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自体植骨与钛网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短节段腰椎结核的疗效比较

2019-10-16 07:46王艇
颈腰痛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钛网髂骨植骨

王艇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成都 610400)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s)

注:*P<0.01vs术前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Cobb角的矫正及远期随访丢失情况 (∘)

注:*P<0.01vs术前

脊柱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侵犯椎体引起椎体塌陷、椎间盘破坏以及渐进性的脊柱畸形疾病,常由肺结核而继发[1-2]。对脊柱结核进行手术,涉及到病灶的修复清除骨缺损问题,如何选择骨缺损区修复材料是手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选取58 例短节段腰椎椎体结核患者,观察单纯自体植骨与钛网填充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0年4月~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58例短节段腰椎椎体结核患者,按ASIA分级评分:B级8例,C级11例,D级39例。58例中,26例患者行单纯自体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术(A组),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2-74岁,平均40岁,病灶同时侵犯2个腰椎23例,侵犯单个椎体3例。32例患者行钛网填充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术(B组),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0-76岁,平均43岁;病灶同时侵犯2个椎体27例,侵犯单个椎体5例。

1.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实施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平卧或斜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经腹膜后腰椎前外侧入路,充分暴露病灶。在C臂机透视下,对于椎弓根准确定位,将椎弓根螺钉置入双侧椎弓根,将病灶区的脓液、坏死组织、干酪样物质、死骨以及坏死的椎间盘清除,利用骨刀和刮骨匙对腔隙病灶彻底清除,直至有新鲜血液渗出。所有病例均探查病变椎体平面椎管,充分解除脊髓压迫。纱布擦拭脓肿腔壁,生理盐水反复冲洗。A组:撑开上下位椎体,尽量矫正后凸畸形,取同侧髂骨进行植骨;B组:髂骨剪碎填充进钛网进行植骨。适当加压后固定连接钉棒,局部放置抗结核药物。切口内留置橡胶引流管。

1.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给予抗结核治疗,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应用适当脱水和营养神经等治疗。术后绝对卧床6周时间,抗结核期间注意服用护肝药物保护肝功能,定期复查血沉、肝肾功能。

1.4 疗效评价

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内固定、植骨融合及结核康复情况;采用腰椎JOA评分(29分法)和VAS 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和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比较末次随访时Cobb 角丢失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以(x±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和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Cobb角均获显著改善(P<0.05),但末次随访均有轻度丢失;组间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随访期间,A组2例复发,再次手术后6个月治愈,其他患者均得以骨性融合。B组中,钛网轻度下沉5例,但移位并不显著,同时未见内固定松动、脱出或断裂等问题。

3 讨论

脊柱结核一般采用抗结核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单纯药物治疗存在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复发率高,易产生耐药等问题,有时甚至会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加重等表现[3]。因此,一般提倡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手术能够做到病灶的彻底清除,有效解除脊髓神经压迫,避免脊柱骨质被破坏而引发畸形问题,也可切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病灶彻底清除后,会出现骨缺损,严重影响脊柱稳定性。因此,植骨融合对结核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的修复、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具有重要意义。自体髂骨的骨传导性、成骨性等良好,是结核植骨的理想材料[4]。根据文献报道,髂骨块植骨的融合率可以达到95%以上[5]。但单纯植骨易导致植骨块移动、折断甚至吸收[6]。而钛网具有圆桶状形态,边缘部位存在锯齿同椎体进行联系,一方面可以将支撑作用有效增强,另一方面可以在植入后禁止出现滑脱以及移位等不良问题[7]。相较于单纯髂骨植骨,加用钛网支撑可以最大程度地填充椎体缺损部位,提供更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松质骨的快速生长,促进植骨融合[8]。但在随访中,使用钛网填充植骨的5例患者出现了钛网下沉,作者认为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例如,患者骨质疏松,术中钛网与终板接触面积过小,术后患者出现了繁多的活动、导致结核破坏终板等,均可引起钛网下沉情况。但是,因钛网植骨术中明显提升了椎间高度以及椎间孔高度,故术后即使出现钛网下沉,亦不会对椎间孔面积产生明显影响,未出现有关临床症状。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引流量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均获显著改善,Cobb角获良好纠正、植骨融合较好,但是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P<0.05),提示单纯植骨的植入过程更加方便。

总之,对于侵及1-2节段腰椎的短节段脊柱结核,无论单纯自体植骨还是钛网填充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脊髓神经压迫均可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脊髓的稳定性得以重建。但在钛网植骨时,如何克服术后钛网下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钛网髂骨植骨
保留钛网清创并皮瓣转移修复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的治疗体会
颅骨修补术后钛网裸露感染的处理及治疗体会
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
头皮皮瓣结合自体肋骨修复颅骨缺损术后钛网外露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腰椎附件结构性骨块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犬髂骨体骨折内固定51例
颈椎术后钛网沉陷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