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推进,让生本阅读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019-10-23 02:24王丰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自然段交流课文

王丰

在生本阅读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中,我校语文教师将前置性作业与课堂反馈交流有机结合,按照“推—谈—编—荐—做”的流程,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内涵的关键之处深入探究,让阅读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一、关注字词学习,推难字难词

在学生课前学习,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基础上,课堂交流时首先关注学生字词把握的情况。交流时重点关注难点字词。让每个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以下三类字词:(1)我发现的最难写的字词。(2)我发现的最难读的字词。(3)我发现的最难理解的字词。在交流的基础上,再让每个小组在全班针对难字难词进行交流。对于各组出现的共同的难字难词,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练习,要给足时间让学生练读、练说、练写,让字词的音形义在课堂上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从而实现“抓难而练,以练解难”的学习思路。

案例1:《古对今》教学片段

师:现在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结合前置性作业第一题内容交流难读、难认、难写的字。各组交流完后,把难读、难认、难写的字写在黑板上。

师:刚才各组推出的难读的字有“晨、莺”,难认的字有“晨、严、霞”,难写的字有“古、香、李”。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难读的字?

生:晨,晨,早晨的“晨”。

师:你们觉得“晨”为什么容易读错?

生:“晨”是前鼻音,容易读成后鼻音。

师:还有一个字,谁来领读?

生:整体认读音节“莺、莺、莺”。

师:这个字又为什么容易读错呢?

生:“莺”是后鼻音,容易读成前鼻音。

师:谁有好办法,给大家教教难认的字呢?

生:“晨”的上面是个“日”,下面是“辰”。

师:太阳出来,隐没了星辰的光芒,就是晨。大家记一记。还有谁愿意当小老师?

生:“严”字上面是“亚”,下面是一撇。

师:这个小老师表现不错,有没有更好的小老师?

生:“霞”的上面是个雨字头,下面是“假”。

师:上面是雨字头不错,但下面不是“假”。跟“假”比起来,它有什么不同?

生:少了一个单立人。

师:老师现在把难写的字写在田字格里,认真观察,写的时候注意什么?

生:“古”的一横稍稍偏离横中线,一竖稍稍倾斜。

师:还有呢,有没有发现更重要的地方?

生:上面的“十”字宽,下面的“口”比“十”窄一些。

(师在黑板上写出“李、香”)

师: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上下结构。

生:“古”和“香”都是上宽下窄。

师:那“李”和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李”上面的“木”窄,下面“子”的一横比“木”的一横略长。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真会思考。同样是上下结构的字,写法也是完全不同的。下面请大家练写这三個生字。

(生练写生字,师相机指导。)

二、关注整体阅读,谈阅读感受

难字难词学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整体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文本,并适当联想,谈自己阅读课文后最深刻、最独特的感受。这些印象和感受可以从文本的思想意蕴价值方面谈,也可以从文本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方面谈,还可从经典句段、关键问题的深刻理解方面来谈。谈的时候,先是小组交流谈,然后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每个学生只谈自己印象最深、最独特的感受。围绕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引导听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评价,进行思维的多向碰撞。

案例2:《寓言二则》教学片段

师:刚才,各小组结合前置性作业的第二题在组内交流了从《亡羊补牢》中读懂的内容。下面各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生:我们组读懂了一个人丢了羊以后不听别人劝告,后来改正了错误就再没丢羊,所以有了错误就要改正。

师:你总结得非常清楚,那你们是从故事的哪里读懂的?

生:我们是从课文的第5自然段读懂的。因为他很后悔,不该拒绝邻居的劝告。他想,现在修还不晚,就赶快堵上了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师:了不起,能抓住故事中的重点段落理解寓言故事所讲的道理,非常棒!这就叫知错就改。还有谁来说说读懂的内容?

生:我们组读懂了人要听他人给的意见,不能固执,要听他人的劝说,要接受他人的好心。

师:你们又是从哪里读懂的?

生:我们也是从课文的第5自然段中读懂的。

师:你也是个会抓重点段落学习的孩子。请问其他同学,你们是从哪里读懂的?

生:第5自然段。

生:我也是从第5自然段读懂的。

师:非常好!那么,你关注了第5自然段中的哪个词呢?

生:我关注的是“后悔”。

师:为什么?你从“后悔”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后悔”中读出了这个人知道自己做错了,不应该不听街坊的劝告,所以我关注了“后悔”,明白了做错了事情就要改正。

师:你是个非常会捕捉关键词的孩子。还有关注其他词语的吗?也来说说。

生:我关注的是“结结实实”这个词,因为我从这个词中知道了这个人最终改正了错误,修好了羊圈,他的羊就再也没有丢过,说明改正了错误还是好样的。

师:对,当我们犯了错误时,如果能知错就改,一定为时不晚。同学们抓住一篇课文的关键段落、关键词语就读懂了课文。那大家只关注了这个段落吗?有关注其他地方的吗?

生:我还关注了“亡羊补牢”这个题目。

师:你关注了题目中的哪个字?

生:我关注了“亡”字,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丢失。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用查字典的方法知道的。

师:对,在学习中勤动手翻看字典就会解决很多你不懂的字词。还有关注这个字的吗?

生:我也关注了这个字。“亡”就是丢失的意思,但我不是用查字典的方法,而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的。

师:真不错,关注了课文旁边泡泡提示的学习方法。在没有字典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去解决。

生:第三句中的“牢”是指监狱。

师:同学们昨晚的自学非常棒。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类似“亡羊补牢”这样的人或事呢?

生:我遇到过。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商场,碰到一个人洒了一杯水,我们提醒他让他拖干净,可他不听,反而又去盛了一杯,结果在他洒了水的地方摔倒了。

师:对呀!这个人要是早听劝告就不会摔倒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和事,大家在课下还可以再交流。

三、关注质疑问难,编课后习题

在交流阅读感受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结合单元及学段训练目标,编一道有价值的练习题。题目的内容可以涉及字词句篇的理解,也可以涉及文法修逻的内容, 还可以呈现自己的困惑疑虑。题目形式可以是选择填空、连线、判断、选择、简答、练笔等。围绕学生编出的练习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挑出最有价值的题目进行现场交流解答。通过解答,除了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编题者的出题意图及题目的价值。

案例3:《寓言二则》教学片段

师:昨晚你学完课文后编了什么题?

生:我编的是“看拼音,写词语”。(出示)

kū  long  hòu  huǐ   pán chán  quàn gào

(        ) (          )   (         )  (          )

生:我编的是连线题。(出示)

结实的         马车

漂亮的         街坊

好心的         羊圈

生:我编的是先挑选出词语中的错别字,然后改正。大家看,这是我编的题。(出示)

亡羊补劳(  )   狠(  )狗   寓言两侧(  )

师:你为什么要编这个题呀?

生:我觉得有些同学会将同音字或形近字

搞混,所以就编了这道题。

师:你很会思考。

生:我编的是改写句子的题。(出示)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把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

师:你为什么要编这种题?

生:因为考试的时候经常考这种题,所以我就编了它。

四、关注延伸阅读,荐阅读材料

在围绕自编习题解答交流的基础上,结合课前学生搜集的阅读材料,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向小组和全班推荐他们自己查找到的延伸阅读的材料。这些材料要和所学课文有一定的关联(如主题的关联、内容的关联、写法的关联、体裁的关联、作者的关联等),篇幅长短可不做硬性要求,可以是成篇的文章,也可以是一个片段,还可以是一条名言警句。推荐时要引导学生简要说一说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和推荐的原因。推荐后,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与评价。这样,通过推荐,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达到以一篇带多篇进行群文阅读的目的。

案例4:《古对今》教学片段

师:现在结合前置性作业第4题内容,谁

读过有趣的对子推荐给大家呢?

生:我推荐“桃红对柳绿,山青对水秀”。

生:我推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生:我推荐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中天。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师:老师给你们推荐两本书,上面有很多有趣的对子。一本叫《笠翁对韵》,一本叫《声律启蒙》。现在把首卷展示给大家。(出示)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师:下面请大家从别人推荐的对子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对子读一读。

(生自由读)

五、關注整理反思,做学习小结

“推—谈—编—荐”四个学习过程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整篇文章的学习情况,做好学习的整理与小结工作。小结时重点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比如获得的新知识、新启示,掌握了哪些新方法、新策略,提出了哪些新问题、新思考,阅读了哪些新文章、新句段。结合小结,还可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比如写出文章的结构脉络图,摘抄文章的精彩词句,记录学习的深刻感受。这样一来,通过整理小结,可达到强化巩固学习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一课一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案例5:《生命   生命》教学片段

师:按照“五步阅读”的方法,我们已经完成了“推—谈—编—荐”四个学习过程,下面请大家回顾一下整节课的过程,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下小结。

生: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阅读时对话的方向可以很多。可以和老师对话,可以和同伴对话,可以和文章的作者对话,可以和文中的角色对话,还可以和教材编者对话。

师:是啊,阅读就是对话的过程,通过这样多元的对话,文字的丰富内涵才会让我们铭记心间。

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不论我们面对怎样的环境,都应该“顽强、执着、有价值地活着”。我特别喜欢老师根据我们的发言编写的这首诗。我把它抄在了书上,我想再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飞蛾求生,脆弱中顽强地活着。

面对别人的捉拿,它跃动得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瓜苗抗争,偶然中执着地活着。

面对坚硬的砖块,它抗争得那样倔强!那样不屈!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杏林子心脏跳动,绝境中有价值地活着。

面对短暂的生命,她脉动得那样平静!那样乐观!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善待生活,人生中有追求地活着。

面对曲折的道路,我们应相信自我,坦然地前行。

师:“顽强、执着、有价值地活着”,这应该成为每个人所向往的生命状态,这种状态暗含着一种自信、积极的正能量。同学们,面对困难,我们要树立阳光自信、快乐前行的健康心态。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自然段交流课文
如此交流,太暖!
秋天
交流平台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交流平台
美丽的秋天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