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区:一花一果兴产业

2019-12-20 01:58刘光林通讯员陈琛
农家之友 2019年9期
关键词:金花火龙果基地

本刊记者 刘光林 通讯员 陈琛

穷,多半是群众手里没有赚钱的工可做。难觅赚钱的工,主要是产业开发还不够深入。

这一两年来,防城区党委、政府正是认清了这一点,紧紧牵住产业开发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摘帽这个牛鼻子,始终围绕以增加贫困村、贫困户收入这个目标,因地制宜,用足优势,不断发力,在陆上、林下、水面做足功夫,打造山区万亩金花茶产业带、沿海万亩对虾养殖产业带、华石农潮3000亩火龙果基地等等一批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开发出了贫困群众“进得去、用得上”的产业。

花:一朵金花 一个产业

有2000多名村民的那湾村,地处深山。但一个大村,贫困群众却很少,而且整体经济水平不错,整村收入高峰时近1000万元。这一切都源于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牛尿花”植物的科学开发和利用。

“牛尿花”,号称植物界的大熊猫,它这个难听的名字自从发现它有着惊人的科学价值和保健价值后,“牛尿花”从此有了魅力四射的新名字:“金花茶”。金花茶半阴生,鲜花摘下即可泡饮,金黄高贵,形美香雅,味久回甘,具有特别药用、保健价值,被誉为“茶族皇后”,晒干或烘干便于储运销售,其叶也可制茶。

防城是金花茶最早发现地和富集地,面积、产量和品种均居世界首位,目前已建成全球唯一的国家级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和基因库,2009年获授“中国金花茶之乡”,2011年防城金花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那湾村属半山区丘陵地带,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适宜种植各种作物。全村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甘蔗为主,特产有肉桂、八角、金花茶等,境内有金花茶林下种植基地。

真空冷冻干燥机加工的原生金花茶“新鲜出炉”。

我们从防城港市防城区出发,沿着弯曲的山路乘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华石镇那湾村。放眼望去,山上绿葱葱的沉香、肉桂、八角树林延绵不绝;再仔细一看,树下就是久闻其名的金花茶。

虽然时下金花茶只是小小的花苞,但“金花”种植大户黄载杰依然每天小心护理着自己的这片金花茶基地。黄载杰说,在金花茶“没有人识、被称为牛尿花”的年代,父亲当时在这里植树造林的时候,经常碰到植物专家来这里考察金花茶,他们告诉父亲金花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父亲听后,就把野生金花茶保留下来,并在这座土山上开山拓地、辛勤耕耘,陆陆续续种下700多亩的肉桂林和八角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几十年后,黄家后人得益于家族的传承,拥有了这片林下遍布野生金花茶的山地林权。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黄载杰,作为黄家后人中较为有思想的一位年轻人,担起了这片被列为金花茶保护实验区的保护和利用的重任。近年来,随着金花茶价值逐渐被发掘出来,黄家人过上了“金花”铺就的好日子。

“一朵花可卖十几元,烘干的金花茶每公斤约600~700朵,原生干花最贵时卖价1.2万元/公斤。”看着满山遍野的金花茶树,黄载杰还是信心满满的。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黄载杰的金花茶事业已基本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家族内10多人以参股分红方式参与金花茶保护、种植、管理和经营中,做到“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 定期安排人员巡护,确保金花茶保护区安全;前两年投资20多万元购买的两台真空冷冻干燥机,不仅能满足自家金花茶加工需要,还能承接外来加工,增加收入。

在黄载杰的带动下,那湾村充分利用八角、肉桂等林间空间发展金花茶种植,从2012年至今林下种植金花茶新增100多户,新增种植面积200多亩,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目前,该基地已完成林下种植金花茶面积1000亩,金花茶成苗约6万多株,采摘鲜花1万多斤,茶叶1万多斤,制成金花茶干花1千多斤,总产值达300多万元。

金花茶林下种植前景广阔,具有投资少、回报快、产值高的特点,农民易于掌握技术,且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也弥补了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缺点,是农民致富的一条捷径。

金花茶干花。

坐拥如此丰厚的资源优势,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金花茶呢。为加大对金花茶产品的开发,当地政府通盘谋划,建立了多个金花茶育苗基地,成立农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鼓励农户林下种植,逐步形成依靠金花茶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局面。

在防城区那梭镇国家级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内的广西中港高科国宝金花茶产业有限公司的育苗基地。这里是世界上大型的金花茶育苗中心基地之一,一片片翠绿色金花茶树苗正在蓬勃生长,整个园区现有金花茶种苗繁育100多万株,可以林下推广种植30000亩。

近年来,中港高科在大菉镇、那良镇等地建立了万亩金花茶种植基地。推行以“公司+基地+农户”扶贫种植经营模式,通过给农民免费发放种苗和提供技术指导,并且签订回收协议,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种植金花茶的积极性。

2017年中港高科将重点扶贫目标放在那梭镇上那中、下那中的两个贫困山村。为让贫困户及早收益、看到成效,公司针对贫困户供给较为成熟的金花茶苗,预计2-3年可收益,金花茶鲜花、鲜叶公司按市场价回购,鲜花按200元/斤估算,鲜叶按30元/斤估算,按公司回购估算价每亩年可收入达1.5万元,按农户户均林地3亩计算,户均收入预计可达五万元。目前两村已种植金花茶400亩,共6000余株。

大菉镇山清水秀,资源丰富,大菉镇的金花茶、沉香林、玉桂、八角、等远近闻名。原属于边远贫困山区的那排村山多田少,山区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农民生活贫困。自从中港高科入驻以来,发展林下经济“金花茶+沉香”珍贵树种立体种植。建立了连片5000亩金花茶产业核心产业区,有效地将以前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的“山地”转变成金花茶林下种植的优势,使得当地村民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增长。

大菉镇那排村的韦晓峰,自有花苞开始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三天两头就在朋友圈里晒出金花茶的采摘、加工、销售等过程,引起众人围观。韦晓峰2008年开始种植金花茶,至今种有近20亩,去年大获丰收,收入可观。

从2008年开始跟着村民一起种植金花茶树的种植户韦清荣,初时仅种植2亩,通过连年扩种,他至今已有10余亩金花茶林,随着近年陆续投产,他至今已收入近20万元。2014年10月,他建起了一栋两层半的小洋楼,一家人乐呵呵地搬进了新居。

村民韦芳荣则每天早早就扛着锄头和镰刀等工具,到他的育苗基地劳作。他10年前种下的金花茶树,近年来陆续投产,至今已收入近20万元,尝到“甜头”的他,从2016年3月开始,尝试培育了8000株金花茶树苗,至今成活6000株。

像韦晓峰、韦清荣这样的金花茶种植户,目前在防城区,还有5000余户金花茶种植户,他们或扩种、或育苗、或进行深加工,带动着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的发展,也让不少种植户开始“坐享”红利,据统计,金花茶种植业惠及种植户约18万人,金花茶种植户人均纯收入达5000多元。

如今,防城金花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创新“保护+开发”发展模式,探索一条产业转型、绿色发展之路。当前,在防城区投资金花茶产业的企业就有10多家,各企业、合作社等生产的金花茶系列产品有80多个品种,年生产、加工产值约5亿元。

截至2018年末,防城区人工种植金花茶6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金花茶人工种植基地。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观赏一体化产业,年产值20亿元——按当前市价折算下来,相当于7.25吨黄金。

果:新技术开新花结新果

“大家猜一下,这个有着一团‘火焰’外加闪着‘绿火苗’般的造型外表,鲜红鲜红果肉的,吃起来又甜又可口的是什么果......”火龙果成熟了,淘宝网站销售主播葛先生早早来到防城港市防城区华石镇火龙果基地,开始直播。利用漫山遍野的火龙果为背景,他声情并茂地讲解,一上午就销售火龙果3000多公斤。

防城区华石镇黄江村位于防城区华石镇黄江村、华石林场,该村距离越南不到30公里。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火龙果,全村以种植火龙果为主,2001年已是全国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之一,基地规模3000亩,种植番石榴、凤梨等水果,其中以火龙果为主,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成为火龙果规模化的领跑者。2011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广西火龙果村”。

但经过多年基地品种已逐渐老化,2015年,农潮果业收购了基地并于年底注入资金将原有的火龙果基地翻新,并着手将老品种改种成精心筛选的新品种,把需要人工授粉的老品种换成自花授粉的大红系列品种的火龙果,同时将基地设施现代化,并且做到标准化生产。新品种自花授粉,果实卖相较好,产品供不应求。

在农潮田心火龙果产业核心示范区,看着3000多亩火龙果一山一山、一片一片长势喜人。该示范区负责人庞梅介绍,2016年3月公司成功引进果形大、口感好、能自花授粉的“金都1号”和“软枝大红”品种,推广立柱式种植和套种凤梨、红心番石榴等种植模式,注册“农潮田心”商标,整个园区改良品种后每年鲜果产量超过6000吨。

品相好,口感好的火龙果供不应求,而老品种的火龙果卖不上价,这就是差距。消费者的需求在变化,上游种植也需随之改变,从产量到品质的转变。

“我们应用高科技把火龙果做成大产业。比如水肥一体化喷滴灌、测土配方施肥、遮阳地布防草覆盖、果实套袋、夜间补光等多项技术,省水省肥省人工30%,而且保证作物品性的稳定性。”庞梅带我们走进已经建成投产的两个占地近10亩的反季节火龙果种植大棚,棚内花开、结果、果子成熟。“火龙果示范区经过提升、改造、技术种植,山地露天火龙果年开花产果12次,平均亩产1500公斤左右,大棚火龙果年开花产果18次,平均亩产3500公斤左右,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益。”庞梅介绍道。

建设好示范区,也带动了周边群众种植火龙果致富,提供就业机会,使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参加生产劳动。在发展好火龙果种植的同时,示范区还大力推进扶贫带动工作,帮助贫困户就近就业。

2016年以来,基地托管扶贫小额资金200万元,连续3年按每户每年4000元支付分红给40户贫困户;给贫困户无偿提供优质火龙果种苗1万株,帮扶周边群众发展火龙果产业达500户,折合资金30万元。同时,该园区为周边农民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目前每年长期在园区就业的人数达72人(其中贫困人口32人),季节性、临时性的用工达9000多人次。

火龙果有抗炎、抗癌的功效,还可以防止衰老,火龙果产出周期在4~11月。每当这个季节,火龙果的热销也带旺旅游业。节假日呼朋唤友、扶老携幼来这里观光旅游,体验火龙果种植、采摘乐趣,品尝火龙果及其他产品的游客络绎不绝。既旺了销售,又火了旅游。基地庞经理说,8月是各种水果成熟的旺季,几乎每天都有人到这里参观游玩,最多时候超过1000人。

示范区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火龙果致富。

猜你喜欢
金花火龙果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故乡的金花茶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邱婕 火龙果带火创业路
金花
我的基地我的连
五朵金花
火龙果里有黑芝麻
火龙果Pit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