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管理中文化冲突问题与策略

2019-11-29 08:49洪子杰黄之静罗欢梅琳周志刚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文化冲突跨文化

洪子杰 黄之静 罗欢 梅琳 周志刚

【摘要】来华留学生是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最直接的纽带,也是了解中国最真实的体验者。如何赢得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也是我国高校留学生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激增的来华留学生使我国高校管理方和辅导员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文化冲突是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学习都会遇到的一个难题。如何帮助来华留学生克服文化冲突、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成了我国招收留学生的高校无法回避且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一、来华留学生的现状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日益增长的国际地位,使中国也成为海外学子留学所向往的国度。教育部发布的来华留学生数据: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按国别统计,排在前15名的国家分别是韩国、泰国、巴基斯坦、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老挝、日本、哈沙克斯坦、越南、孟加拉、法国、蒙古和马来西亚。目前,我国留学生人数排在全世界留学生目的国的前列,从学生人数上看可谓是留学大国,但是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离成为真正的留学“强国”还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提升。

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国文化的亲身经历者,对中国文化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并且留学生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具有把中国文化带向世界的桥梁作用。然而在跨文化交流的时候,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留学生往往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文化冲突,给他们学习、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学生会抱怨说我们并不被当地人们所接纳,更有甚者因此沉沦。所以,针对在华留学生所经历的文化冲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甚至消除文化冲突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冲突的定义

霍夫斯泰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每一种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并且通常认为自己的文化优于其它文化。当不同的文化在传播、互相接触的时候,彼此间则产生了竞争、对抗的情况。人们常常带着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形成的感受与习惯等进行交往,这必然会产生文化的冲突和摩擦。所以,文化的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所决定的,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

三、来华留学生遭遇文化冲突的原因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自身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黑格爾说过:“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这里的相互作用即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包括外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内因和外因同时发挥作用”。来华留学生在留学期间所经历文化冲突的种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也是来自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

(一)来华留学生经历“文化冲突”的内因

1.生活适应性问题

留学生来到中国,在新的环境中面临到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日常交往的巨大改变,使其心理上与刚到中国时的新鲜感和想象中的留学生活产生了极大的落差。中国有句老话:“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更何况是离开家乡去到万里之外的陌生国度。初到中国,没有朋友,语言不通,没法和当地人交往,是“人生”;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拥挤的生活环境受不了,是“地不熟”。于是,“水土不服”的各种症状都出来了。 当他们在面临生活、交友、学习、思乡等多重问题的时候,很容易使自己进入一种消极的状态,并且会产生负面后果,像焦虑、脆弱、抑郁、多疑、易怒、脆弱、孤独感、无助感和思乡感等。如果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可能会引起像丧失食欲、长期睡眠紊乱等症状,这样对留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业会有很大的影响。

2.留学生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足

文化冲突往往是双向的,虽然不像留学生整个身处在异乡环境之中,留学生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留管人员)在与留学生日常交往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文化冲突。由于留学生缺乏对东道国当地文化的了解,而且语言不通,很难及时得到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往往需要留管人员对其留学生活进行指引与帮助,但是留管人员总是不能及时地让留学生得到满意的答案,这就往往增加了双方之间的误会与偏见。

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留管人员相关的知识和能力难以满足达到跨文化管理的要求,有些管理人员是从其他行政岗位转调过来,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和外事管理经验。在日常工作中会出现无意间忽视留学生风俗习惯或禁忌的情况;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行政部门和留学生管理部门存在服务意识薄弱的情况。留学生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较高,而图书馆、后勤、资产处等学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外语水平有限,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二)来华留学生经历“文化冲突”的外因

1.价值观方面

中华文化是以人伦关系为基本,讲究“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追求群体利益优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信、忠、孝、廉、耻”等价值观都是如此,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

这与西方文化崇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大不相同,直到今天,“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在西方价值观中个体把自己作为群体的一员,站在群体角度上进行思考。因此,人们通常认为,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而人是具有理智和情感的独立个体,认为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内在因素的创造物,他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个人主义”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独立意识、责任感、自我实现、自我提升等。“个人主义”的本质是将个人的价值和目标放在群体价值及目标之上。“个人主义”价值观通常不轻易与他人分享自己面临的问题和处境,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个人空间以及精神上的“独立”与隐私权。

2.语言方面

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问题是由于语言能力不够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带来的冲突状况。对于刚接触到新环境的留学生,面对汉语的特殊性,不仅要懂得汉字的音、形、义,更要了解汉字的文化意蕴,在不同情境下,汉字的意思可谓大相径庭,对留学生汉语的学习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不少学生表示,他们更愿意学习汉语怎么说,而不愿意学习汉字的书写。因为他们认为,语言只要可以用来沟通就可以了,书写是次要的;再加上课堂上学习的汉语与平时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汉语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学习汉语课的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不仅会脱离课堂教学,更会对掌握汉语这门语言造成极大的障碍。

3.社会环境方面

远道而来的留学生,对中国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感,也很渴望和中国人交朋友,希望能够融入中国社会,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部分留学生往往与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人之间的交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这也并不是双方的本意。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留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果感受到东道国的歧视与疏远,也就是被东道国现有的社会环境所拒绝,会导致留学生退缩到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不愿意主动与外界进行交往。

四、克服文化冲突的策略

作为中国文化的亲历者,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态度与评价会极大地影响中国在他们国家的形象。因此,针对来华留学生所遭受到的文化冲突,采取积极且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文化冲突对他们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生活以及顺利地完成学学业,以一种感激之情而不是以一种充满着抱怨的心态回到自己的家乡,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一)学习留学强国先进经验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会有专门针对克服留学生文化冲突的方法、减轻留学生在过渡期的压力,但最终目的都是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大学会给留学生提供详细的生活指南手册,帮助留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比如,介绍东道国的文化、衣食住行方面的信息、本国或当地人十分注重的一些行为规范、如何在银行开户等。不仅如此,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留学生可以自己联系校外的住宿,也可以住到当地人家中,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留学生提高语言水平,更能促进其体会到东道国真正的人情与风俗。我国高校对于留学生的管理,也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的做法来帮助其减轻过渡期的压力。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人际交往的特点往往是热情、有好、好客,这样导致留学生在中国受到冷遇时,会觉得中国人对其存在歧视与偏见。原因是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人际交往认识不够深入。实际上,中国人的人际交往讲究“一回生、两回熟、三回成朋友”。中国人交往的时候,第一次见面对于没有立刻投缘的人可能会有距离感,但是在相处一段时间成了朋友之后,不论是对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中亚、东南亚、非洲国家的留学生都回诚心相待、照顾有加,不会让对方感受到歧视与偏见。

(二)加强语言培训

语言上的障碍是困扰留学生在学习和适应的一个难题。從汉语水平看,有效样本中汉语很不好,不好及一般的人数占总数比例的80.9% 。语言问题不仅会阻碍留学生的人际交往,而且影响留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一些高校规定,留学生在攻读学位课程时,需要通过语言水平测试。针对留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语言障碍,我国各高校都注重对留学生语言进行强化和辅导。有的学校组织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建立一对一的语言交换学习,有的还对留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提供专门的辅导。由于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语言培养主要是在高校中开展,因此,可以拓宽留学生语言学习的渠道,在入学前和在校期间进入社会中的语言培训机构,从而减轻高校对留学生语言培养的压力。

(三)加强对从事留学生服务和管理人员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

由于从事留学生服务和管理的人员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以及有效交际的技能,往往造成在与留学生交往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偏见。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留学生管理人员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使其将跨文化作为自己工作中的核心理念与主要原则。留学生管理人员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以互相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留管工作中所遇到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减少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引导留学生正确地应对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冲突,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顺利地适应新的环境。

(四)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一直将培养来华留学生作为提示国家国际地位的一个方面,尤其是21世纪以来,来华留学生规模快速增长,各高校在抓住这个契机的同时,不论是在招生、教学、管理还是在实习、就业等方面都需要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比如,留学生在华就业、勤工助学、校外住宿等方面都需要政策的出台与完善。

五、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学生逐步的适应并不表明他们已经真正适应了新的环境,只是在某些方面的适应,如饮食、交通出行、购物等,不再需要这方面的帮助,但是在其它方面,像人际交往方式的不同、价值观冲突、法律方面的差异、遭受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等。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需要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机制,而不是把不同的文化隔离,互不侵犯。来华留学生的管理要想做到不同文化能够和谐交融,就必须在充分了解留学生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与国际相接轨的管理机制,才能促进中外学生的接触与理解,保证不同的文明能自由相处。

参考文献:

[1]周敏.中西文化差异视觉下英语课堂不确定规避现象分析[J].文教资料,2014(17):163.

[2]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5:88-89.

[3]孟子.滕文公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洪子杰(1991-),男,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国际教育;周志刚,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教育。

基金项目:本课题获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资助及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资助。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名称“基于微信平台联合PBL和TBL教学法在留学生《内科学》教学中探索和实践”(项目编号:JXJG-18-12-20);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快速印射在医学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9jzzdxk012)。

*为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来华留学生文化冲突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全英文授课临床本科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全英文授课医学本科留学生防御方式调查分析
“文化冲突”让日剧很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