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说课设计

2019-09-13 07:58冰,胡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礼仪教学质量

曹 冰,胡 杨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说课即是教师阐述“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之类的教学问题。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1]。

人文关怀一直以来都是护理教育的重要任务,本门课程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意识这一任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质量保障措施、课程建设与成效、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7个方面介绍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说课设计。

1 课程定位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护理专业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该课程强调对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强调对服务对象的关爱和照顾,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形成良好职业行为和人际关系奠定重要基础,以此提升护士职业形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 课程教学目标

2.1 目标的确立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及市场对人才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需求的调研,确立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2.2 目标内涵

紧紧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这一目标,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目标确定为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素养、礼仪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适应专业岗位工作需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具有严谨、自律、慎独的工作作风,尊重、关爱患者,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知识目标:掌握护理工作中护士仪容、仪表、服饰、举止礼仪知识;掌握日常社交礼仪与护理工作情境中的礼仪知识;掌握护士职业形象的规范要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与原则。能力目标:能将礼仪与沟通技巧运用于护理工作中;能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分析及解决问题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课程教学内容

3.1 课程开发理念

课程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主,以“在任务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理念,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发布视频和任务,线下创设场景,以课中“导、究、学、感、悟”5个环节,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原有知识结构和生活体验完成新知识构建。以视频、教材、示教与反示教系统、手机等为载体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和情景体验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在配备WiFi的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由此让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变成会学知识即乐学、会学、善学、志学,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目的。

3.2 教材选用

为了实现上述课程目标,选用秦东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本教材专业指向明确、版式生动新颖、内容配比合理、配套增值服务,属于“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并辅以国内外教材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资料作为参考,使教学内容更加全面。

3.3 课程结构确定

根据工作岗位特点以及学生认知特点确定本门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模块一:礼仪,包括基本礼仪(礼仪概述、日常社交礼仪、求职礼仪)、职业礼仪(护士实用礼仪、护生实习礼仪);模块二:沟通,包括人际沟通、人际关系、护理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护理工作中的非语言沟通。

4 教学设计与实施

4.1 学时安排

学时安排,理论讲授28学时、实践20学时(见表1)。教学重点确定为日常社交礼仪、护理实用礼仪,教学难点为护理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拟通过学中做即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以及做中学即教师示范联合学生演示方式来突破重难点。

表1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学时安排

4.2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主要从知识特点、能力特点、认知特点、情感特点进行分析。知识特点: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对日常礼仪与沟通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能力特点:已适应大学学习模式,有一定自学能力;具备较强的新媒体运用能力;将专业知识正确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不足。认知特点:还未进行临床见习及实习,对临床护理实践认知不全面。情感特点:对护理职业充满向往,对临床护理实践充满好奇,对纯理论教学较为反感。

4.3 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采用案例分析法、启发引导法、讲解示范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实践演练法,整体采用导、究、学、感、悟一体化教学,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以一堂课的教学为例。

4.3.1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上传视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学习治疗盘、治疗车和病历夹的使用方法,并结合“给药护理”情景,进行课堂展示准备。上传测试题,学生检测自学水平。教师随时收集意见,调整策略。

4.3.2 课堂实施 课中,按照“导、究、学、感、悟”5个环节进行教学。(1)导(3 min):回顾旧知识,提出新知识点。(2)究(15 min):随机抽取3组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成果展示,其余学生进行纠错和指正,教师在旁引导。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引出教学重难点。(3)学(17 min):基于学生展示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共同问题,教师结合本次教学重难点,对方法和要点进行示范讲解,在讲解时结合其原有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并在学生练习时采用游戏惩罚的方式,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印象。(4)感(40 min):经过以上两个环节,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知识要点。那怎么规范运用于工作中呢?教师提出问题,由此引出难点。请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将课前“给药护理”的情景再次进行展示,在小组准备时,教师下发评分细则。(5)悟(5 min):根据评分表对各组情景展示实行师生共同评价方式。评选出“沟通小能手”,以此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

4.3.3 课后巩固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关于护理礼仪与护理质量的文献,将本次课所思所悟用图片表达,达到内在升华;并截图上传至教学平台,达到知识拓展。此外,通过小结进行自我反思。

5 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5.1 师资力量

本课程教学团队目前有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4人。以老、中、青梯形结构排列,配比合理,并且以我院实行的“老带新”计划,进行“传、帮、带”,教龄老中青、职称高中低、学历合理搭配,为师资队伍的前承后继提供保障。通过定期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如开展教学讲座、组织教学观摩等,选派教师到医院顶岗锻炼,增强实践能力,使教学和临床实现零距离,使教师具备现代护理教学理念和较高教学能力,成为有丰富临床专业知识与技能、有较高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高素质护理专业教师。

5.2 教学质量监控

学校对教学文件,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以此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资源上,硬件上有多媒体教室、实训楼、图书馆、医务室、附属医院等,软件可利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微信、QQ、问卷星、电子资源库等多方位合一的教学平台,保证教学顺利实施。学院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教学质量反馈信息,如实习单位反馈意见收集、聘用单位用人反馈意见、教师教学相关比赛、毕业生就业反馈、教育教学科研申报等,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为确保教学质量不滑坡,学院构建了护理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贯穿落实于整个教学环节。教学前:审定监控内容包含学期授课计划、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安排、多媒体课件、教案,教研室教师教研活动等。教学中:包含领导干部听课、专家听课、教师同行听课,教学日志,课堂实时监控等。教学后:包含考试环节管理,学生评教,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与评价,学生课程满意度调查,教师试卷分析等。

6 课程建设与成效

学生方面: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提升了人文素养,仪容、仪态、仪表有明显改善,人际交往能力较之前有了显著提升,同时学生参与并成立校礼仪队。课程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意识。教师方面:团队教师先后申请了多项教改课题,参与多部教材编写,并获得省、校级多项教学奖项。课程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严谨的实训操作考核方案;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将护理伦理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等人文教育内容渗透于基础护理教学全过程;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并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将学生从原来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加深学生对岗位需求的理解。

7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教学场所局限化:可扩展教学场所至医院、社区等;教师技能需提升:教师需加强进修学习,丰富自身文化和临床经验,以提升教学能力;学生自主性需提升:仍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需要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态势,循序渐进加以引导,促使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礼仪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筷子礼仪
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礼仪篇(下)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浅谈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