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数字化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

2019-12-27 11:28◎许
文化产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产业化文化遗产贵州

◎许 媛

(贵州师范学院旅游文化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18)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又称“无形文化遗产”[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需满足三个标准:一百年以上的历史;三代以上无断代的传承;手口相传的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反映着不同地区住民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和传统民俗,是重要的文化资源[2]。

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流传下来了大量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节庆习俗,因此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2006年5月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1项40处入选“国家级”,排名在浙江、福建之后,位列全国第三[3]。但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冲击以及缺乏科学的保护手段,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衰微。经济时代的物质诱惑吸引着年轻的人们,看不到技艺的前景,很少有人愿意付出长时间的耐力和毅力,加之受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致使传承人缺失,这是技艺传承保护面临的最大困境。贵州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大多属于偏远的农村地带,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近几年这些地区因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被人们青睐,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通过开发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文化体验型的项目,促使其向产业化方向演变,不仅能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换,还能解决普遍的贫困问题。

三、数字化应用的必要性

当前“非遗”保护的重点地区面临社会人口流动、传承人年龄老化以及区域商业化的冲击,在“非遗”保护工作的具体进程中,各省市文化局等政府单位普遍面临顾此失彼的难题,因此各地的“非遗”工作也就主要表现为对“非遗”的抢救性保护。“非遗”数字化,指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四位一体,其项目内容主要是传承人的表演、制作的过程,旨在利用现代数字视听手段将传承人的技艺记录下来,通过交互传播的方式展示给大众。这种手段不需要打破传承人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将“非遗”的表现形态和内在价值传达给消费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无形”变为“有形”,将“非遗”项目中可视、可听的资源借助多媒体数字化手段记录和展现出来,实现其“活态传承”,为人类未来保存了文化记忆,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也得到了技术保障,同时也缩减了传统保护传承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成本。

四、数字化在“非遗”产业化中的应用

(一)采用先进的“非遗”建档技术

数字化记录、保存是“非遗”保护的一种重要举措,把“非遗”的文献、图片、影像,“非遗”实践的场所、器具、产品等实物资料以及“非遗”实践的动态过程,进行动态、立体、高清地记录和分类整理、数字化转化、存储[4]。“非遗”建档有利于保护其完整性和原生态,为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基础。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建档前期各地“非遗”资源数据采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而也导致了“非遗”数字产业化效率低下,以及不同地域采集数据的格式、类型各不相同,很难实现共享共通。根据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制定资源建设相关技术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统一有效的整合,这对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也有极大的影响。

(二)更新“非遗”宣传营销手段

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非遗”项目的主要的传播平台,比如知名微信公众号:“文木”。目前“非遗”网站的产业化运作优势尚不明显,利用网站平台建立“非遗”产品营销展示中心,把“非遗”手工艺产品产销与消费者的需求结合起来。建构“非遗”数字化博物馆,形成立体化数字传播渠道,对“非遗”项目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在“非遗”数字化宣传营销中,用视听语言、多感官语言、可交互语言等为新生代群体更轻松地描述与阐释“非遗”,这也有利于“非遗”走进大众的心里,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目标。同时应注重“非遗”数字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非遗”品牌化建设,如打造“非遗文化体验区”“非遗一条街”等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三)运用数字化打造体验性“非遗”项目

“非遗”的内容里有丰富的民间传说故事,利用VR技术搭建“非遗”体验空间,让观众走进“非遗”中间,就如同真实的触碰,十分具有吸引力;利用AR技术创建一个基于现实、带注解的复合场景,基于现实又超越时空限制,让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情境再现,让“非遗”真正“活起来”;通过空间的立体成像制作逼真影像,提高“非遗”的展出率和视觉效果,实现人机互动,给受众更好的现场体验,真正达到传承技艺的目的。结合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特征开发诸如表演、民间故事、节日民俗等“非遗”项目的商业价值是未来趋势,数字化技术无疑是表演类、口头文学类与民族民俗类“非遗”项目产业化的最好平台[5]。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兴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科技支持,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种类繁杂,各地区传习状态差异明显,若不能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扩宽传播渠道、让“非遗”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非遗”的“活态传承”的目标依旧难以实现。“非遗”向产业化发展能够带来的效益有多少、是否能够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遗”,如今还没有准确的定论。不可否认的是现代数字化技术能够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充分调动“非遗”传承人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注重“非遗”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产业化发展有望实现。

猜你喜欢
产业化文化遗产贵州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贵州,有多美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Tough Nut to Crack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