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0-18 06:58刘合芬
系统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阻塞性护理人员研究组

刘合芬

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山东滕州 277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呼吸困难、影响患者劳动生活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该院所采取的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这种模式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延长存活时间[1]。对于2017年1—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采取为期4个月的观察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接收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均为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能够理解并配合该院的此次工作。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 45~78 岁,平均年龄为(65.4±1.2)岁。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 例,年龄 45~77 岁,平均年龄为(63.8±1.0)岁,病程1~6 个月,平均病程(2.8±0.5)个月;对照组中男性 15例,女性 10 例,年龄 46~78 岁,平均年龄为(64.2±1.3)岁,1~6 个月,平均病程(2.8±0.3)个月。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该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IMB模型的特殊护理干预,详细内容如下:①建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有主管护士、科室护士长、护理人员以及主治医师,进行IMB护理知识培训,并接受和通过了医院的考核。科室护士长为该组的组长,负责监督指导所有成员工作,定期对每个成员的工作状态进行点评和总结。②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能够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嘱患者及家属要谨遵医嘱,不能胡乱服用其他的药物,也不能随意更改药物服用的剂量,同时,还要告诉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知识,告诉患者该疾病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哪些不良影响,采用宣传册的方式加深患者的理解。还可以为患者演示吸入装置的操作流程,可以让患者自己尝试操作,护理人员在旁进行指导,为患者发放具体的操作步骤图。 整个操作时间约为40 min。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电话随访的形式,了解患者的病情,解答患者的问题。其中随访时间为10 min,一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上分阶段评估研究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家庭情况[2]。其中健康教育:分发预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宣传册,对于文化程度低和接受能力差的患者进行耐心解说教育;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努力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于患者家属,叮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有益的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有关诉求;氧疗:主治医生向患者介绍氧疗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氧疗的特点和好处,使患者减少顾虑并积极接受治疗。氧疗标准为15 h/d,最好为18 h/d[3];饮食指导: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养成高蛋白、低糖分、少食盐、多蔬菜、适量脂肪的饮食习惯;音乐治疗:进行早晚一次的舒缓音乐疗法,每次音乐治疗维持在30 min左右。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干预6个月以后的两组护理状况进行评分,并评价护理效果。评分标准如下:长期坚持氧疗和呼吸锻炼为3分,间接进行氧疗和呼吸锻炼为2分,未接受氧疗和呼吸锻炼为1分;患者的治疗态度积极配合、乐观向上为3分,患者治疗态度一般、无排斥治疗为2分,患者治疗态度消极抵触为1分;对患者进行5 min的步行距离测量。测量距离≥500 m为3分,测量距离为200~500 m为2 m,测量距离<200 m为1分;患者积极参加娱乐休闲活动为3分,患者偶尔参加娱乐休闲活动为2分,患者没有参加娱乐休闲活动为1分;患者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我3分,患者日常生活需陪同照顾为2分,患者无法处理日常生活为1分;患者精神状况良好,生活态度积极为3分,患者精神状况一般,生活态度一般为2分,患者精神状况消极,生活态度消极为1分。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接受IMB模型护理干预模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氧疗、治疗态度、步行距离、社会活动、日常活动、精神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比较(±s)

组别 氧疗(分)治疗态度(分)步行距离(m)社会活动(分)对照组(n=25)研究组(n=25)t值P值1.5±0.4 1.9±0.7 16.635<0.05 1.2±0.8 2.2±0.4 14.056<0.05 167.5±0.9 198.6±1.2 17.045<0.05 1.1±0.5 2.4±0.6 16.423<0.05

3 讨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患者在此阶段的死亡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在此阶段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肺功能,增强了患者的活动能力,使患者的病情不再恶化,得到有效的控制,慢阻肺病的治疗时间长,并没有特效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容易使患者进入到急性加重期,这一问题需要医护人员共同面对和解决,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所以,在治疗中联合护理干预是治疗慢阻肺病必不可少的环节[4]。

由于患者不重视不及时治疗,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及其家庭带来不好的影响。极易使患者产生自卑、沮丧、绝望、忧郁的负面情绪,使患者不能享受正常的生活乐趣,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对此疾病护理是非常重要的[5]。IMB模型的护理干预能够从患者的治疗态度、身心健康、精神状况、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很好的调节和引导[6]。在该院的此次研究中可以明显地发现IMB模型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全面理性的认识疾病知识、调节家庭关系、培养良好的治疗心理并积极参加到社会活动中去。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多关心照顾患者并多与患者沟通可以极大地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更配合的接受治疗,从而增加稳定病情的可能[7]。护理模式的选取在治疗类似疾病时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也是治疗成功的一大关键性因素。此次研究中不难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得分和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取得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好,由此可见,正确有效的护理模式是必要而且关键的。而且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各类病症消失或得到显著改善,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以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

IMB模型的护理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护理方式,并具备整体化、个性化的优点,该护理模型是由注明学家Fisher于1992年在艾滋病高危行为预测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主要用于预测预防性健康行为,通过转变不良行为方式来预防疾病。因此,该研究采用IMB模型的护理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缓解了疾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避免了术后并发症和病发的现象出现。采用IMB模型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减少因疾病带给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治疗中达到舒适的状态。通过研究指出,采用IMB模型的护理模式能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更合理的治疗环境,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质量做了有效保障。通过该次研究表明,研究组采用IMB模型的护理后,患者在氧疗、治疗态度、步行距离、社会活动、日常活动、精神状况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且把两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研究组有明显的护理效果,为制定有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提供依据,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研究组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且病情稳定,能够享受社会生活,心态得到很大改变,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氧疗(1.5±0.4)分、治疗态度(1.2±0.8)分、步行距离(198.6±1.2)m、社会活动(1.1±0.5)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人员的科学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方式有着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目前具有优势而且非常合适的护理模式。能够对研究治疗肺部呼吸道疾病争取更长的治疗时间和更好的治疗效果。另外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6.0%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48,P<0.05),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这与李彤[8]研究中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符。总体来看,科学严谨、有针对性、服务到位和合理护理模式是给患者带来更好治疗体验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服务后其生活质量将获得显著改善,且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患者,能够很好的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行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阻塞性护理人员研究组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