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国情怀中聚焦立德树人,在四层四翼中凸显核心素养
——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全景透析与2020年备考策略

2019-11-07 09:57河南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5期
关键词:韧性色彩

河南

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一览表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19年9套高考作文试题,试题类型以材料作文为主。同时,试题材料又取材广泛,可谓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从而使9套作文试题整体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既全面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改革理念,充分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又综合考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核心素养,全面落实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

一、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全景透析

(一)全面落实新高考核心功能,即在家国情怀中聚焦立德树人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对考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领,主要集中在关注时代发展、树立家国情怀意识上,以期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有“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表现如下:

1.肩负时代使命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2019年全国卷Ⅱ“青年接棒,强国有我”向考生展现了从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到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特定历史时空,启示考生要了解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要深刻感受中国青年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重要意义,意在引导考生肩负时代责任,以参与者的身份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做出贡献。

2019年天津卷“爱国本分,甘做浪花”以三句名言引导考生体悟爱国主义精神,深入思考个人与国家、民族、人类的关系,感受责任意识、理想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北京卷“2019的色彩”引导考生在时代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将自身的成长节点置于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而激发考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

2.增强文化自信

2019年上海卷“寻找中国味”以音乐为引子,意在引导考生通过多方的比较和鉴别,思考如何认识我们自己,找到属于我们的“中国味”,从而在这个比较鉴别、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份饱满的文化自信。

2019年北京卷“文明的韧性”要求考生“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对“文明的韧性”的思考,因此考生在对“韧性”的思考中,能够充分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等文化精髓,从而在思考中增强文化自信。

3.培育健全人格

2019年全国卷Ⅰ“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对劳动的一些偏差认识、错误态度进行对比,引导考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考生自觉弘扬劳动精神,能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最终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浪潮中去。

2019年全国卷Ⅲ“最后一课,师生话别”,以漫画为载体,通过班级这个小“家”的代入,让考生感受师生情谊,触发强烈共鸣,从而引导考生感悟师德师恩。2019年全国汉语卷“奥运班会,众说奥运”,小齐提出奥林匹克运动口号“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及自己的做法,足见其在为祖国荣誉而战的同时也要有乐观面对得与失的健全人格。

总之,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在落实新高考核心功能的基础上,聚焦“立德树人”。大多试题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背景,精选有关素材,引导考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敢于承担时代使命,关注自我成长与社会、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考生的家国情怀,呈现出“在家国情怀中聚焦立德树人”的显著特点。

(二)全面落实新高考评价体系,即在四层四翼中凸显核心素养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在命题形式上,以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目标,以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通过科学设计试题,综合考查考生的核心素养。

1.回答了新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在四层中凸显核心素养)

(1)必备知识。对全国卷Ⅰ“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与“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等关键词的理解,对北京卷“文明的韧性”写作要求中“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对“文明的韧性”的思考,对全国卷Ⅱ“青年接棒,强国有我”中五个事件节点的把握,对全国汉语卷“奥运班会,众说奥运”中的奥运精神的理解等,这些考题都要求考生在写作前必须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

(2)关键能力。全国卷Ⅰ“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与全国卷Ⅱ“青年接棒,强国有我”要求考生写演讲稿、观后感、慰问信等,充分考查了考生逻辑说理的能力;北京卷“文明的韧性”与“2019的色彩”要求考生以“文明”与“色彩”为核心概念由点及面、由实到虚、由古至今地展开联想,充分考查了考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上海卷“异域音调,中国有味”与江苏卷“物各有性,共存相生”,充分考查了考生哲理思辨的能力。这些考题都要求考生在行文过程中充分展现其认识事物的关键能力。

(3)学科素养。浙江卷“倾听读者,坚持自我”,将自己比作“作家”,将自己的生活比作一部“作品”,将他人比作“读者”,充分考查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上海卷“异域音调,中国有味”与北京卷“文明的韧性”,要求考生思辨并多角度写作,充分考查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全国卷Ⅰ“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与全国卷Ⅱ“青年接棒,强国有我”,要求考生发扬传统美德,弘扬革命精神,充分考查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江苏卷“物各有性,共存相生”,引导考生思考和谐之美,充分考查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

(4)核心价值。全国卷Ⅰ“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弘扬劳动精神,倡导劳动实践,落实劳动育人理念;全国卷Ⅱ“青年接棒,强国有我”将“奋斗”的主线贯串于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全国汉语卷“奥运班会,众说奥运”崇尚奥运精神;天津卷“爱国本分,甘做浪花”推崇奉献精神。这些考题都在引领考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回答了新高考“怎么考”的问题(在四翼中凸显核心素养)

(1)基础性。纵观9套作文试题,试题材料的选取可谓贴近考生实际,全国卷Ⅱ“青年接棒,强国有我”来源于教材,全国卷Ⅲ“最后一课,师生话别”来源于学习生活,江苏卷“物各有性,共存相生”来源于生活经验。这些材料根植于现实生活,立足考生实际,考生自然有话可写。同时,在审题立意的方法上,考生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均可准确审题,如上海卷立意的关键词是“中国味”,天津卷立意的关键词是“爱国”,北京卷立意的关键词是“韧性”与“色彩”。由此可知,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打好基础。

(2)综合性。全国卷Ⅱ“青年接棒,强国有我”,先给出五个时间节点,然后展现写作任务,将演讲稿、慰问信、观后感等文体的写作综合在一道试题之中,既给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写作空间,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又提升了试题的综合性,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全国卷Ⅰ“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将对劳动的错误认识与演讲稿有机结合,也大大提升了试题的综合性。综合考查考生的能力,引导考生全面复习、综合发展。

(3)应用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定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写作则是其应用性的集中体现,全国卷Ⅰ与全国卷Ⅱ都明确规定考生必须采用演讲稿、书信、观后感及慰问信等特定的实用性文体来完成写作任务。这些文体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这种命题设计,有助于引导考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理解语文、应用语文,在应用语文中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4)创新性。全国卷Ⅰ与全国卷Ⅱ创设了具体的语境,让考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完成写作。同时,全国卷Ⅱ将多个写作任务融合在一道试题中,浙江卷对作家、作品、读者的巧妙设喻,上海卷对音乐的联想与升华,这些考题都使人耳目一新。

二、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展望与备考策略

命题展望1:继续聚焦立德树人

具体表现为: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引导考生树立家国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培养考生的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备考策略:将“家国情怀”作为重点内容来备考,引导考生关注时事新闻,阅读传统文化书籍。如关注《人民日报》《新闻周刊》等报纸,阅读《史记》《乡土中国》《杜甫传》等书籍。引导考生挖掘这些社会热点背后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思考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命题展望2:继续凸显核心素养

具体表现为:继续打击套作,鼓励考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教材,综合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备考策略:紧扣“四层”备考,注重“双基”训练。所谓“双基”就是考生的基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基本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综合近年来的命题趋势来看,各地试题均在着重考查考生的“双基”能力,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双基”能力:

①紧扣四大语文学科素养做系列化、读写一体化训练;②征订较为权威的作文辅导报刊,收集素材并掌握方法;③开展课前朗诵或演讲活动,提高学生实操能力;④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在这个过程中亦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命题展望3:继续创新命题形式

具体表现为:继续贯彻反押题的命题理念,避免套作,实现考生灵活备考。

备考策略:紧扣“四翼”备考,备考时不能仅围绕上一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做“复制训练”,而是要在上一年试题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做出合理调整。同时,对于一些热点试题类型,可以重点训练,如任务驱动型作文;但也要练习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题型,并对有可能出现的新题型大胆预测。

命题展望4:继续服务于选拔人才

高考试题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话可说,但最终呈现的文章质量如何却取决于学生思维品质水平的高低。

备考策略:紧扣“思维品质”备考,注重提升文章的内涵。具体操作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为纲,做系统化的思维训练,如:

①多让考生写时评文,培养考生的批判思维与联想思维;②引导考生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培养其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创新思维。

命题展望5:继续强化情境设置

如果说新高考之前的作文试题特征是让考生论述一个话题的话,那么实行新高考之后的作文试题特征则是让考生解决一个现实问题。所以在今后的命题中,试题所设置的情境会更贴近现实、更复杂,当然写作指令也会酌情增加,从而突出语文的工具性,有可能将更多的应用文体如书信、辩论词、演讲稿、自荐书、读后感等融入写作指令中。

备考策略:紧贴生活实际备考,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具体操作是引导考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主动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设置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紧扣这些情境与问题做一些实用类文体的写作训练,如介绍信、读后感、编者按、贺词、解说词等。

猜你喜欢
韧性色彩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稳住农业基本盘 增强发展“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中国玩具出口韧性强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春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