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医院妇产科管理中的作用体会

2019-11-25 01:37历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4期
关键词:细节管理医院管理妇产科

历明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进行医院妇产科管理期间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131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探究每组管理方案;比照组(65例):创建基础护理管理方案应用于护理管理;实验组(66例):创建细节管理方案应用于护理管理;对比妇产科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有效性评分、护理针对性评分以及护理个性化评分结果。结果 两组妇产科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实验组妇产科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5±3.52)分,护理细节评分为(91.59±3.53)分,护理有效性评分为(92.36±4.02)分,护理针对性评分为(90.49±2.22)分,护理个性化评分为(93.79±2.52)分,比照组妇产科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2.49±4.01)分,护理细节评分为(72.59±4.13)分,护理有效性评分为(71.99±4.25)分,护理针对性评分为(72.57±3.52)分,护理个性化评分为(73.66±2.98)分。最终发现,实验组妇产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有效性评分、护理针对性评分以及护理个性化评分均高于比照组(P<0.05)。结论 妇产科在接受护理管理期间,细节管理方案的创建与应用,对于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有效性评分、护理针对性评分以及护理个性化评分提升,发挥显著作用效果,有利于妇产科患者病情康复。

[关键词] 细节管理;医院管理;妇产科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c)-0039-03

对医院妇产科研究内容加以分析,主要集中于女性生殖期间呈现出的生理变化、女性所患生殖器官疾病以及具体疾病防治措施几方面[1]。在医疗技术逐渐发展的情形下,医院妇产科研究内容也呈现出逐渐增加,对于幼儿保健以及女性保健等系列内容均有效涵盖,除对孕产妇分娩接生任务加以负责之外,还需要对医护任务的顺利开展做出保证,伴随着妇产科研究内容的逐渐增加,对应的护理工作范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对此需要通过有效管理保证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2]。该次研究于2017年8月—2019年2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31例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创建细节管理方案应用于管理管理的可行性,以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做出保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31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探究每组管理方案;比照组(6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42岁,平均年龄为(32.49±1.79)岁;患者平均体质量为(62.03±1.79)kg。实验组(6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6~43岁,平均年龄为(32.55±1.82)岁;患者平均体质量为(62.09±1.82)kg。观察对比两组妇产科患者的年龄以及体质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比照组  妇产科患者在进行护理后,就护理人员的常规护理内容做好监督工作,就其系列工作项目是否依据医嘱以及相关规定执行予以了解以及监督[3]。

1.2.2 实验组  ①合理完成入院管理工作。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入院交接工作提出要求并且加以监督,要求妇产科患者在入院后,于交接方面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完成,就对应的医护人员对患者加以认真介绍,对其病历进行仔细阅读,以确保对于患者的检查情况以及治疗情况有所了解,并且于用药禁忌方面对患者进行调查,就患者信息的正确性加以仔细核对,合理完成病房的安排后,就医院大致布局对患者以及家屬进行对应告知[4]。

②合理做好操作管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期间,需要将个性化需求加以充分结合,合理完成护理方案以及护理流程的制定,并且将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明确划分,将护理人员岗位培训重视度显著提升,于纱布更换、患者翻身协助与静脉穿刺等系列流程加以认真规范。例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翻身协助期间,需要控制频率为1次/30 min或者1次/60 min,将患者原有卧床体位进行转变,对于间隙性减轻压力方式认真实施,此外,具体操作期间,需要轻柔缓慢进行,以防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摩擦,使得治疗效果受到对应影响[5]。

③合理做好观察管理工作。在病情观察以及体征观察等方面对护理人员提出对应要求,并且就其体征监测等方面做好管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将妇产科患者的病情观察管理力度充分强化,以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做出保证。如果患者需要实施手术治疗,则护理人员需要将术前系列指标监护力度显著强化,主要集中于体温、血氧饱和度、脉搏、呼吸与心率等方面。此外,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期间,需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充分结合,尤其患者在表现出妊娠晚期出血症状情况后,需要将患者的监测力度充分加强,如果患者呈现出胎盘前置以及胎盘早期剥离的现象,则需要立即通过诊治将患者的病症表现加以改善,手术后对于低流量吸氧的持续性加以保持,控制患者脉搏、血压与呼吸频率的检测频率为1次/1 h,控制体温检测频率为1次/4 h,以避免呈现出疾病快速恶化的现象[6]。

④合理做好沟通管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在开展妇产科护理工作期间,需要将主动服务以及主动沟通作为宗旨,在对患者进行解答以及病情了解期间,均需要热情进行,以确保实际问题可以切实解决,对于医务人员的关怀确保患者可以充分感受。此外,患者因为疾病的影响,内心处于脆弱敏感状态,对此要求护理人员需要端正自身工作态度有效,对于系列专业知识可以做到灵活运用,从而显著提升疾病认知水平,以对作息指导、用药指导与饮食指导的正确性做出保证。此外利用肌肉锻炼以及功能训练等方式,将患者机体康复速度有效加快[7]。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妇产科患者的妇产科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有效性评分、护理针对性评分以及护理个性化评分。

1.4  判断标准

通过采用自行研发问卷针对两组妇产科患者于护理满意度、护理细节、护理有效性、护理针对性以及护理个性化展开评定,分值均为0~100分,结果同所对应项目满意度具有正比关系。

1.5  统计方法

对于两组妇产科患者护理管理结果,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展开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妇产科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有效性评分、护理针对性评分以及护理个性化评分)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妇产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有效性评分、护理针对性评分以及护理个性化评分均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医院妇产科患者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呈现出工作环节多以及任务繁重的特点,从而表现出医患纠纷的概率相对较高。对此合理创建细节管理方案展开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对于医疗纠纷事件的出现可以充分避免,对于系列细节工作可以充分落实。具体在实施期间,对于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的树立可以做出保证,可以将患者责任心加以充分强化,能够将医护人员原有服务理念进行充分转变,从而对于安全舒适医疗环境的创建做出保证,最终通过患者提供最佳医疗服务对,促进机体康复[8]。

细节管理在具体应用期间,不但能够对医疗操作以及服务用语提出对应要求,而且对于日常护理期间服务态度的亲切能够充分体现,从而使得妇科护理工作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可以做出保证。

观察该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妇产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有效性评分、护理针对性评分以及护理个性化评分均高于比照组明显,充分证明创建细节管理方案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的价值。

综上所述,妇产科在接受护理管理期间,细节管理方案的创建与应用,对于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有效性评分、护理针对性评分以及护理个性化评分提升,发挥显著作用效果,最终充分促进妇产科患者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  郑冬娥,汤春仙,甘进英.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2):4605-4606.

[2]  张芬.试析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0):133-134.

[3]  林珮.完善流程管理对减少妇产科医疗缺陷效果的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4):49-50.

[4]  龚红梅.基层医院妇产科医院感染现状与有效管理的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5):187-188.

[5]  董洁.無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医院感染防控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2):1550-1551.

[6]  戴婵娟,包飞飞.基层医院妇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35-37.

[7]  王翠芸,安琳,赵岩,等.某医院妇产科临床路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军医,2017,60(1):94-95.

[8]  赵兴华,韩润林.妇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应用环节质量控制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1):2967-2968.

(收稿日期:2019-05-21)

猜你喜欢
细节管理医院管理妇产科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土建工程材料的细节管理探讨
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在职护理人员培训系统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浅析医疗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