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春明笔下的“小人物”

2019-12-27 11:28◎廖
文化产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罗汉清泉游泳池

◎廖 梅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马奎斯说,“事物自身有其生命,只要唤醒他们的灵魂就行了。”[1]即便黄春明笔下这些“小人物”经常出现迷信的语言和行为、滑稽又可笑,但透过这些笨拙和难堪,还是给我们展现了这些人与土地以及与事物的伦理关系中的乡土人情。

一、迷惘与矛盾——“小人物”形象

在黄春明的笔下主要描绘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一、世代和土地联结却又面临失去土地威胁的老一辈农民,如青番公(《青番公的故事》),甘庚伯(《甘庚伯的黄昏》),阿盛伯(《溺死一只老猫》)等;二、失去土地流入城镇的破产农民,这里不仅包括《两个油漆匠》里像阿力和猴子由于被迫同自己生产资料分离,而变成无产者被抛向市场的农民,还包括像打锣的憨钦仔(《锣》)、广告的坤树(《儿子的大玩偶》)、妓女白梅(《看海的日子》)那样较早脱离土地、依附在城镇生活最底层的贫民。三、灵魂深处浸满了媚外思想的洋奴买办,这是台湾带有某些半殖民色彩的资本主义经济孵化出来的一个特别的阶层[2]。

黄春明在《看海的日子》里写道:“乡土,固然指的是自己生长的地方,有着它原初的土地、农村、市镇、城市等各自不同的成分,而更重要的,则是在这里所结合成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的关系,由是而交织成他们的生活,显现出他们的感情、思想、梦幻与理想。这是他们个人和族群的根。”[3]他笔下的这群“小人物”构建的即是这样一种感情与思想碰撞、梦幻与理想交织的社会群体。 他们有着迷信、愚昧、滑稽和可笑的特点,也有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景。比如在《溺死一只老猫》里当村干事问及阿盛伯对于在清泉建造游泳池的看法时,阿盛伯义正辞严地说:“不要妄想在清泉建游泳池……清泉的人不稀罕通车,我们有一双腿就够了。”[4]还有当阿盛伯在劝说和煽动村民跟他一起反对城里供商在清泉建造游泳池时,所用的三大理由:第一,建造“会伤着我们的地理”;第二,“大台风那一年,不知道谁丢一捆稻草在井里,结果我们整村的大大小小都眼痛”,要是在龙目里装一个马达,会得罪当地的人杰地灵;第三,游泳池建成后,让龙目看了这些不正经穿衣服的男女也是不好的,而且还会带坏清泉单纯淳朴的民风、教坏清泉的子弟。由此可看,阿盛伯这个形象带有一定迷信、愚昧、滑稽和可笑的色彩。但是当问及他为何要反对建造游泳池时,他又有着“因为我爱这一块土地,和这上面的一切东西”的乡土村民的憨厚和可爱。所以这时期黄春明笔下的“小人物”还是处于第一阶段的,没有走出乡村,但是已经触及一群坚守在乡土并受到来自城镇建设变迁冲击的乡民。

这样的乡民在黄春明《青番公的故事》《鱼》等作品里体现最甚。在《青番公的故事》里,青番公一直用稻草人的方式坚守在土地上,他常以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和经验向孙子表达自己对于土地的那一份眷念。他常对孙子说“做一个农夫经验最重要”“只要你肯当农夫,这一片,从堤岸到圳头那边都是你的”。青番公尝试用一种家庭联结的方式将乡民传承留在这一片土地上。在面对时代变迁与乡民传承时,他们既在城镇分化之中迷惘,也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互为矛盾。

二、游离与毁灭——“小人物”生存困境

在黄春明笔下的第二批“小人物”是一群失去土地流入城镇的破产农民以及较早脱离土地、依附在城镇生活最底层的贫民,面对社会变迁,这些城镇边缘的“小人物”在社会结构解体中成为最直接的承受者和牺牲者。

在黄春明的《锣》里,憨钦仔这个人物形象将社会底层人民的贫苦生活演绎得最为深刻。小说里的憨钦仔大概经历了人生三大起落阶段。第一阶段,憨钦仔凭借着自己打锣的手艺在乡镇里颇为吃香,几乎每家每户红白喜事、寻人启事以及许多寺庙要善男善女谢平安、公所各种税收需要催缴以及打预防针种痘等各种信息的宣传都是憨钦仔的一手锣鼓所为。这个时候的憨钦仔吃好肉、喝好酒、抽好烟,在小镇上处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重要地位。憨钦仔作为一个较早脱离土地、依附在城镇生活的平民,他的生活还不是最底层最悲惨的。直到一个年轻人用一辆装有扩音机的三轮车沿街叫嚷,替代了憨钦仔的锣鼓宣传,憨钦仔失业了,这一事件致使憨钦仔由平民向贫民转变(三轮车其实隐现了工商经济对城镇平民经济的巨大冲击和毁灭)。失业后的憨钦仔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饥寒交迫的生活,由于失业前后之间生活水平的落差,使得憨钦仔无法接受寒饱不饥的窘状,所以他以赊账的方式继续抽着香烟,吃着好食。但是随着赊账数目的持续增加,小镇上的人不愿意再赊账给他,他在小镇上的地位由人人稀奇、人人尊敬转变成了人人调侃、揶揄和取笑。而赊账不还(因为还不起)这个事件直接导致了他生活的第二大转折点——加入罗汉脚。

憨钦仔加入罗汉脚的经历跟他打锣的经历有着相似的巧合,由光荣加入——顺利融合——后期排挤——抛弃取笑这条主线构成了他加入罗汉脚团体后的一系列经历。憨钦仔加入罗汉脚之后,用黄色笑话小心翼翼地取悦每一个罗汉脚。当罗汉脚没有生意的时候,憨钦仔用“扫把打棺材就会有人死”的民间说法为他们出谋划策,但真当有人死的时候,憨钦仔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自我安慰的自我救赎中,模棱两可和怯懦的性格致使他在对疯彩抱有爱欲情感时,得罪了罗汉脚团体,陷自己于一个“不敢承担”“背叛团体”“有坏心眼”被罗汉脚团体孤立的处境。游离在罗汉脚团体之外的他,由于赊账不能还,当遇上店家老板的时候,只能用一种装坡脚、蒙脸的方式防止被认出,但却因为看不见而走出了罗汉脚送丧的队伍,被众人耻笑。憨钦仔持续失业一直待在罗汉脚团体之中,却又耻于跟罗汉脚站在一起的“自尊和虚荣”的状态直接将他慢慢推出了罗汉脚的团体。

而公所男人的出现,将憨钦仔的生活引入了第三个阶段。男人给憨钦仔带来了可以重新打锣的消息,于是憨钦仔毅然决然地脱离了罗汉脚的团体,还乘势取笑和还击了罗汉脚一等人。这其实给他最后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重获打锣职业的憨钦仔由于兴奋过度,画蛇添足地完成宣传公所交给他的任务却因效果不佳而被迫停止了打锣。再次毁灭的冲击如魔鬼般将他拉至生活的最底层。诸如憨钦仔此类“小人物”在黄春明笔下比比皆是,他们始终在动荡的时代纷争中游离,寻找出路却又没有出路。

面对时代变迁下工商经济的冲击、人性心理变化后的扭曲以及权威的压迫,黄春明笔下的“小人物”如何突破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四面夹击的生存困境,寻找一代乡民与土地传承的出路,是值得始终关怀的重大命题。

猜你喜欢
罗汉清泉游泳池
清泉醋业
石上清泉
顾绣罗汉朝观音图轴
游泳池
皇家游泳池
汨汨清泉:宁条梁“找水记”
少林功夫拳(四)
智扩游泳池
孔府名菜“八仙过海闹罗汉”
李宏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