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理论表现形式、批判角度和扬弃路径分析

2019-12-27 23:25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私有制分工异化

班 珍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 210094)

“异化”一词最先出现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其核心内涵是人的活动及其对象化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的异己力量,反过来压制、奴役、统治人的现象。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首要工具,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于异化问题的研究,自始至终离不开科学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在马克思所处时代,资本主义急需资本扩张,阶级压迫和剥削不断加深,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由于异化问题的外显性,对无产阶级甚至整个人类社会而言,解放自身的唯一途径就是认清现实和变革现实。马克思正是基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从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入手,展开对资本主义经济领域的批判,并试图以现实的实践变革为基点,探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解放的途径。

一、表现形式:劳动异化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矛盾尖锐时期,劳动作为控制人、奴役人的力量存在,劳动异化是异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异化首先是劳动异化,是经济领域的事实。“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逃避劳动。”[1]91劳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能体现人之所以为人并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这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起源。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异化是通过劳动异化来体现的。“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94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最初的描述。此外,马克思还描述了异化表现的四种形态:

首先,是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成果,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本应该属于工人,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这种对象化的归属权却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劳动的对象化带来的不是劳动主体的满足和快乐,而是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的奴役。在这种条件下,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本身就越贫穷。

其次,是同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是工人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的结果。马克思认为,劳动本应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创造性的生命活动,是属于劳动者个人的主体选择性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活动乃至劳动者本身都成了资本家的“私有物”。在受资本家剥削条件下,工人无法获得等同于劳动付出的报酬,甚至无法获得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足够薪资,工人在劳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是痛苦与折磨性的。这种状态之下,外在强制性劳动的结果只能是自我牺牲的体现,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工人自我的丧失。

再次,是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劳动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标志,是人的类生活,是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压迫性、剥削性本质把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活动变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在工人劳动报酬受资本家无情压榨的情况下,劳动本身变成了维持生活的手段,是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的存在。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工人作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存在,劳动的目的是谋生而非劳动本身。

最后,是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状态下,工人是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下的从事具体劳动的人,是处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各种关系节点中的人。“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2]49在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由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产生出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在机械大工业的发展中,由相对劳动过剩的竞争压力,产生出工人同工人自身的对立。

二、批判角度:经济领域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条件下,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一切不公平的根源,阶级矛盾是最尖锐的,无产阶级的首要任务就是揭露这种“血淋淋”的事实。马克思从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角度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事实。

首先,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的根源是私有制经济下的强制分工。私有制条件下的强制分工是劳动与人本身相对立的起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具有的与工人相独立、相异化的形态,随着机器的发展而发展成为完全的对立。”[3]437私有制下的强制分工使得劳动者的体力劳动成果不归属于个人而是仅仅占据资本的资本家。除此之外,劳动对工人的压迫性、对抗性来自分工的非自愿性。“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2]775私有制等同于强制分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出现就意味着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抗的产生,也就是强制分工的存在。另外,个人屈服于固化分工存在于私有制社会之中。劳动分工只有在脑力分工和体力分工相分离的历史状态之下才能构成其强制性。这种分工使得劳动不再是个人自身的需要,而是整个社会的外在需要。由此可见,私有制下的阶级关系构成了异化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路径基础上展开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劳动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经济领域的各种矛盾逐渐显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一经出现,就具有了拜物教的性质。这时,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一切劳动产品作为商品便具有了控制和奴役工人的属性。物与人的对立存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经济之中,劳动产品变为商品时,其拜物教性质产生,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取代,商品拜物产生,劳动异化开始[4]。货币出现后,货币作为资本积累的存在,使得商品拜物发展成货币拜物。无论拜物教的存在形式如何,其本质依旧是作为工人异己力量而存在的异化本质。

最后,马克思从剩余价值论的角度分析异化劳动的动力与宿主。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断产生的剩余价值成为驱使经济领域异化问题进一步加深的动力。工人受资本家雇佣,进行异化劳动,资本家无偿占有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带来资本积累,资本家利用积累的资本再次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异化劳动继续产生。剩余价值论表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不在于创造使用价值,而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无止境增长。在资本积累不断继续的过程中,工人阶级作为与财富增殖器等同的物的形式而存在。

三、扬弃途径:现实的变革

以马克思的观点来看,科学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工具。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是人类能动的实践活动历史。一切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考察的问题,放归到历史现实中就会变得不堪一击。

一方面,从马克思对人类和社会的实践性本质解读中考察,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在异化问题分析中的渗透。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也是实践的,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足够变革社会。正因如此,马克思认为,最终从归于现实性这一点上来看,异化劳动的扬弃之路也必然是人类实践变革之路。

另一方面,从现实的人的本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整体变革等方面来考察,可以看得到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审视。首先,异化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之下能够进行物质生活资料创造的社会人。其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理解,与人相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异己力量便成了整个生产方式。异化劳动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中逐渐蔓延,并随着再生产过程进一步发展。利用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的资本家不断富裕,受剥削的劳动工人继续在异化劳动的生产过程中不断贫穷。这种状态之下的异化带来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不断冲击着整个社会结构。最后,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中审视异化问题,异化的扬弃有其内在必然性。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在越来越显现出异己状态之后,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对德国理论家们来说是如此神秘的力量,随着现存社会制度被共产主义革命所推翻,以及随着私有制遭到与这一革命有同等意义的消灭,也将被消灭。”[2]89这里显而易见的展现出了生产关系变革,社会制度变革之后同私有制同等意义上的一切旧的关系都将被消灭。此外,马克思还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和扬弃异化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前提。“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能消灭,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人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和现存的有钱的有教养的世界相对应,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5]40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条件下,其固有的异化根源的生产方式的病态必然要求被改变。

所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异化的扬弃有其历史必然性。无论是从需要扬弃的异己力量本身,还是从人的现实性本质,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扬弃异化的途径只能是现实的变革。

猜你喜欢
私有制分工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