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民族的千年绝唱

2019-10-08 14:45斯语
小演奏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长调蒙古族声部

斯语

蒙古族作为一支崛起于漠北大草原的游牧民族曾一度统一中国,辉煌的历史和特定的生存环境在蒙古族民族精神中留下了深厚的积淀。蒙古族又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文化风格和特点也深受本民族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其中,长调、呼麦、马头琴是最令蒙古族人骄傲的草原文化三宝,也是最能代表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音乐律动。

蒙古族长调:马背上流传的悠扬牧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诉说着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在蒙古语中,长调是“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的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酒歌)等。

长调旋律悠远舒缓,意境開阔,词少腔长,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意为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

据考证,长调民歌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及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族的历史,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随之产生、发展起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长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众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称其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只要有一人领唱长调旋律,三五人以持续低音潮尔和声,就会产生庄严肃穆、声势浩大、辉煌壮阔的气势。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遗产,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分布区。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中蒙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足以显示出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拥有不可估量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多年来,两国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密切而有效的联合行动。

2006年5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搭载三十余首歌曲奔赴太空,其中一首就是蒙古族长调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长调是流淌在蒙古族人血液里的音乐。你可以不懂蒙古语,却无法不为蒙古族长调所动容,因为那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直接倾诉,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

(艾吉玛)

蒙古族呼麦:音乐界公认的天籁之音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一种喉音艺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可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又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从而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又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呼麦唱法是在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其发声方法、声音特色比较罕见,不同于举世闻名的蒙古族长调唱法,声乐专家形容这种唱法是“高如登苍穹之巅,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呼麦的产生和发展是蒙古族音乐发展进步的产物,在声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方面体现了质的飞跃,被音乐界誉为“天籁之音”。

呼麦演唱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声带发出的是低沉的基音,口腔发出的是高亮的泛音,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高音部的高音与口型有直接关系,口型扁,音就高;口型圆,音就低,低音部与高音部之间的距离有时可以达到六个八度音程,高音部的旋律有时类似口哨声或金属声。演唱时,演唱者首先放松声带,利用口腔内的空气振动声带产生共鸣发出基础低音,然后巧妙地调节舌尖的空隙,用一股气息冲击发出高泛音。用这种方法演唱,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人同时发出两种声音,即高音区的曲调和低音区的持续音,技术高超的呼麦演唱大师甚至可以用二声部来演唱徐缓的长调和急速的快板。

有关呼麦的产生,蒙古族人还流传着一个奇特的说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岔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由此产生了呼麦。呼麦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别丰富,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形象,保留着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从其音乐风格来说,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

古代蒙古族人作战前均须高声歌唱潮尔合唱,狩猎成功后也会尽情宣泄,狂热歌舞,在排山倒海般的潮尔声浪中,自然产生出缥缈的泛音效果。后来,蒙古族人试图将潮尔合唱艺术的基本要素巧妙地移植到一人身上,并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创造出这一奇特的声乐形式。

呼麦在内蒙古草原已濒临失传,挽救、发掘并发展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务之急,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华 兴)

猜你喜欢
长调蒙古族声部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马背长调
长调歌王
蒙古族长调在地方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策略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论蒙古族长调的地区性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