治90例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56

    河南医学研究 2013年1期2013-03-17

  • 颞部硬膜外血肿微创锥颅手术治疗36例临床分析
    523110额颞部硬膜外血肿临床多见,多为外伤所致,常伴有颅前窝骨折和额颞骨骨折,以额部、额顶部、额颞部硬膜外血肿为主[1],既往多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创伤大,即便没有脑疝也因多发骨折往往需要去除骨瓣,另外额颞部疤痕形成严重影响美观,造成患者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2]。2006-06—2011-06我科采取微创锥颅手术治疗额颞部硬膜外血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6-06—2011-06收治36例额颞部硬膜外血肿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4期2013-01-23

  • 颞部悬吊除皱术的临床应用
    孙 洋 柴 岗颞部悬吊除皱术的临床应用孙 洋 柴 岗目的探讨颞部悬吊术除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局部麻醉,对28例颞部轻、中度皮肤松弛患者行颞部悬吊术除皱。结果本组中有15例随访1~2年,手术效果满意,并发症少,达到了面部年轻化及延缓面部衰老的目的。结论颞部悬吊术除皱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除皱方法。面部除皱术颞部悬吊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28例,女26例,男2例,年龄29~40岁,平均38.3岁。28例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年1期2010-06-05

  • 多形性黄色瘤性星形细胞瘤1例
    头颅CT显示:右颞部均匀低密度占位,考虑蛛网膜囊肿;头颅MRI结果显示:右颞部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占位,考虑蛛网膜囊肿。给予手术切除治疗,术中见病变呈囊性,内有结节样改变。病理结果回报显示:多形性黄色瘤性星形细胞瘤(pelomorphcxanthoastrocytoma,PXA)。讨论 PXA是比较少见的脑内肿瘤,特殊的病理形态容易导致误诊,从而引起临床误治。本文从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的角度总结该瘤的诊断陷阱和避免误诊的策略,以期提高对该瘤的

    河北医药 2010年20期2010-04-08

  • 植皮修复右颞部鳞癌切除1例
    科 ·植皮修复右颞部鳞癌切除1例周 宇,杨顶权,李 锘,尤立平,白彦萍患者,男,71岁,右颞部肿物伴溃疡4个月,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鳞癌,手术切除局部病灶后行植皮术,术后皮肤愈合良好,随后予以放射治疗,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转移。鳞状细胞癌;植皮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应根据临床及组织病理进行诊断,一旦确诊,应及早选择手术治疗,对于术后创口较大的创面可采用自体植皮术进行修复。我科2009年收治1例老年右颞部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0年2期2010-04-04

  • 小儿头皮颞部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与固定方法
    儿260例。其中颞部静脉留置针穿刺1次成功240例,占92%,二次成功18例,占6.9%,失败2例,占1.1%,保留时间为7d者为204例,占78%,2~6d者为52例,占20%,2d以下者为4例,占2%。此处血管粗、直、易暴露,易触及,利于看护,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为肥胖、水肿、脱水、需抢救患儿、静脉注射特殊药物的首选血管。2 穿刺前准备2.1 用物静脉输液用物,另加静脉留置针2套,5mL小空针1支,0.9%氯化钠1支,备皮用物。2.2 操作者准备娴熟的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期2010-02-11

  • 后置切口式颞部除皱术
    发和鬓角不对称的颞部除皱方法。方法:将手术切口设计在颅后中线上,从帽状腱膜深层钝性分离,进入颞区在颞浅筋膜深分离至眶外侧,充分上提颞部组织后切除多余头皮组织,最后分层缝合。结果:经手术后1~12月的观察,患者的眉、外眦上提效果明显,减少瘢痕性秃发和鬓角不对称并发症出现。结论:后置切口式颞部除皱术是一种有效的颞部除皱方式。[关键词]后置切口;颞部除皱术[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9)03-0300-02Po

    中国美容医学 2009年3期2009-05-12

  • 除皱术后热敷致皮肤烫伤1例
    情况,我科发现额颞部除皱术后半月自行热敷致皮肤烫伤1例,特汇报如下,提醒同仁注意。1病例蔡某,女性,45岁,因面中上部皱纹增多,皮肤松弛,在本科行冠状切口面中上部提升额颞部除皱术,术后效果良好。半月后患者仍感觉术区麻木,自行热敷,致额上部红肿伴数个水泡,约有2cm×5cm表皮脱落,遂到本科就诊。经检查,诊断为额颞部皮肤浅Ⅱ度烫伤。立即给予地黄醇Ⅰ号、Ⅱ号(Ⅰ号:黄连、黄柏各50克,冰片12.5g。Ⅱ号:地榆100g,冰片12.5g,均用75%乙醇1000m

    中国美容医学 2001年1期2001-06-14

  • 除皱术后热敷致皮肤烫伤1例
    情况,我科发现额颞部除皱术后半月自行热敷致皮肤烫伤1例,特汇报如下,提醒同仁注意。1病例蔡某,女性,45岁,因面中上部皱纹增多,皮肤松弛,在本科行冠状切口面中上部提升额颞部除皱术,术后效果良好。半月后患者仍感觉术区麻木,自行热敷,致额上部红肿伴数个水泡,约有2cm×5cm表皮脱落,遂到本科就诊。经检查,诊断为额颞部皮肤浅Ⅱ度烫伤。立即给予地黄醇Ⅰ号、Ⅱ号(Ⅰ号:黄连、黄柏各50克,冰片12.5g。Ⅱ号:地榆100g,冰片12.5g,均用75%乙醇1000m

    中国美容医学 2001年1期2001-06-14

  • 如何选择面部年轻化手术
    于仅有眼角下移、颞部鱼尾纹者,施行颞部上提术,即将颞部发际线后头皮切开,剥离颞及眼角处皮肤后将颞部皮肤上提,发际内切口不明显。对于仅有额部及眉间皱纹者,施行额部除皱术。即在额部发际线后切开头皮并剥额部皮肤,上提眉部、额部皮肤,展平额部皱纹。对于额部及颞部、颞颊部皱纹明显,鼻唇沟深而下颌及颈部皱纹不明显者,施行面部上部下提术,即在头皮内及耳上边缘切口,剥离上述区域皮肤并上提。对于全颜面皱纹多且波及颈部者,实行全颜面上提术,即在头皮及耳前后边缘处切口,耳周切口

    大众健康 1999年9期199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