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考议论文写作素材的运用

2019-11-27 12:51陈红松
名师在线 2019年30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议论文教师应

陈红松

(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江苏徐州 221000)

引 言

目前高中三大文体中,议论文的写作最为简单,因此不少学生在考试中选择议论文。然而议论文因为结构紧凑、格式限制,容易导致阅卷教师审美疲劳,因此议论文内容成为学生在考试中获取高分的关键[1]。然而如今高中生的作文素材积累几乎全部源于教师的教学,很少有学生能够完成课外作文素材的积累,能在考场中让教师给出高分的素材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将介绍几种高考议论文素材的积累运用,为高中生完成议论文写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注重课堂教材深入解读的素材运用

很多高中生认为自己的议论文缺少素材是导致自己议论文无法得到高分的关键因素。高中教材本身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故事与真实事迹,教师如果可以让学生立足课本,深入解析每篇课文,就能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在议论文写作中灵活运用素材。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桃花源记》为例,《桃花源记》这篇课文虽然描述了世外桃源的景象,却没有对桃花源记的主体进行统一的定义。教材大纲要求学生掌握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恶之情即可。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应先让学生把握硬性教学需求。当学生都能够掌握这层意境后,教师应从其他角度分析课文。例如,“其中往来种作”一句表现了井然有序的管理方式,可以用于反映秩序的重要性;“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说明古代人对儿童的称呼为黄发,学生在以后的议论文中运用这一词汇可以加强文章的可信度。教师举例完,可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完成对《桃花源记》的另类解读,并展示各自的独特观点。这样可以扩宽全班学生的文章阅读视角,让学生在独特的文章分析中丰富文章素材积累。通过不同的小组分析,学生能认识到不同的《桃花源记》,从而打开思路,为之后议论文写作奠定灵活的思路基础。当学生提出新奇的观点时,教师应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继续挖掘新奇观点的兴趣,让其不断揣摩文章,从而加深自身思维深度。当学生提出的观点偏离文章时,教师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将学生的思路与正确思路相对比,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正确的思维方式,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思维准确性[2]。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对课堂教材展开深入解读,缓解学生的阅读压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深度,帮助学生在之后的议论文写作中写出亮点。这是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案,教师应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继续探索。

二、注重课外阅读的素材运用

高中生应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在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后应注重课外阅读。然而很多高中生不能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地独立挑选合适的读物[3]。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把关,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

高中推荐读物《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虽然是散文文体,但文章引导高中生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从普通的现象中挖掘不一样的观点。学生大多喜欢散文阅读,因为散文的精神文化与高中生的懵懂心理相契合。这本读物中的很多故事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后,学生便能更精准地把握议论文的切入角度与写作方向。因此,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时,应推荐类似《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的作品,从而达到扩宽学生思考角度的目的。当学生独立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应为学生把关,当发现学生挑选的作品对作文素材积累运用没有帮助时,应及时提醒学生更换读物。此外,教师应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不可能靠平时的简单阅读便完成素材积累,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完成读书笔记,帮助学生认真归纳总结收获,使其站在议论文角度赏析文章中触动自己的情节,形成清晰的议论文写作思路。

由此可以看出,积累课外阅读的素材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在之后的议论文写作中,从多方面思考题目,找到与素材相关联的点,从而完成优秀的议论文。

三、注重日常生活的素材运用

很多学生在生活中缺乏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写议论文时平铺直叙,出现“流水账”现象,增加了教师议论文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从生活中挖掘足够的议论文素材,从而提升议论文写作水平。

例如,《庄子》中的名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教师在教学时应就此展开深化讲解,让学生看到,庄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鱼的游动就产生了一系列思维碰撞,完成了对事物的议论。这样的思维方式值得学生学习,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思考源泉,通过论述证明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回去的路上是否注意到路边小事,是否记得梨花开放的景象,是否心中有所感悟。通常情况下,学生对这些问题感到迷茫。接下来教师应细讲解自己的思路,逐渐深入,由身边的小事引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将其转化为议论文写作的素材。这样能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教师在此环节中可以以“是否应在回家路上小跑”作为议论话题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明白如何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趁热打铁,布置以生活小事为题的议论文写作,让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新颖观点。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后,应选取优秀作文在班内朗读,让学生体会议论文的思考切入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能展开交流,丰富议论文素材积累。

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议论文素材应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高中生的日常生活,还是高中课内外读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引导学生积累高中议论文素材的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议论文的思考方式。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议论文思维方式后,才能准确找到素材积累的切入点,完成对事物的议论分析。教师需要在此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开展深入探讨,让学生独立思考议论文写作的切入点,在写作中灵活运用素材,写出优秀的议论文。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议论文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解读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