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靠边缘,吃边园

2019-12-20 01:58谢青夏通讯员杨青如陆志任
农家之友 2019年9期
关键词:互市边贸边民

本刊记者 谢青夏 通讯员 杨青如 陆志任

油隘边民互市点效果图。

凭祥,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红木交易市场,又被誉为“红木之都”。近年来,凭祥市狠抓产业扶贫,因地制宜:一方面靠边吃“边”,打造边贸产业;另一方面,打造园区经济,通过扶贫产业示范园,着力推进产业扶贫、产业脱贫,走边贸合作+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的模式,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增加产业覆盖率,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有收入,群众能致富。

油隘村:一个“吃边”的乡村样板

“今天装卸队要200人,要100台车,各位请按照编号顺序排队领工,其他没排到的,今天可以先去忙别的事。”随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凌日彪宣布,排上号的村民留下干活,没排上号的则离开忙别的事。

油隘村是凭祥市抵边村,辖区内有一个边民互市点。依托边民互市点,边民可以通过指纹申报、从事边贸运输、装卸等方式参与互市贸易,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长期以来互市贸易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互市贸易的资源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出现行业垄断、形成利益团体等不良现象,有的边民排队好几天都无法进行指纹申报,有的边民有运输车却没有货拉,特别一些贫困户更是无法正常参与互市贸易,有的边民没有了收入,就铤而走险参与走私护私、贩卖毒品等违法行为,边民没有真正公平的享受到边境发展的资源和边贸所带来的红利,严重影响了边疆的和谐稳定和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为破解这一难题,扭转这一困局,油隘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及时回应边民期盼,转变思路,克难攻坚,相继成立金穗源和信源达两个边贸合作社,组织边民参与互市贸易,走出一条“支部引领,党员带头,边民互助,抱团致富”的边贸扶贫新路子,真正地把区位优势变成边民资源优势。

今年初,上石镇党委提出2019年为基层党支部建设年,油隘村按照镇党委的部署要求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以打造“学、议、带、做、评”五字为支部抓手,成立边贸合作社临时党支部。在党支部的引领和组织下,目前合作社规模达到484人,社员覆盖油隘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党支部把两个边贸合作社分成20个互助组,选派支部党员骨干担任互助组组长,同时合作社组建3支边贸运输队,把油隘村拥有货运车辆的贫困户均纳入运输队,4支边贸装卸队,参与人数达114人,其中贫困户达44人。从联系货源、过境申报、运输装卸等业务全部由社员参与完成。在党员带着社员干的运行机制下,通过轮班制度,组织互助组、运输队和装卸队在边境口岸平等有序地从事互市贸易活动,让边民形成资源共享、机会均等、收入平分的利益共同体,从根本上扭转了之前边贸市场混乱的局面。边民的收入比原来提高了很多。

如:油隘村油隘屯黄卫金,一家有6口人,三个女儿都在读书,平时就夫妻二人和母亲打工挣点钱,是在册贫困户。2017年,黄卫金购买了一部平板车在互市点做货运,每个月收入约3000元,其妻子黄小庆在驳货场做装卸工,月收入约1200元,其母亲陆彩梅虽然年老,但依然到互市点参与指纹申报,月均15次,加上交通费的补助,每月光此项收入就有360元。陆彩梅还被照顾安排到村里做保洁员,月工资800元。这样算起来,黄卫金一家年收入约64320元。同时黄卫金、黄小庆、陆彩梅均是金穗源合作社社员,2018年年底每人享受500元分红,总共1500元;2019年预计每人分红1500元,可再增收4500元。

同时,合作社坚持收益分红向社员倾斜的原则,执行年获利润的50%作为社员分红,20%作为管理费用,2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10%作为发展基金的分配模式,每年给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20万元,社员可实现年增收预计达6300元以上,部分参与运输、装卸的社员年增收可达2万元以上,实现贫困社员一入社即脱贫的目标。

让老百姓有稳定收入,是增强党支部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的前提。群众通过加入合作社得到分红,实现产业覆盖和稳定就业,是上石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油隘村边贸合作社给社员一季度分红7万元,二季度分红13万元,半年来给村集体经济增收9万元。这个事实说明“支部引领、党员带头、边民互助、抱团致富”的边贸扶贫模式,真正把边境的优势变成边民的资源,不仅让边民增收也让村集体经济增收,不仅使边民相信党组织增强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更使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村干党员带领群众谋发展的干劲更加足了,边民安心守边固边的信心也更加足了。

油隘村的经验说明:“支部强”是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的第一关键;“书记行”是推动党组织整体提升的核心所在;“党员带”是发挥先锋模范效应的重要抓手;“群众干”是检验工作全面铺开的具体表现。在下一步工作中,油隘村党支部将继续拓展直通车业务范围,通过与落地加工企业签订供货协议,不断提升边贸收益,真正把“兴边富民”的政策落实在基层,让边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石镇政府下派到油隘村的包村工作组组长农伟君在采访时说:“以前油隘村的村民养个鸡,晚上都不敢放山上过夜,不到半夜就被偷了,如今油隘村凭借地缘优势,依靠党员干部的带头,日子越来越红火,以前出现的偷鸡摸狗的现象也早已不见,如今的油隘村夜不闭户。就连村民离婚的事,经过村党支部做思想工作和协调后,最后夫妻俩复婚,如今一家生活其乐融融。”

油隘村的改变是凭祥市目前众多抵边村的一个缩影,如凭祥镇柳班村也通过成立边贸合作社、组建边贸装卸队和运输队等方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成为该市的另一个脱贫榜样。

东门屯和板坤屯:两个“吃园”的脱贫样板

“哇,这葡萄太好吃了,我是第一次看到长在树上的葡萄。”2019年中秋节前夕,在凭祥市上石镇上石社区东门屯凭祥桂商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拨一拨国内外的客人赶过来采摘葡萄,从河内过来的阮氏英看到挂在树上的葡萄时兴奋异常,不停的变换姿势拍照。

而到了下午,这里的水上乐园则人头攒动,大人小孩都来戏水摘果,生意非常火爆。园区负责人称,每逢周末,从越南过来摘果和游玩的就更多。

广西凭祥桂商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金2000万元,位于凭祥市上石镇上石社区东门屯,占地面积近2000亩,其中,种植火龙果120亩;葡萄150亩;百香果园500亩,还有桑葚、莲雾、泰国蜜柚、山竹、毛荔枝等其他东南亚水果品种。以生产绿色、有机、富硒优质农产品为根本,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乡村民俗实现生态旅游为发展,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倍增计划为目标。形成集现代农业、农业科研示范、特色果蔬种植、特色水产养殖、乡村旅游、互动体验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农业生态园。

公司总经理毛振东介绍,示范园采用“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农民按照标准化种养技术进行种养管理,连片适度开发”的种养模式,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种养示范基地+种植农户+产品回收+终端销售+互联网”的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发展种植和养殖,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和园区务工等形式,带动当地贫困户52户169人,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自从示范园区开业后,我们就可以就近打工赚钱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年44岁,家住上石社区西街的赵丽明,平日既要照顾婆婆,又要照顾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很难外出打工,如今足不出户就能赚钱养家。

而今年50岁的上石镇练江村那堪屯的龙凤金,部分土地流转到了示范园区,在园区工作已经2年。每年除了租金之外,还有分红,加上务工的收入,一年下来也有2万多元。

桂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落户上石,可谓带“贵”了一方百姓。

与桂商产业园一样,凭祥市荣泓生态农业产业园也成为了带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宝地。

荣泓生态农业产业园位于凭祥市那楼村板坤屯,由凭祥市荣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承建。园区主要以种植水果为主,目前种植有沃柑470亩、百香果380亩、甘蔗600亩。

桂商葡萄园区内个人正在采摘葡萄。

这是新种下去的百香果苗,预计2020年5月份可挂果上市。图为梁冬丽与工人在管理百香果。

“我以前根本就没想到过要做农业,只是想老了的时候有个休闲、养生的地方,只想做几十亩果园,再搞个鱼塘钓鱼而已。也可以说是大伙一步步把我推到这个位置上的。刚来的时候,这里全是荒山,山上的杂草比人还高。我们先是砍草炼山,然后一边开防火线,一边用钩机翻地。为了建设这个园区,走过了不少弯路。”荣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冬丽笑着介绍。

那楼村板坤屯四周尽是荒山,没有水源,距离此地最近的水源都在7公里之外。“为了引水就花了上百万元。我们这边的海拔比较高,水源地海拔是300多米,那时候贪便宜,采用的是普通的水管,没想到,由于路程远,落差大,水压大,因此普通的管一下子就爆裂了,水到了半路根本就流不过来,后来重新花钱更换了最好的水管才把水的问题解决。”吃一堑长一智,后来,梁冬丽按照最好的标准打造园区,给果安装滴灌设备就花了30万。“喷灌就更贵了,我们做了380多亩的喷灌,需要1000多块钱1亩。不过前期的投入就是为了后期的节约,因为这个地方不可能请工人挑水灌溉,要不然日后花费的人工费用会比安装喷灌的费用还贵。”

经过3年多的努力,那楼村板坤屯已经成为一个果香满园、生机勃勃的地方。而由于企业的落户,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益处。

“我们家有4口人,以前就是种植水稻、玉米,收入很低,2016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我们夫妻利用农闲时间到园区沃柑园务工,每人每天务工都有100元的收入,一年下来我们可收入3~4万元。”正在沃柑园锄草松土的夏石镇那楼村脱贫户陶雪冰高兴地说。

夏石镇那楼村第一书记万莉莉称,荣泓生态农业公司把土地承包下来后,经过土壤改良,种植了沃柑、百香果等水果。目前项目带动群众参与共58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0户),覆盖群众1200人,人均每月收入比之前增加了800元。项目通过“企业+农户”模式、土地租赁以及提供劳动就业岗位的方式带动当地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生产,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荣泓生态农业产业园已经成为凭祥市扶贫农业生产项目。我来这里投资建设基地后,基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给本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给他们增加了收入,随着基地越扩越大,对劳动力需求会越来越多,一般村民在这里每月每人劳动收入可达到2500左右。”梁冬丽开心地说,未来这里将会建设成一个集休闲旅游、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绿色无公害经济作物产业园区,产业园将不断朝着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标准规范建设,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助力凭祥市脱贫攻坚以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做出自己的贡献。由于在精准扶贫上表现突出,2018年和2019年,梁冬丽分别荣获凭祥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和崇左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自2018年以来,凭祥市政府、凭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针对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贫困村农产品销售等先后发布了《关于印发凭祥市边贸扶贫产业覆盖认定标准的通知》《凭祥市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方案的通知》《关于实施以奖代补推进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的补充通知》《凭祥市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实施方案》《凭祥市2019年贫困户产业覆盖工作方案》等方案和通知,对促进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农产品流通销售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互市边贸边民
西藏边境地区边民居留稳定性调查与分析*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明朝与兀良哈部互市关系考
缅中边贸额同比下跌约10亿美元
中俄开展直接贸易的开端
中尼昔日最大口岸开通提速西藏边贸发展
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坚持与明朝贸易原因探析
春到边山河
小镇边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