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史档案建设研究

2019-12-27 01:49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校史资料院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记载,是学校建立、变迁、改革和发展过程的历史文献资料记录,承载着学校发展历史,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的重要体现。自1984年8月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编写校史的通知》以来,高等学校校史档案编辑和研究工作走过了35年的风雨历程。许多高校特别是本科学校都编撰了校史,但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历史不长或者对校史工作不重视,档案工作基本上紧紧围绕着为教学和党政机关服务,目前并未把校史档案工作作为日常的工作,这致使不少高职院校没有本校校史。校史档案建设是一项学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本文拟就高职院校校史档案建设研究进行论述。

1 高职院校校史档案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史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升格而成,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校史档案以不同的形式和载体承载学校文化。校史档案中的名人档案、优秀教职工档案、荣誉档案能激发在岗在职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优秀学生档案能激发在校学生珍惜大学时光,明确肩负的责任,促进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这都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2)有利于推进档案建设与完善

校史档案包括学校历史沿革、学校领导更迭、组织机构变化、校园建设、科研成果等,涵盖了高职党政、教育、教学、科研、文化等多方面的资料,是一座具有研究价值的、丰富的资源库,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档案建设与完善。

(3)有利于发挥文化育人价值

通过对校史档案的深度宣传,能够让师生了解学校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情况,进一步强化师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建设的校史展览馆、各种专题馆(如:船舶博物馆、高速列车博物馆等)、历史文化长廊等等都是文化育人的基地,都是对校史文化的宣传。

2 高职院校校史档案建设途径

2.1 校史资料征集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成立了档案室,归属校办或者图书馆管理,独立建制的较少,并建有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档案人员从事档案工作。在校史档案征集过程中,高职院校通过档案管理制度,不仅收集传统纸质档案材料,还应该征集照片、视频、音频、实物、手稿、年鉴等在内的大量校史资料。这些校史资料是高职院校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是高职院校办学传统的真实体现,也是学校办学成果的主要表现,更是高职院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校史资料征集收集过程中,还应征集学校精神内涵、办学宗旨以及办学方向等学校内在、非物质方面资料,使得校史资料变得更加立体化。只有校史资料收集齐全,才能为校史档案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

2.2 校史资料整理

高职院校所收集的校史资料主要集中记录高职院校党政、教育、教学、文化、人事、校区建设以及重大事件等各个方面。如要将这些校史资料变成校史档案,需要经过档案工作人员和从事校史研究工作人员从收集来的校史资料中挖掘,系统梳理出重要校史资料,进行有序整理、分类和系统排架,进而现出学校发展传统,体现高校发展内涵,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如有些高职院校成立了校史编辑部门,专门从事校史整理研究工作,这样有利于校史资料规范化和系统化。

2.3 校史档案研究

高职院校要配备素质高、专业强的档案工作人员和校史研究工作人员,他们要对学校的校史文化了如指掌。高职院校进行校史档案研究工作中,可以以多样化的选题角度或者专题研究的形式,开展校史档案研究汇编或校史文献汇编,进一步挖掘校史档案资源。另外,校史档案研究不能忽视档案史料的真伪研究,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客观性原则等观点和方法来考证研究,否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史档案开发利用效果。

2.4 校史档案传播

校史档案征集、整理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播。高职院校校史档案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将校史档案提供给全校师生、校友、合作行业、社会团体、海外交流院校以及社会公众,展现学校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知名度。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应尝试新思路,探索新路径,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多途径、多方式、多元化挖掘校史档案、传播校史档案。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传播校史档案;开发校史网站或者网上校史馆,展现学校教育教学、文化、对外交流、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优秀校友等等;还可以通过百度贴吧、知乎问答等信息交流空间宣传本校的校史档案。

3 校史档案建设保障条件

3.1 组织保障

高职院校领导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大力支持校史档案建设,从组织、资金、人员上保障校史档案建设。为了更好地推进校史档案建设,高职院校应该成立专门的校史研究机构,从事校史档案建设。目前,许多高校档案馆、博物馆和校史馆三馆合一,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高职院校在档案馆的基础上应成立校史馆,发挥校史档案的“藏”与“用”主体功能,弘扬爱国爱校精神。

3.2 制度保障

加强校史档案制度建设是推进校史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按照“业务建设有标准,管理工作有规范”的思路,认真学习贯彻校史档案建设的会议和文件精神,梳理和制订一系列校史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从校史档案征集、整理、归档、利用、安全等环节进行规范,以确保各类校史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

3.3 人才保障

校史档案建设工作对档案工作人员和校史研究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要求较高,他们不仅仅要掌握档案学知识,熟悉学校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还要掌握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文化知识,而且应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业务能力,并且还要有管理思维和创新发展理念。因此,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水平能力强的校史档案建设队伍是开展校史档案建设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给现有校史档案建设人员,积极引进校史档案建设人员,聘用专职的校史研究人员,加强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多渠道为校史档案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校史资料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校史故事演出
关于高校校史文化育人及建设的思考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