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视角下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策略分析

2020-01-07 22:45杨淇斯
科教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双高职业高职

杨淇斯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33)

1 “双高”视角下注重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意义

2019 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不仅符合时代潮流,而且成效大、见效快,推进“双高”计划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建设,有利于高职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双高”视角下注重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改善了目前一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人才培养,加快了打造新时代高职教师队伍的进程。

2 目前“双高”视角下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校教学水平差,对科研重视程度不高。必须摆脱从前那种只有学习不好的人才会上职业学校的观念,努力将职业教育打造成更具现实意义,更有时代特征,起到更大作用的新时代职业教育学校。高职学校也需要提升对自己的要求,注重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研能力,制定年度科研目标,只有高职学校能改变旧有观念,提升教学水平,注重科研能力,才能带动高职教师对科研的重视程度。目前有些职业学校招生就是为了赚取经济利益,学校的学生先混日子,最后再得到一个无真正价值的毕业证。若想改变这一现象,提升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就需要密切关注相关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科研重视程度,对违规职业学校予以相应惩罚,从整体上提升职业教育学校的水平。

(2)高职教师科研意识弱。自2019 年开始大力推进高职教育的“双高计划”,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这对高职学校、高职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高职教师科研素质不高,能力有限,大多不认为自己有能力从事较深层次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每天进行众多教学任务,强大的工作量也让老师们实在分身无暇,导致许多高职教师的科研意识非常薄弱,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具有主观能动性,由于高职教师们没有树立起科研意识,因此难以推动高职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高职教师自身科研意识弱这一问题,不仅是阻碍高职学校科研发展的一大桎梏,也是我国在高职学校科研工作发展上的一大羁绊,要想推动高职学校科研工作发展,研究高职教师科研意识弱的问题意义重大。

(3)高职教师科研精力不足。目前来看,高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丝毫不逊于本科教师,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高职学校经费实在有限,对好的教师吸引力也不足,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呈现短缺现象,没有足够的教师,就只能被迫给已有教师增加工作量,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没有专业对口的教师,就找一个相似专业的教师来上课,这些老师本身对要给学生讲授的课程就不精通,要花比自己所擅长的专业更多的精力来备课,又哪里会有足够的时间搞科研呢?

(4)高职教师综合素质不高。高职教师之所以科研能力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本身综合素质不高所导致的。众所周知,能进入本科学校任职的教师,往往是名校毕业,博士更是成为了当今高等本科学校老师的必备要求。可反观高职学校,国家对高职教师的培养实在难同本科相较,比较专业的高职教师学校,就只有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学校。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这对高职教师的水平产生了极大的限制,因为倘若综合素质较好的教师均想去本科院校任职,那么高职院校的教师自然会显得势单力薄,综合实力较弱。而国家对高职教育师资方面的财政投入偏少,导致高职教师岗位没有吸引力,一些其他高水平学校毕业的人,也因此不愿意选择高职教师这个岗位。综上,高职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也难以避免导致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差的问题。

3 “双高”视角下培养提升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3.1 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机制

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机制既是为了培养高职教师科研水平,也是为后续教师力量储备打基础、做铺垫,国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导向是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在进行职业教育授课时,应该根据各地区的现状,因将学校课程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切记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避免职业教育的义务教育化,与该地区现状脱轨,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体系。除此之外,职业教育学校是为地区培养专业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教学需要做到认认真真的授课,教师需要勤勤恳恳的教学,学生需要踏踏实实的听讲,才可能让该学校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就业后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拥有光明的职业发展前景。职业教育学校依然需要在教学中注意个性化和持续化教学,只有合理的人性化教学才能使职业教育体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发挥出本身所具备的功效。对于某些特别优秀的教师,譬如综合素质强,科研基础扎实的高职教师,还应该给予其他发展机会和奖励手段,比如公费继续深造,成为某领域的专家等,使其有更大的平台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为更多研究提供经验方法,通过这种形式优化人才培养机制,职业教育长效性将会多一重保障。

3.2 完善高职教师科研能力激励机制

完善高职教师科研能力激励机制,并通过国家和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可以增强高职教师科研意识。对于许多高职教师科研意识不足的问题,我们就对症下药,开设高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课,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让其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发挥意识对物质能动的反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不仅要给予科研能力强的高职教师以物质的奖励,更要在精神方面给予其肯定,工作生产中评优优先考虑科研能力强的高职教师,或者开表彰大会等等,都是激励高校教师投身科研的有效手段。

3.3 形成高职教师的考核制度

从规章制度上形成高职教师专业考核制度,由于目前有大量的高职教师存在教授课程太多、时间不足,而没有余力进行科研的现象,而我国很多普通大学的本科教师每年都有固定的科研任务需要完成,因此高职教师完全可以对此进行效仿,规定最多所教课时,以保障教师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研,规定最少科研项目,并以任务的形式安排高职教师完成,高职学校本身偏重实践,学生实践能力较强,像许多技术方面的科研任务,高职学校教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4 国家加大财政投入

高职教师职业岗位与本科高校岗位相比本身吸引力不高,因此可以发挥国家财政的积极作用,提高高职教师薪资,吸引更多的人选择高职教师的职位,从而缓解高职教师人员短缺问题,不仅提升了高职教师质量,而且减小了原有高职教师的工作量,也让高职教师的工作队伍更加壮大,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从数量上,都使高职教师有了更多的资本,去进行科研活动。另外,积极开办职业技术师范类专业,加大对高职教师的培养,也可以为高职教师队伍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在我国,师范类学校占比不少,就拿山东省而言,单本科类师范学校或有所涉及的就有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临沂大学等,这些学校的招生专业,都没有职业技术类师范生的培养,就目前而言,大肆开办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所耗费太多,也不符合我国大学综合发展的趋势,由于我国师范类大学一直发展势头较好,有知识能力和专业素养开办职业技术师范类专业,所以在师范大学开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也不失为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为高职教师提供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4 总结语

“双高”视角下,高职教师科研水平不高已经成为了亟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阻碍我国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与培养提升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需要共同着力,使其互相推进,才能事半功倍、有所成效。本文从“双高”视角下注重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意义入手,通过分析目前“双高”视角下,高职学校教学水平差,对科研重视程度不高,高职教师科研意识弱,高职教师科研精力不足以及综合素质不高等四个问题,重点研究了“双高”视角下培养提升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四个措施,希望通过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机制、完善高职教师科研能力激励机制、形成高职教师的考核制度和加大国家财政投入,能促进之后高职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对高职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上升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双高职业高职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