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美术活动的教育潜能,促进幼儿人格的全面形成

2019-10-07 14:59郭秀丽
新一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

郭秀丽

摘 要:美术活动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3-6岁是儿童各种能力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教师应把握美术活动的教育功能,使单一的美术活动变得并不单一,让幼儿在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过程中放飞自我,并在无形中发展各种能力,使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使得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美术活动;教育潜能;幼儿人格

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家罗恩、菲尔德认为:“美术教育并不是教人画画。”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美术活动,发展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幼儿获取知识经验、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智能活动的“窗口”,是各种素质发展的前提。因此,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是开发他们各种潜能的重要一环。记得一次进行美术活动,内容是观察画“我的老师”,所谓观察画,就是要边观察边画,目的就是培养幼儿的一种观察能力。在活动前,我找了一位老师当模特,可要进行活动时,我便有了这样那样的忧虑,人物画本来就比较难画,这次又是观察画,孩子们能行吗?活动时,我还是犹犹豫豫地拿出了一张范画,虽然我再三强调,要边观察边画,但由于范画的出现,阻碍了孩子的观察对象,说是观察画,完成的作品却是千篇一律的。自此以后,我重新调整了教学观念,不再拘泥于把孩子圈在活动室里,而是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观察、去了解,用他们的童心稚笔去描绘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在一次绘画活动“夏天”时,我带孩子们来到了海边,孩子们分散活动前,我提出要求:今天在玩的时候,要用眼睛仔细地看,用脑子好好地记,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是怎样玩的?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玩的时候你开心吗?活动结束后,我们要用自己灵巧的小手,画出自己看到的一切,画出小朋友今天快乐的活动。这节课,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捕捉到了夏天的气息:金色的海滩上,嘻戏着一群活泼的身影,他们戏水、玩沙、运沙、沙塑……忙得不亦乐乎,个个脸儿红朴朴的.因为有了观察的基础,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各不相同,圆满完成了“夏天”主题绘画活动,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培养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二、利用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所谓的“想象力”,就是人脑中旧经验重新组合,产生新事物形象的能力。一切创造性劳动都从想象开始,想象是创造力的萌芽,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不可能有什么创造。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但我们如果不给他们创造条件,就会扼制孩子这种发展,因此在美术活动中,除了进行一些基础的绘画技能的学习外,我常常确定一些可以充分发挥孩子想象力的主题来让孩子进行绘画。如:有一次我给孩子们出了一个题目 “未来世界”, 请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完成活动内容,孩子们在思考了一会儿便认真地拿起画笔,孩子们画完后,我惊讶了,他们千奇百怪的想象,是我们成人所不及的,楠楠画了一个小朋友坐在地球上吃西瓜;菲菲画了一个机器人在千活,她告诉我,妈妈太累了,每天要干很多活,她希望在未来可以有这样的一个机器人帮妈妈干活,让妈妈好好歇歇;明明的画面上是一辆辆的汽车载着小朋友在水中高速公路上畅游....记得还有一次,我准备了一些各种形状的图形,不给孩子规定主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这些图形,拼出最想拼的或者最喜欢的东西,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不一会儿,我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可以说孩子拼贴的无奇不有,各种可爱的动物,形状各异的汽车,有的老师都看不出是什么,还需孩子好好和老师解释一遍,老师才能看明白,孩子们的想象力让我感动,他们的想象不仅是他们智能的一种体现,还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无形中也表达了他们对周围人和事物的关心和热爱。

三、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的审美情趣,受其经验制约的,独立评价事物的能力有限,他们的审美情趣主要以模仿成人为主,因此,作为老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为了增强幼儿感受美并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我让幼儿知道什么是三原色、间色等,并做了很多颜色图表,从中让他们感知色彩的变化,我还经常向幼儿介绍一些国内外著名画家及他们的作品,在区角布置中,我不断更新一些精美的图片,供孩子们去欣赏,组织小朋友去评价他人的作品,他的画为什么漂亮,画面的色彩为什么好看等等,这样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也在逐步提高。一天,慧慧的妈妈告诉我,她们家正在装修房子,她的父母在商量家具墙壁涂什么色时,慧慧也参与了发言,她振振有词的告诉爸爸妈妈,哪几种颜色搭配起来比较协调,冷色和暖色搭配起来会有什么效果等,慧慧的父母听完女儿的话惊呆了。我听了蓉蓉妈妈的话,欣慰之余,我想,只要老师用心地去教,孩子们在某些方面就一定会有可喜的进步。

四、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良好的情感,是人行动的动力因素,它能引导人有愉快的情绪,快乐的生活学习。幼儿的良好情感表现为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对父母的爱、对幼儿园和对教师的依恋,同时也还表现在爱家乡、爱朋友、爱动物等方面。美术活动中良好情感的培养,有利于使幼儿借助这一形式,促进他们美好情感的萌发。因此,美术活动的进行不仅局限于教与学的简单形式,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发现只要注重方式,对孩子情感的培养可以有机地渗透其中。比如:在“三.八”妇女节到来的时候,我给孩子们出了一个主题“我的妈妈”。活动前,我请孩子们讨论自己有一个怎样的妈妈?孩子们的发言积极而感人,别看他们年龄小,许多发生在他们和妈妈之间的点点滴滴的事情都记忆犹新,当凡凡讲到一次妈妈肚子疼,而依然坚持给她做饭时,她的眼睛湿润了。看到孩子这种情感的真挚流露,我在想:有这种情感驱使的画面,怎能不令人心动?妈妈左手捂着肚子,右手拿着锅,脸上不断还有汗珠流下来。我深知,所有的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都是不图回报的,但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讲,她能如此珍惜这份温馨的母爱,不由得让人有一种感动弥漫在心怀。晚上,当凡凡妈妈看到女儿的画,听着女儿在她耳畔悄悄倾诉着画面内容时,“幸福”这个词汇在她的脸上有了最好的诠解。

五、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一个孩子如果能有良好的社会性发展,那将对他的个性、行为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美术活动中,孩子们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及愿意欣赏他人作品的兴趣和分享其成功的喜悦等都是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因此,在具体活动中,老师也采取一些教育方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如我们经常开展以几个孩子为一组的合作绘画活动,促进孩子的合作意识。刚开始合作的时候,孩子们互不相让,她想这样画,而他又想那样画,经常是画没画完,老师就被拖去打官司了,孩子们画完后,我先请孩子们欣赏自己的作品,有的画面内容零乱,有的画面安排太满,我请他们自我评价,怎样才能使畫面布局合理,主题突出呢?由于有了几次合作的经验,孩子们再进行合作时,变得有商有量,你画哪一部分,我添画什么内容,进行得井然有序。一次,我们大班小朋友到幸福门公园春游,其中要全班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幅长卷绘画“威海的春天”。在活动中,明明想用的水彩笔没水了,菲菲马上主动给她,凡凡想画一个跳舞形象的小朋友却不知怎么画,当她请教晨晨时,晨晨马上认真地给凡凡示范起来,当作品完成后,孩子们站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评价着他们的作品,在指指点点中,他们学会了主动运用已积累的经验去评价他人的作品,同时也展示着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在这种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孩子们合作的愉快及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从某中意义上来说,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质就是人格化的过程。教师在美术活动创造的实践过程中,应正确地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敏感地找到教育的定位点,从多方面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让幼儿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领悟,以及把这一体验赋于自己的热情和生命加以描绘,从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真、善、美的熏陶得以人格化。不要以成人为中心,总想试图教给点什么,那些刻板的模仿和干扰,只会使儿童变的小心翼翼而带有功利性地去迎和成人的意愿,从而失去自主的人格。教育应顺应儿童这种天真活泼情感的表现,使儿童成为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这也正是儿童发自本性的人格化的需要。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快乐分享,为美术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符号
农村幼儿园趣味性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研究
微媒体背景下美术活动策略研究
美术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