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刷匠》教学设计

2019-10-21 06:45崔媛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
关键词:风琴乐句意图

崔媛媛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粉刷匠》。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会粉刷匠劳动时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要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3、通过创编动作、表演唱和吹奏口风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二、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粉刷匠》,体会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

1、用身体语言为歌曲伴奏,表现2拍子的强弱规律。

2、发挥想象创编动作理解歌词、会用口风琴吹奏曲谱。

四、教学准备

手风琴、口风琴、多媒体课件,木鱼、三角铁、刷子、报纸帽子

五、课型

唱歌课

六、教法、学法

讲授法、模唱法、练习法、小组合作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2分钟)

1、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拍手摆头)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1=C    2/4

1 2  3 4 ︱ 5 - ︱ 1 5 ︱ 1 5 ︱5 4 3 2 ︱ 1 - ‖

(师) 同学们   好(生)你好,你好,崔老师你  好。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课堂常规养成习惯非常重要,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听音乐感知节奏的习惯,要用音乐的方式问好。)

(二)导入:(2-3分钟)

1、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看谁最聪明?

ppt图片: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打身体的一部分,学生猜谜) 你真聪明!

2、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师: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这双手可以学着做很多很多事情。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一六班的小朋友用手做什么? ppt图片(洗衣服、擦玻璃、扫地、写字、吹口风琴等等)  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猜谜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将学生做家务和学习的制成图片,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唱歌曲:

1、聆听与感受(2-3分钟)

请听老师(头带报纸帽,一手提水桶,一手拿刷子)唱歌,说一说老师这个粉刷匠劳动时心情怎样?你听到了粉刷匠在做什么?

出示课件歌曲《粉刷匠》

2按节奏朗读歌词(5-6分钟)

(1)老师按节奏范念歌詞(用木鱼伴奏) (强调“我”“粉”“刷”“哎”)

同学们老师朗读的怎么样?……对了,一定要把粉刷匠的自豪感和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读出来哦!

(2)生一起按节奏拍手拍腿、朗读歌词。

(3)请你模仿粉刷匠动作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先从歌曲的情绪和节奏入手,让学生以读歌词的形式体验情绪,再加入节拍练习,让学生感知2拍子强弱关系,最后根据歌词创编动作从而达到记忆歌词的目的)

3、学唱旋律(5-8分钟)

(1)师示范用“la”唱旋律,出示歌曲歌曲,要求学生仔细听,歌曲一共有几句?

(四行曲谱四个乐句)

(2)生跟师用“la”唱旋律第一句,请你找一找,歌谱中那几句和第一乐句相似?

学生仔细观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第一乐句与第二句前三小节相同,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歌曲每一乐句的第三小节相同)

(3)师生接龙唱歌谱,并在每一乐句末尾做柯尔文D0和Sol。

如,师:53  53 53 1 24 32  生:5

(4)学生跟着手风琴伴奏,完整地唱歌曲《粉刷匠》(强调音准)

(5)生跟音乐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给歌曲分乐句,找到歌谱的规律,借助柯尔文手势掌握音高,由浅入深分层进行有效教学)

(四)歌曲拓展

1、表演歌曲(5-6分钟)

(1)学生分组唱,评一评,看哪组唱得最棒,怎样唱才好听

(2)学生再次跟着伴奏音乐加上科尔文手势有感情地演唱

(3)老师拉手风琴,选4位同学拿三角铁木鱼伴奏,将分表演组、唱歌组,并轮换进行合作表演唱。

(设计意图:歌表演环节老师要关注到班里的每一位孩子,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同时要培养孩子对音乐感受后评价的能力)

2、口风琴吹奏《粉刷匠》(6-8分钟)

(1)出示歌谱,老师示范口风琴吹奏,学生聆听。

(2)视唱曲谱,并在口风琴键盘上,集体边唱谱边徒手练习第一乐句

(3)学生集体练习吹奏第一乐句,教师观察进行个别指导,注意气息的控制与手型。

(设计意图:口风琴教学环节,老师要从掌握气息和演奏手型最基础讲起,徒手练习和集体吹奏是避免课堂过于吵闹的高效学习方法。)

3、全体学生跟音乐边表演边演唱歌曲《粉刷匠》。

(五)课堂小结(3-5分钟)

同学们,你从粉刷匠身上发现了什么值得学习的优点?

学生回答(小粉刷匠在劳动过程中不怕脏,不怕累,热爱劳动等)

教师总结,让我们懂得了劳动能够创造美,老师希望你们的双手,通过学习都变成一双双灵巧的手,将来把这个世界装扮地更加美丽!最后让我们以欢乐的歌声结束这堂课吧!(师生共唱《粉刷匠》)那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分析与反思

一、课题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1、《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歌,通过由五个唱名(do、re、mi、fa、sol)组成的短小严整的一段体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粉刷匠劳动时喜悦心情以及忘我劳动的精神。

2、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学中要体现"劳动最光荣"这一人文主题思想,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外国歌曲中劳动类歌曲的情趣。通过唱歌、表演和即兴创编,体验外国民族音乐风格,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在本科教学设计中,我选用谜语式趣味导入,将孩子们日常生活作为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吹奏口风琴,加强音乐技能的学习。

二、教学反思(结合相关教学理论反思教学)

导入环节预设不够,猜谜环节出现学生不认识的生僻字。道具帽子、刷子和筒子运用不当,应放在歌曲表演环节。整堂课没有板书课题、调号及拍号。口风琴吹奏谱例未标指法,导致学生吹奏错误。

在了解学生和熟悉学生学情方面,要多和学生多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知己知彼,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努力钻研音乐教学运用的学习,以便进行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风琴乐句意图
学生的弱点,教学的难点
我喜欢的口风琴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口风琴带来快乐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井口的红飘带
不打自招
风琴的前世今生
不打自招
浅析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与呼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