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辅导员的生存现状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10-07 14:59刘燕
新一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生存现状队伍建设独立学院

刘燕

摘 要:独立学院的辅导员比起公办院校的辅导员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量上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存在于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从某种程度上说独立学院的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辅导员,结合工作近两年以来的经历和思考,在此,就独立学院辅导员的生存现状与队伍建设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生存现状;队伍建设

一、独立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艰巨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辅导员的首要工作内容,围绕着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展开,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入学时普遍存在着:家庭条件优越、学习行为习惯差、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力较弱、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溺爱程度较深)等问题。故而,这也让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公办院校更加艰巨。学生叛逆,不受校规校纪的管理和约束,常常会发生一系列行为违纪、学习违纪的情况。辅导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方面,通过规范学生的言行,方能进一步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然而,辅导员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还需要去从事包括“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工作内容,在过程上更加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二)工作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

独立院校的辅导员除了正常上班时间之外,手机必须保持24小时开机,许多时候处理学生的突发问题,常常会在医院忙碌一整宿,半夜在大街上寻找未回校的学生。无论校内还是校外,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无论寒暑假,无论辅导员身在何处,只要是关于学生的问题,只要是学校的要求,辅导员必须立刻工作,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正是工作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让许多辅导员备受煎熬。

(三)“家庭保姆”式的管理模式

独立院校的辅导员除了与公办学校的辅导员同样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职责之外,学生的上课出勤、园区安全、学费缴纳、医疗保险、教材征订、园区值班、叫学生起床上课等都是辅导員的工作,独立院校的辅导员在学生的心中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更像是“家庭保姆”,大到学业,小到生活起居,每天24小时围绕在学生的身边。久而久之,在学生心中慢慢地淡化了辅导员作为“教师”的身份,而将“保姆”的身份深深植根于学生心里。有人说辅导员等于:民工的体力+领袖的头脑+文员的文笔+打字员的速度+外交官的口才+神经病的忍耐,辅导员工作是千根线一根针,上不疼下不爱,白天上班应该,晚上加班常态”。这样的形容或许看来有些夸大其词,但这却是许多民办高校辅导员真实的生存状态。

(四)工作的无保障性

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学校手中,辛苦工作一年下来,或许会因为学生的问题、家里的问题、上班迟到的问题、工作方法的问题、工作效率的问题……而取消评奖、评优的资格,全部扣除或减半发放绩效。程式化、机械化的考核在表面上看来十分的公平、公正、合情合理,但这考核背后辅导员情感的付出、时间的付出、身体健康的付出、牺牲对家庭、孩子照顾的付出又有谁会在意?这些又该如何考量?

二、生存现状分析

(一)职业归属感匮乏

M学校的辅导员超过70%以上的都是外省人,本身对城市的归属感就不强,因此,把许多感情都倾注在自己的工作上,但辅导员们每天为繁杂的工作所累,长此以往,经过一两年,他们开始思考更换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对辅导员工作越来越没有归属感。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职业归属感匮乏将直接导致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不稳定性,队伍的流动性大。M学校注重对辅导员工作的核定和考量,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技能提升的培训上相对来说重视的程度不高,辅导员很少有走出去培训、学习的机会,“闭门造车”让辅导员找不到提升的平台,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造成绝大多数辅导员对工作更多的心酸和抱怨,职业归属感急剧下降。

(二)职业地位低下

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在学校却位于最低层的位置,上有各级部门领导,下有几百学生需要。各部门各项工作经过逐层分解后,都由辅导员一个人来承担。学校的每个部门都在做着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同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中的一员,辅导员的境地却十分尴尬。他们既没有任课教师的核心地位,也没有行政人员的政治前途。《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非但没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反而成为了学生园区管理工作、资助工作、学生活动竞赛工作、值班工作、数据及材料的反复撰写上报等工作的“骨干力量”。学校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可以找辅导员,一切工作似乎都与辅导员有关,工作中辅导员被人支配,奖励时,辅导员被人忽视,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辅导员的职业地位一落千丈。

(三)生源特点导致辅导员工作的幸福感低下

作为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工作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自己的学生。M学校的生源中70%的学生来自于外省且家庭条件都十分优越。在大学玩乐、享受,混毕业证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了认真对待学业的学生人数,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相对较低。学生的行为习惯乃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辅导员的用心付出,耐心教导,真心关怀在许多学生眼里不值一提,更有甚者觉得辅导员每天都围着学生转,十分反感。工作压力大、学生的不理解,让辅导员在这份工作中找不到一丝温暖和幸福。

(四)工作内容的繁杂使辅导员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轨道

工作内容的繁杂导致辅导员工作的泛化而非专业化。辅导员除了学生出勤、查课、园区检查值班、综测、奖助、医保、催缴学费、学业管理、思想汇报、工作手册、组织参与各项活动、各种学生情况的排查追踪、学生午夜突发情况的处理等工作,还要承担部分课程的教学和其他的事务性工作,让辅导员每天都深陷这些工作中,无法抽身。有时为了完成一天的工作量,不得不用应付的方式,让辅导员再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和钻研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偏离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轨道。

猜你喜欢
生存现状队伍建设独立学院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浅析湖南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亲爱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悲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