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教师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的认识

2019-11-11 12:25薛金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外语价值观

薛金梅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9)23-0036-01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意识形态有三个层面:认知(解释层面),价值(信仰层面),目标(策略层面)。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要防范各种有违意识形态工作的错误思潮。

二、高校教师要强化自身意识形态认知

高校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高校要为学生和老师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QQ等信息传播渠道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如果不加真伪的接受,年轻的大学生很容易被错误的舆论误导,教师要通过慕课,微课,微信等媒介,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掌握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观念和主张。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大量的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很多大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秉持不良价值观,诸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高校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育,更要向学生弘扬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是弘扬时代主旋律的自觉践行者,高校教师必须摒弃社会陋习,言传身教,将高尚道德和优秀人格等正能量传播给青年学生和社会。

三、高校外语教师在防控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具体举措

高校外语教师脚踩东西两条船,在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中,在讲授西方价值精华中,在带领青年学生学习探知西方文化时,更要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为此,高校外语教师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要有“三进”思想,即意识形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铸魂育人的道路上,时刻强化这种意识。高校外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养成,更要练就过硬的专业素质。教师要从专业和思想两方面,双管齐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合理利用时间,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此,在我的《英语阅读》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我会充分利用课前的五分钟,和同学们就《学习强国》平台里的英语慕课,一起交流分享。本学期,我和同学们,通过外研社Unipus学习平台和《学习强国》栏目下的中国高校外语联盟等学习媒介,学习了两门英文慕课《中国文化概览》和《东西文化交流》,每周线下学习一个半小时,课堂分享学习心得。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英语视听说技能提升了,更为重要的是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培养了跨文化意识,增加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课下,我会通过微信群,把自己读到的感人的英语文章分享给同学们阅读,通过阅读China Daily 里面的社会新闻(曾经我们师生一起读过的英语文章,如失去双臂的乡村教师蒋胜发,新中国首位女飞行员把毕生积蓄捐赠给家乡建图书馆的先进故事等,)同学们不但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扩展了英文词汇,而且被那些充满正能量的先进事例深深打动,这些事迹有助于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课堂的讨论中,还增进了师生的情感,学生愿意和你交流,信赖你,愿意接受你讲授的内容和思想上的引领。

四、总结

总之,高校外语教师可以通过在备课中,课堂讲授和课后学生自学等环节,选取先进事例供学生去听和读,线上线下和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让正面积极的例子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完成铸魂育人这一圣神使命,就要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引导。积极探索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融入所授课程,使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基金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科研项目“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创新团队(KCT1402)”的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外语价值观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