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策略探析

2019-10-21 06:45赵丹一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幼儿教育

赵丹一

摘  要:语言交流是每个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同时也能够促进幼儿园课程的顺利开展。将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中,能为幼儿的学习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提升幼儿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以期能够为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在幼教课堂中应用游戏最大的意义是可以激发幼儿潜在的兴趣和能力。如何更好地在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使得游戏活动起到启发指导的积极作用,并能满足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是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探索、实践,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在游戏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让幼儿之间的关系相处得更加融洽。最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使得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是:首先是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游戏是幼儿日常活动的主要形式,并且是幼儿最好的学习课堂,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能有效的实现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从而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游戏活动,有效的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其次是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时可给幼儿进行大量的留白,让幼儿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创新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尝试各种新鲜的玩法,从而在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保证游戏的难易程度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之一是保证游戏的难易程度。在应用游戏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游戏的难易程度,从而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使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段来为幼儿设计不同难度的游戏,还需要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由简到难的增加游戏难度,从而有效的实现对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对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可组织一些简单的认知类游戏,增加幼儿对各种物体的了解,然后再引导幼儿学会利用这些物体进行一些稍有难度的游戏活动。对中班的幼儿可以设计以开发智力为主的游戏,注重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帮助幼儿逐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技能。对大班的幼儿则可以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加强幼儿合作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二)将非游戏活动变成游戏活动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之二是将非游戏活动变成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参与教学活动,这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活动方式,可以提高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其次,运用角色扮演或故事情节假想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内容串联起来。这些假想情节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第三,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他们积累经验,使学习成果更加扎实。另外,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使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具有游戏性,提高幼儿参与度。

(三)重视幼儿注意力、观察力的培养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之三是重视幼儿注意力、观察力的培养。幼儿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期,幼儿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注意力、观察力及反应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经常引导,注重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幼儿的这些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此外,教师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地集中注意力。

(四)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之四是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幼儿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来提升幼儿的语言教育质量。幼儿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对于知识的理解力水平还不够高,这就需要幼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既能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门槛,也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以游戏为载体进行幼儿语言能力训练也颇有成效,如唱儿歌、背古诗、讲童话故事等都是较好的训练方式。

(五)将数学知识与课程游戏进行融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之五是將数学知识与课程游戏进行融合,提升幼儿的综素养。幼儿教师除引导幼儿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之外,还需要为幼儿开展简单的运算教学工作。由于运算本身比较枯燥,并且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智力水平正处在发育阶段,所以幼儿参与运算教学的积极性不足。因此,教师可以在运算教学中将游戏巧妙地融入其中,进一步提升幼儿参与的兴趣。通常情况下,幼儿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类型的游戏活动:数学教学中的智力小测验、情节类游戏及感官类游戏等。例如,在开展5以内的数量认知课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水果联欢会”的游戏方式来引入新课程。首先,教师让学生每人从家中带来一样水果,并且将这些水果5个5个排在一起,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水果进行观察计数,以提升幼儿计数等方面的能力。在水果联欢游戏活动中,由于幼儿拿来的都是自己喜欢熟悉的食物,所以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很高,很轻松地就掌握了5以内的数量知识,这对于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对幼儿的日常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幼儿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幼儿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7-18.

[2]马丽兰.户外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2):157+164.

[3]刘俊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216-217.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幼儿教育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