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戏剧舞蹈的活化石

2019-10-08 14:45娉婷
小演奏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面具

娉婷

如果你不曾看过傩舞,你很难想象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势,很难相信在这片神奇的中华大地上竟然还有这么充满力量的舞蹈,焕发出夺目的神韵。而这种拥有几千年历史、如今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却几近濒临失传。傩舞是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在我国各地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祭祀风俗。傩文化的中心在江西,在我国南方的很多地方也有这种傩祭,而北方傩祭的氛围则远远不如南方,不过发展至今,南北傩舞都有其各自的魅力所在。

傩舞最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出现,周代时傩已经被纳入“礼”的范畴形成制度并渐具规模,当时就有关于傩的具体文字描述。傩舞是一种戴着面具的舞蹈,但由于傩舞的面具大多是木制和陶制的,因此至今能完整保留下来的少之又少。

河北出土的新石器时期易县北福地傩舞面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远古傩舞面具,其年代与兴隆洼文化、磁山文化相当。在北福地一期的房址和灰坑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不少刻陶假面面具和面饰作品,其中完整或基本完整的有十余件,其原料为直腹罐片,以腹部片为主,其次是底片,边缘有切割修整的痕迹。假面面具的大小与真人面部相同,面饰作品则一般在十厘米左右,平面浅浮雕,单面雕刻,具体技法为阳刻、阴刻、镂空相结合,多采用减地法刻出凹面与凸面,再用阴刻法勾勒出线条,图案内容包括人面、兽面等,其中人面雕刻陶片正面为人脸形状,鼻子和嘴为浅浮雕,眼睛为透雕,猫科动物面具则有牙齿和胡须,此外还有猴面和猪面面具,在面具边缘散布着小孔,应为配戴時穿绳之用,整体艺术风格兼具写实性、象征性和装饰性。据考古学家推测:“刻陶假面面具可能是祭祀或巫术驱疫时的辅助神器,用来装扮神祗或祖先。”

在我国西南地区也出土过傩舞面具,同样反映出当时傩文化的繁荣兴盛。广西桂林曾是中国傩艺术非常繁盛的地方,特别是在宋代,桂林制作的傩面具更是名震京城。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政和中,大傩,下桂府进面具。比进到,称一副。初讶其少,乃是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乃大惊。至今桂府作此者,皆致富。天下及外夷,皆不能及。”由此可知,宋代桂林傩面具的设计、雕刻、绘彩、制作已达到极高的水平,当时向朝廷进贡一副面具,就囊括了八百个老少美丑各异的脸谱造型。

面具是傩文化中不同角色的象征,是区分其在人们心中地位的标志。人间好恶尽在面具制作者手中,人性美丑却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如果没有面具,傩舞就无法进行,一张张吓人的面具可以赶走盘踞在人们生活中的不祥之物,从而带给人们希望。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傩舞的神话因子,不同地方的傩舞有不同的神话来源,每一种傩舞都有其举行的目的,是当地人民信仰的表现,如河北傩舞最重要的目的是驱鬼,当地人认为各种妖魔鬼怪都会在人们的驱赶下走向新生,还给人们一个幸福安宁的世界,而在西南地区,人们跳傩舞更多的是为了得到神灵的赐福,江西各地的傩舞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国北方,人们通常会在正月里跳傩舞,也有在农历七月十四鬼节时举行的,而在南方则略有差别。表演傩舞时,跳鼓者在田野中三进三退对鼓击鼓,头戴弥勒面具的木鱼手是傩舞队的领舞,整个傩舞需在他的带领下齐舞。自古以来,傩舞都具有祭祀和表演的双重功能,在古代宫廷中,王公贵族们为了自身统治的需要会定期进行傩舞表演,而在民间也会定期举行乡人傩祭祀活动。

傩舞分为文傩和武傩,基本动作古拙简单,却有严格的规律和独特的风格,跳傩者每动一下必须遵循其方、圆、扁、仄的原则:“方”指手上动作要做得方正有棱角,双手从胸前向两侧拉伸时要做得方正;“圆”指转圈,所有的转圈动作都只能转动半步或原地转圈,且上身必须保持平稳;“扁”即要求身子拧过去时朝向一定要清楚;“仄”则指身子无论向哪个方向倾斜都必须把握节奏。傩舞的步法也很有讲究,往往是左脚只能稍稍提起,而右脚却要高提,如《功曹》的步法,脚、手、头向同一方向移动,摆动时身体不能左右摆晃,只能上下颤动。

傩舞表演还有繁多的手势,俗称“拗诀”,每一种手势为一种诀,据说这些手势是专门对付鬼邪的。如果做祭祀活动的这户人家清吉太平,则只需拗一个“卧虎诀”,表示有虎镇宅,万事太平;如果做祭祀活动的这户人家有天灾人祸,则需多拗几个诀,以示鬼邪驱净,最后再拗一个“虎口诀”,可保平安。傩舞手势众多,有五台山、剑诀、卧虎诀、虎口诀等,其结构复杂,造型美观,是古代艺人匠心的结晶,这些独特的表演技巧也逐步形成了傩舞庄重有力又轻盈洒脱的风格特点。

傩乐,顾名思义,就是傩舞特有的伴奏。各地傩乐的伴奏形式不一,古代桂林的民间艺人为了让傩乐谱流传下来发明了一套土方法,老艺人们用“绿”、“六”、“幺”、“了”、“来”、“黑”、“里”几个唱名来唱傩曲,形成傩谱,相当于现在的简谱。而在北方则不同,舞蹈刚开始时会有代表正义的沉重木鱼声伴随作前引,紧随其后表演者以两人为一组排列,人数可多可少,每人头戴一个狰狞恐怖的鬼面面具,赤膊,下身着短裙,穿草鞋,手持一面绘有太极图案的小鼓和一根鼓槌敲击跳跃前行,其后有四人抬着塑像,再后面为戒尺队伍,面具清一色是狰狞恐怖的魔鬼面具,每个人手持两根戒尺,每根戒尺长约三十厘米,亦敲击跳跃前行,最后是锣鼓(武乐)、丝竹(文乐)队伍,武乐有两人抬大鼓一面,一人击鼓,两人击锣,两人击大钹,两人击小锣;文乐有笛、唢呐、二胡、京胡等,所奏乐曲主要为《大开门》《红锈鞋》《夜不宿》等曲牌。

表演傩舞的队伍又称“傩班”,成员一般为八至十余人,常有严格的班规。傩舞常在傩仪过程中的高潮部分和节目表演阶段出现,各地的傩舞节目丰富,兼具祭祀和娱乐双重功效。

如今的傩舞已然比古代的傩舞来得更丰富多彩,从傩乐来说,便吸收了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除了锣鼓伴奏外,还有鼓吹乐、吹打乐、丝竹乐形式,更有几十个曲牌可供选择,音乐表现力丰富;从傩舞服饰来说,一方面沿袭了古傩赤帻(红头巾)、朱裳(红裙子)、绿鞲衣(绿袖套)的旧制,另一方面又发展出宋傩“绣画色衣”的特色,有红花衣裳制、红袍马甲制、花衫红裤制、戌服披甲制、戏曲服饰制等多种样式;从傩事器具来说,有兵器军具、法事器具、灯烛炮仗、食物供品、生活用具五大类上百种,既扩充了古傩武装驱疫的道具,又体现了古代文明礼制,更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傩舞流传至今,依靠其丰富的历史积淀不断绽放着光彩。如果说面具是傩舞舞者的肌肤,那么舞姿便是傩舞舞者的语言,戴上面具,释放舞姿,傩便复活了。清风吹过,听着梵音天籁,闻着香烛清香,看着烟雾缭绕,伴着傩舞舞者的表演,这便是傩舞所散发的独特神韵。

猜你喜欢
面具
画与理
漫画二则
面具给我的惊喜
面具中的鱼
南瓜面具
面具侠迪迪
陈小三(一首)
有趣的面具
神奇的贵州面具
扎伊尔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