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及路径探析

2020-01-05 10:42黄翔宇吴德胜陈绪长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双创培训疫情

黄翔宇 吴德胜 石 恋 陈绪长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1)

0 引言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创新已成为各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的核心动力。国际经济和科技实力博弈的背后,实质是国家之间创新创业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创业培训是践行双创理念、优化创业生态系统和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从全球范围看,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兴起于美国,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新企业管理”课程,标志着创业教育培训的开始,此后创业教育培训在世界各地逐步兴起。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创新创业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也对科技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创业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 研究综述

“创新创业培训”是基于我国双创理念而产生的专属名词。国外虽然没有创新创业培训的提法,但其在人才培养、创业孵化、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培训由来已久。为了浓郁培训氛围,保障培训效果,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助推各类培训的开展实施。美国自1988年开始为小企业发展服务设立专项,并在全国建立了一批“小企业发展中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协助企业开展的各类培训[1];英国以强化教育培训,为社会输送充足的熟练劳动力为目标,通过出台《工业培训法》《就业与培训法》《青年培训计划》等法案及具体政策,规定了政府及各部门对培训应承担的责任与职责[2];日本于2005年为培训设立了一种新税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培训和技术发展[3]。

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不断推出政策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特别是自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创新创业人才培训是科技双创工作的重要内容。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大企业建立服务大众创业的开放创新平台,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再次提出“推动中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相关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孵化机构,为初创期、早中期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检验检测、财税会计、法律政策、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等服务”。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创新创业培训的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基础。

国内外对培训模式的研究较为趋同。从组织形式上分为线上模式、线下模式和混合式;从时间延展上分为培训前策划、培训中组织和培训后评估;从用户需求上分为SYB培训、KAB培训和个性化培训[4]。其中,SYB,即“Start Your Business”,是为促进就业、帮助微小企业发展而专门研发的一系列培训企业家的培训模式;KAB,即“Know About Business”,是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这两种模式均是国际劳工组织研发提出。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单位对培训手段及内容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对线上培训热情高涨,有关线上和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强度与实践明显增加。

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发现,我国的创新创业培训模式主要还是效仿学校教育,以线下培训、定向推介为主。但新冠肺炎疫情下,大量单位主体,包括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运行受阻,创新创业培训的组织方式、目标群体、用户需求、硬件技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 我国创新创业培训模式的特点及问题

为提升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对创新创业培训模式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培训方式、培训需求、培训技术、培训对象等4个方面。其中,培训方式即培训的组织形式和学习形式;培训需求主要针对创新创业领域相关内容;培训技术包括为实施培训活动使用到的一切软件技术或硬件载体;培训对象主要根据参训学员的单位或工作性质进行划分。

2.1 主要特点

疫情之前,我国的创新创业培训模式类似于学校教育。在培训方式上,主要以线下集中、理论授课为主,培训流程趋向专业化,包括培训前调研、培训中组织和培训后跟踪调查等,形成了全周期的创新创业培训组织形式。受到培训方式的限制,培训技术也主要以学校教育的多媒体教学为主。在培训内容上,由于创新创业涵盖范围广泛,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较多,加上社会发展发展对精细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呈现出由之前粗放型的通识创新创业内容转变为专业化、体系化的“1+N”创新创业内容的特点,其中,1代表服务整个创新创业体系的知识网络,N为创新创业培训内容中的具体环节,包括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业辅导、政策宣讲等内容。在培训对象上,大多立足于国家或区域出台的各类政策,进行针对性的推介组织,主要以企业参训学员为主,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主体为辅。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纷纷开设面向大学生、企业科研人员的双创培训课程,市场上也涌现一大批服务企业、个体创业者的创新创业培训服务机构,创新创业培训的范围和产品不断拓展和丰富。据统计,2018年,国内仅企业创新创业培训的市场规模就高达3340亿元,较上年增幅达22.88%,中小企业的需求占整个企业创新创业培训市场总量的96.10%。

2.2 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创新创业培训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流的培训模式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培训新技术运用有待加强

创新创业培训结合新技术开新局的能力不强,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创新创业培训中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单纯的模仿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仅是换了个地方进行学校教育,没有发挥出继续教育创办主体多元化、灵活性的优势。

2.2.2 培训课程内容较为单一

目前我国通行的创新创业培训特别是高校的双创教育大多为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理论知识的讲学讲授为主,例如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创新基础概述等,相对来说,针对技能实训和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的培训内容较少。

2.2.3 培训效益有待提升

当前国内创新创业培训主要依托高校、双创孵化载体开展,政策驱动,以补贴的形式刺激企业和相关人员参与,自主积极性不高,大量培训、教育机构缺乏专业化、精品化创新创业培训产品、课程,培训内容趋同,没有针对行业痛点,较难吸引企业和相关主体自觉参与,影响了创新创业培训市场盈利提升。

2.2.4 培训政策落实有待优化

为助推创新创业培训发展,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明确指出,要支持各种线上线下平台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在线培训,鼓励国家高新区提供创业补贴、创业培训、就业见习补贴等。然而,在落实层面,各地市缺乏相应的配套举措及实施细则,宣传不到位影响了潜在群体的参与,补贴不到位影响了相关主体开展培训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创业的高质量发展。

3 新冠疫情对创新创业培训模式的影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发生了重大改变,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进一步凸显了创新创业培训的重要意义,应国家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政策,大量传统线下培训机构迅速将线下培训课程转移到线上平台。2020年3月21日,科技部《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指出,利用各种线上线下平台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在线培训、在线答疑,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宣传解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相关援企稳岗、减税免费、社保减免、金融支持等重点政策。2020年4月7日,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的通知》强调,支持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开展企业创新管理、创新方法、领导力提升、投融资、技术成果等培训,鼓励国家高新区提供创业补贴、创业培训、就业见习补贴等。创新创业培训在迎来历史发展机遇期的同时,其培训模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

3.1 在线培训方式日趋常态化

此次疫情启动了线上双创培训的“快进键”。虽然线上培训具有打破时空的限制、节省培训成本的优点,有的企业也很早就采用了这种培训方式,例如思科公司自1999年8月起,就把80%的内部培训内容用网上培训的方式实现,结果节省了60%的培训开销[5]。但一直以来,传统的线下培训具有学员与授课教师能够实时互动、培训氛围浓郁的优势。因此,疫情前创新创业培训主要以线下为主。由于疫情影响,线上培训方式成为了最被大众认可的组织形式,围绕各类创新创业主体以创业辅导、政策宣讲、法务财税、投融资服务、技术及管理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培训市场总量迅速增大,培训对象对线上培训方式也日渐接受和习惯。随着疫情后期在线培训公司逐渐回归线下,“在线课程”“线下课程”以及“双师模式”的双创培训课程将长期处于并存的状态。

3.2 培训需求日益多元和复杂

以前,参训学员对培训需求大多集中在培训内容方面,但疫情之后,对培训需求的关注有了较大改变,优质的课程用户体验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更要依靠强大的后台和团队来赋能和保障。在时间上,参训学员倾向培训时间不再是以前线下培训那样固定的,而是希望能更自由和灵活选择;在内容上,因为线上培训切换成本低,可选择性更大,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与自身需求的匹配要求更高、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在培训组织服务上,培训对象对线上流程衔接、在线研讨、互动交流、及时响应、培训效果跟踪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线培训直播过程中画面声音流畅不卡顿,教师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授课内容编排逻辑合理,培训辅导人员的服务细致及时等要素具备,才能确保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3.3 培训场景中技术赋能不断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多样化网络培训技术的大量涌现,为创新创业培训相关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可根据学员学习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反馈,动态实现培训资源的不断优化调整,实现培训内容智能推送,提升培训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为创新创业人员的培训提供高效可行的方式[6]。受疫情影响,市场上大量创新创业培训创办主体除了在培训课程内容和服务上发力外,还将体现在新技术开发和运用上的竞争。贴上“AI技术”“大数据分析”“流媒体技术”“RV沉浸式学习”标签的培训机构日益增多,具备技术和设备研发实力、发挥好科技赋能价值将成为行业竞争的重要领域。

3.4 培训对象范围和需求不断扩大

此前的创新创业培训主要面向创业者和市场创新主体,以大学生和企业群体居多。但受疫情影响,社会生活方式在很多方面发生了较大改变,对医疗、教育、社会管理提出了更多要求,除企业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外,各类行政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甚至包括创新创业培训组织机构或中介机构都存在诸多培训需求。例如,行政管理部门对创新创业政策解读、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提升、国内外相关领域工作经验交流等需求进一步强化;中介机构对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服务素质、科技服务能力与水平等都有较为强烈的培训愿望。此外,对于培训对象自身的能力素质也较此前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对新技术、新媒体的接受、使用能力以及参训的自觉性和自律能力等[7]。

4 适应疫情防控需求的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创新路径

由于疫情防控和诸多因素的客观影响,未来创新创业培训很难以单一化、标准化的模式进行界定,基于培训模式4个方面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组织培训将成为业内发展常态。然而,具体到某一场培训的培训模式,仍然可以从理念、技术、内容、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保障我国创新创业培训的发展初心和实施效果。

4.1 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培训理念

创新创业培训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需从参与全球竞争、前瞻性地引领未来世界发展的广度来审视,并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开拓者。为此,对于培训开展的初衷应面向行业发展特点,结合培训对象现实需求和时代发展客观需求,将创新创业培训与投融资、实践技能、项目开发、创业孵化有机组合,最大限度激发双创活力,加强双创培训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和人才链,以双创培训为手段,深化推进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促使传统产业升级。

4.2 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

加强对云计算、虚拟现实、AI技术、大数据、流媒体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研究,为创新创业培训提供科学化、精准化、趣味化的培训体验,激发参训学员的学习兴趣,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基于线上培训组织形式,利用计算机技术精准记录每位参训学员的进度、目标,并进行实时的动态跟踪,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个性化定制培训内容,使每位学员均可以自主进行专题学习、参加直播培训,实现培训内容的智能推送、动态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培训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发挥线上培训高效、个性化的优势。

4.3 完善适应不同对象的培训课程体系

当前,创新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得到较大提升,围绕培训对象的需求,在培训内容上可进行深度挖掘和定制化设计。例如,面向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开展科技管理提升、党建、政策宣传解读、疫情防控科普类培训;面向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可以开展创新素质培育、科研能力提升、行业发展交流类培训;面向科技企业,可以围绕企业需求、技术咨询、管理创新、营销策略等内容组织培训;面向科技中介结构,可以开展素质提升、机构规划、运营管理类培训。

4.4 加快培训服务方式的迭代升级

线上培训方式的兴起对培训主办机构的服务方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参训学员的服务不再局限于线下食宿安排,而转为对培训全流程、个性化的跟踪服务,包括线上对接、答疑反馈、技术指导、评价考核等。基于服务内容的升级,培训组织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培训信息平台建设,并提前做好延伸性的配套服务资源建设,例如创新创业培训研究成果库、专家师资库、培训课程资源库、培训企业库的共享共建,以及与培训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的合作交流与利益分配机制建立等。

5 结语

未来创新创业培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积极吸收国家、省市区的创新创业政策,打造综合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将成为培训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可以预见的是,培训工作的统筹协调、高素质培训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需要将成为各类培训优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创业培训组织方式,根据行政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4类培训对象需求设计精准、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内容,并优化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将成为后疫情时期创新创业培训的创新路径。

猜你喜欢
双创培训疫情
战疫情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培训通知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