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9 08:49王琳琳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摘要】教育教学的发展是丰富多彩、不断超越的,即使是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也应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艺术和音乐的魅力。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多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加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课堂的教学质量往往不高,无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将对体态律动引入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为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传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方式的缺陷,教师只是单纯完成教学任务,认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理解过于书面化的音乐知识,因此对教学任务缺乏重视,课程授课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小学生无法接收到有效的知识信息,反馈必然是贫乏的。为加强教师同学生之间良性沟通,增强音乐教学的效果,体态律动作为一种新奇的学习方式被引入。

一、体态律动同音乐教学中的相关性论证

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于较为生僻的音乐知识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教师忽视小学音乐授课的理由。音乐课堂不同于其他传统科目,音乐的本质在与情感的沟通和反馈,小学学生正处在丰富的情感接受时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机会,为建立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必须借助简单有效、易理解的方式,而体态律动作为一种节奏性、规律性的身体活动,恰好契合音乐的特性,能够成为有效的课堂帮手,音乐的节奏恰巧能作为律动的节点,学生通过身体律动同音乐互相协调,便能亲近音乐、理解音乐、学习音乐,由此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在体态律动的帮助下,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也将直线上升,自身的音乐素质也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提高。

二、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音乐学习兴趣,营造愉快学习氛围

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旺盛的时期,因此对周围的事物是抱有极大兴趣的,其专注度也是极为分散的,聪明的教师会利用这一优势将兴趣引导至课堂上,将兴趣同学习内容相结合,学生自然而然便能学到有效的知识,对课堂的内容也会愈发产生兴趣,由此可见,精心的课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现实中许多教师在进行音乐授课时对“课堂设计”是忽视的,课堂内容虽然扎实丰满,但是知识的灌输和学生的机械跟唱往往达不到良好的音乐效果,学生不理解音乐内容,对跟唱也十分反感,因此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课堂的专注度将会更为分散。因此,有趣的课堂设计是必须的,尤其对于注意力不高的小学生,教师想要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必须从学习兴趣上下功夫。众所周知,游戏是最吸引小学生的,因此,以音乐为中心通过体态律动做游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体态律动同音乐本身相结合,借由律动表现音乐的内容,学生在模仿律动中便能感知音乐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音乐课因此变得生动有趣,由于自己的亲身参与,学生对课堂的理解也能加深[1]。

由于体态律动在课堂中的应用,课堂不再是严肃静止的,而是时刻保持在一种活泼、充满互动的状态当中,小学生不用努力克制自己保持对课堂的高度关注,而是在参与活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自然保持全神贯注,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氛围是极为轻松愉悦的,同传统的教学方式大有不同,这样的氛围对与音乐的学习是事半功倍的,由于时刻处于一种“边学边玩”的兴趣之中,老师的授课目标也较为容易实现,学生的课堂体验也较为愉快,学习的热情因此得以提升。

(二)提升音乐感染力,加强音乐理解力

音乐知识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音符、五线谱、音调区分距离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是较为生僻的,这也是小学音乐课堂授课的难点之一,因为其意识形态的抽象性,使学生无法理解音乐,加之音乐的构成元素学习枯燥,学生理解较慢,有的學生乐感较差,对于这种抽象的学习更为模糊迷茫。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对知识的讲授方式进行调整,一方面学生通过对抽象知识学习有助于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学生的接受程度,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使学生能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良好把握知识,而体态律动恰好是将其具体化的有效方式之一 [2]。

同时,体态律动对音乐自身的感染能力也有促进作用,许多学生在听完不同音乐曲目之后很难表达其中的差异,主要源于小学学生的表达能力尚未成熟,其原因还是对音乐本身的理解不够透彻,许多小学音乐篇目都是有其主题和基调的,具有丰富、明显的风格特色,想要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单纯的听觉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曲目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律动,学生在模仿这些律动的过程中将对音乐想要传达的内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律动的不同也能帮助学生感知不同的音乐风格,可以说体态律动是音乐理解能力的一种辅助,能帮助学生踏入音乐的大门,从而理解其丰富、抽象的思想情感,同时音乐自身的感染力也在律动中得以传达,也不失为一种活泼的传承方式。

三、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体态韵律传达节奏,认识音乐风格

由于音乐源于古代的劳动号子,因此,节奏是音乐的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不同风格的音乐有着差异明显的节奏,如《踏雪寻梅》等较为欢快、热烈的曲目大多节奏较快,而如《送别》《友谊地久天长》等抒情的篇目的节奏较为缓慢,有的篇目节奏更是互相交替,以体现别具一格的韵味。对于小学学生来说,想要理解音乐的风格必须先理解何为节奏,因此,教师可以借由体态律动的快慢来表达节奏。如在对《蜗牛与黄鹂鸟》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黄鹂鸟欢快的跳动和飞舞,引导动作应当轻快、灵巧,让学生从轻快的节奏从而体会那种童真童趣;而在进行《义勇军进行曲》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解放军叔叔踢正步那种庄严肃穆,引导动作应当坚定、有力,让学生体会解放军叔叔那种果敢顽强以及中华民族的自豪和勇气;而在进行《雪绒花》《茉莉花》等篇目的授课,教师的引导则应该温柔平静,用缓慢的节奏表达轻柔的风格。学生通过对律动的感知来加强对节奏的感悟,对音乐风格的理解将会更近一步[3]。

(二)体态韵律体现音乐音阶,减轻抽象学习难度

同理,体态律动对学习音乐的音高也是有辅助作用的。因为没有视觉形象,许多学生对基本音阶的理解是有难度的,在跟唱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跑调的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简化版的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辅助理解,科尔文手势能借助七种不同高低的手势表达七个音阶。对于小学音乐授课的音调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容易混淆的音调拟为不同的肢体动作,在学生进行学习时候可以借由肢体动作进行辅助区分。教师可以让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在讲台上进行展示,由此将该肢体动作作为一个强化的记忆点,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基础性的学习。这种具体形象的肢体表现能将音乐变得具体、真实,即使是小学学生在理解起来也不会认为生涩难懂,由此将听觉知识变为视觉知识,調动了学生最为丰富的视觉感官,不仅减弱了学习难度,学生的音准也能大幅提高[4]。

(三)体态律动发散创造思维,积极展现增强表达能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单纯的接收是远远不够的,表达应用才是学生在学习音乐中应当养成的综合素质。音乐的学习不只是聆听,而是一种整体感观的感受和鉴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情操性格,并最终自我表达、与他人交流互动。想要让学生更好增长能力,教师的引导是第一步,体态律动的设计应当与音乐本身具有高度关联性,不能只是随意带学生做动作,毫无关联的模仿是无法让学生通过律动理解音乐描绘的内容和形象的。律动不是简单的肢体舞蹈,而是应当同音乐细节相互契合的,如强拍弱拍、节奏缓急变化,在理解音乐细微变化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音乐感知去开发自己的想象力,用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善于舞蹈的学生可以创造自己的律动,以此让音乐课堂变成一个展现自我的良好平台,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也因此得以增强。

四、结束语

可以说,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是能带来良好效果的,但是也要注意律动仅仅是教学授课的辅助方法,课堂始终不能偏离传授知识的主题。作为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体态律动能有效帮助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体验,减少因知识枯燥带来的音乐排斥,从而变得亲近音乐、喜爱音乐,在音乐课堂中陶冶情操、增长心智,音乐教学效果也因此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晓钟.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2017(10):79.

[2]张宁馨.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儿童音乐,2017(9):53-55.

[3]魏妮.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6,36(8):101.

[4]宋赟.浅析体态律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7(6):67.

作者简介:王琳琳(1992-),女,山东省青岛市,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