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肾上腺静脉采血的应用分析

2019-10-18 06:57刘爱云肖纯新
系统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醛固酮双侧皮质醇

刘爱云,肖纯新

东阿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山东聊城 25220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由多种因素引发,这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的内分泌疾病,可引起血容量扩张等多种症状[1]。靶向醛固酮主要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引起超过10%的高血压原因,对不同的原醛亚型有不同的靶向高血压治疗手段及临床意义。目前临床肾上腺CT是临床常用筛查手段,AVS作为确诊原醛亚型的金标准临床少有开展。该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明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肾上腺静脉采血的应用价值,并回顾性分析了该院在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病历资料,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病历资料,部分患者在病程过程中可见低血钾症,高醛固酮以低肾素症状,CT检查可见肾上腺增生或结节或未见形态学异常,包括22例腺瘤或单侧增生患者和38例双侧增生患者。所有患者均在该院进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测、影像学检查和血生化检查。单侧组有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 47~74 岁,平均年龄(61.2±1.3)岁;双侧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0.6±1.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该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诊断标准;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该次研究,此次研究具备实施条件。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患有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排除依从性较低的患者。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测,检查前,停止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停药时间在4周以上。于数字减影指导下给预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检查前,让患者保持平卧位6 h以上,而后平卧推入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室,经右侧股静脉穿刺sedinger,留置5F导管鞘,应用导丝插管将cobra导管插入下腔静脉,将少量造影剂注入两侧肾上腺静脉内证实,取血进行皮质醇和醛固酮检测。所有患者均采取外周静脉血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查,使用64排螺旋CT机进行影像学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腺瘤或单侧增生患者和双侧增生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和一般指标、RASS指标,主要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血钾、尿钾、醛固酮以及肾素。比较两组患者的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测结果,包括醛固酮、皮质醇、外周血皮质醇以及醛固酮/皮质醇。

1.4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均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分析

单侧组患者收缩压为(173.4±13.7)mmHg,舒张压为(118.4±11.8)mmHg,血钾(2.8±0.6)mmol/L,尿钾为(49.5±14.2)mmol/L,醛固酮为(31.2±17.4)ng/L,肾素为(0.77±0.32)ng/L,其中,收缩压、舒张压、尿钾、醛酮水平较双侧增生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的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测结果分析

双侧组患者醛固酮为 (315.5±52.6),皮质醇为(117.3±16.3),外围皮质醇为(4.5±1.3),醛固酮与皮质醇比为(1.9±0.4),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比较(±s)

组别单侧组(n=22)双侧组(n=38)t值P值收缩压(mmHg)173.4±13.7 169.8±28.6 0.553 3>0.05舒张压(mmHg) 血钾(mmol/L) 尿钾(mmol/L)118.4±11.8 110.6±21.8 1.548 4>0.05 2.8±0.6 3.1±1.3 1.018 7>0.05 49.5±14.2 45.2±17.8 0.967 7>0.05醛固酮(ng/L) 肾素(ng/L)31.2±17.4 28.5±15.9 0.612 3>0.05 0.77±0.32 0.97±0.62 1.405 1>0.05

表2 两组患者的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测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 醛固酮 皮质醇 外围血皮质醇 醛固酮与皮质醇比双侧组(n=38)单侧组(n=22)t值P值315.5±52.6 289.6±15.7 2.839 8<0.05 117.3±16.3 101.8±11.4 4.323 2<0.05 4.5±1.3 4.0±0.2 2.337 7<0.05 1.9±0.4 2.2±0.2 3.876 5<0.05

3 讨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检查和诊断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这不仅拖慢了诊断结果,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6]。

从该次研究的数据结果来看:腺瘤或单侧增生患者组患者收缩压为 (173.4±13.7)mmHg,舒张压为(118.4±11.8)mmHg,血 钾 (2.8±0.6)mmol/L,尿 钾 为(49.5±14.2)mmol/L,醛固酮为(31.2±17.4)ng/L,肾素为(0.77±0.32)ng/L,其中,收缩压、舒张压、尿钾、醛固酮水平较双侧增生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数据结果说明:常规的血生化检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型诊断中并不具备特异性的指标,其检出率较低,临床确诊价值小[7]。

有研究指出,CT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敏感性仅为76%,特异性仅为76%,而准确率仅为69%。分析其原因在于:CT检查的分辨率较低,难以发现细小的腺瘤,此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无功能瘤发病率比较高,这也导致了CT检查准确率的降低。因此,CT也不十分适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型诊断[8-9]。

从结果2.2来看:双侧增生组患者醛固酮为(315.5±52.6),皮质醇为(117.3±16.3),外周血皮质醇为(4.5±1.3),醛固酮与皮质醇比为(1.9±0.4),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数据结果表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采用肾上腺静脉采血检验存在多项特异性指标,在单侧肾上腺增生与双侧肾上腺增生的鉴别中有重要作用,一般指标及肾上腺CT检查与AVS符合率欠佳。那么,可以认定,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可以通过肾上腺静脉采血进行肾上腺优势醛固酮测定及明确原发性醛固酮亚型鉴别。李洪运等[10]在其研究中也指出“腺瘤或双侧增生患者醛固酮为(321.5±45.7),皮质醇为(125.3±17.4),外周血皮质醇为(4.7±1.2),醛固酮与皮质醇比为(1.7±0.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研究与该次研究所论证的观点一致,仅存在较小的数据差异,可能与患者个体差异相关。

综上所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一般指标及肾上腺CT临床检出率有限,特别是在单侧肾上腺增生和双侧肾上腺增生中优势醛固酮测定与肾上腺CT一致率差,导致靶向醛固酮治疗偏差。肾上腺静脉采血可弥补误差、明确原醛患者优势醛固酮测定,AVS确诊PA亚型可真正实现精准靶向醛固酮治疗。肾上腺静脉取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醛固酮双侧皮质醇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拿起手机扫一扫,就知道你压力大不大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AAV9-Jumonji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