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本量利分析应用研究

2020-01-17 19:39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9期
关键词:盈亏保本变动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定义。本量利分析是为经营决策提供服务的重要方法之一,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的经营中。企业管理层用这一方法得到正确的决策信息,在预测、决策、分析、控制等许多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不仅如此,还能够让企业管理层者更好的控制风险,企业生产经营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

本量利分析法,也被称为CAP分析法,它是指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潜在规律进行系统性划分的方法。

(二)本量利分析的影响因素。针对保本点业务量的分析中,首先要假设产品单位售价、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其中一个因素保持不变,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是无法实现的,这样的平衡状态是不可能长久保持的,这些因素的变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保本点销售量。

1.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产品单位销售价格变动是影响保本点产生变化的第一个因素,它同时也是影响盈亏平衡点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产品的单位价格越高,就会导致总销售收入线的斜率越高,成本节约点就越低,这就是盈亏临界图也叫做盈亏平衡图。

根据本量利模型可以发现,如果以相同的产品成本水平为基础,一旦产品的单价定得很高,那么销售产品所获得的收入就会很多,那么“销售总收入线”的斜率在本量利图上就会很大,就能发现保本点在这个情况下相对较低。所以,在产品销售额一样的条件下,如果单位产品销售价格越高,则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就越多。相反,如果单位产品的价格较低,则相同的销售额企业实现的利润就较少。

2.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的增减变化对保本点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一条新的变动成本线的斜率比原来变动成本线的斜率大时,保本点会有所提高。

也就是说,在新的单位变动成本线的斜率比原来单位变动成本线的斜率大的情况下,保本点销售量会增加,进而使企业的亏损范围增加,因此企业生产经营的利润则会对应减少。相反,新的变动成本线的斜率比原来变动成本线的斜率小的情况下,保本点销售量将会下降,企业的盈利范围会减少,因此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利润会对应增加。

3.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也会对保本点的变化产生影响。因为从本量利图上来看,如果企业的固定成本增加,那么销售总成本线上移,就会使企业的保本点相应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样的状态下,企业生产产品的利润会相应降低;如果企业的固定成本减少,销售总成本线就会相应向下移动,以至于企业的保本点相应降低,这就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盈利。

因为固定成本的上升,销售总成本线会随之上升,那么一定会使其保本点业务量有所提高,因此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盈利下降;相反的情况下,企业的固定成本降低时,销售总成本线就会下降,那一定会使其保本点业务量有所降低,因此就会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盈利提升。

(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本量利分析工具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基本假设:

1.目标利润的假设。在运用本量利分析方法的过程中,预估企业未来发展的经营利润是有必要假设的,或者企业通过一些管理工具、管理方法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利润。

2.产销平衡假设。在做本量利分析之前,我们是需要假设一个理想的条件,进而进行理性分析。而这个假设条件即将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看作始终可以实现产量与销量的平衡。如果以一家生产多产品的企业为例,我们可以认为企业某一种产品的产量与销量在企业全部的产品中所占的比例是一定的。

3.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在混合成本划分的过程中,企业是很难做到清晰地将混合成本分解清楚的。因此,在做估计成本性态的工作时,要先去除混合成本因素引起的影响。直接将成本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两大类。

4.线性关系假设。线性关系,指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做成本性态分析时,需要提前假设固定成本是不变的,而业务量是在成本和单价允许的范围内变化的,所以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存在着完全线性关系。相应的,假设产品售价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也存在线性关系。

5.品种结构稳定假设。在这种假设条件下,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会更加的关注于产品的价格、成本和产量。在这种状态下,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对于每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据所有产品总收入的比重是不会变化的。但是在真实的企业业务过程中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是无法按照一个固定的产品结构来销售产品的,所以这必然会是某一产品占比发生变化。

(四)本量利分析在企业应用的意义和作用

1.制定销售计划。通过盈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平衡”点,销售方案可以根据此平衡点来制定。能否可以达成目标销售额需要结合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在销售过程中应对企业的销售计划、方法进行及时调整。同时,应该对企业其他财务信息进一步进行相应的整理、分析,得出这一类产品生产线是否应该保留,或是否应加大产品投入等相关结论。企业可以利用了盈亏分析预估出企业一定时间内的目标利润,从而计算出其他相关数据,以及对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因素的影响。在各个方面进行的动态化的管理控制,在保障盈亏安全的同时,企业要做出新的战略决策,来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更好的把控运营过程。运用本量利分析计算出企业产品的盈亏平衡点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企业遭受亏损,让企业管理者能够更好地把控企业的运营过程,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存在着产能过剩、库存商品积压过多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企业中存在“去产能、去库存”的趋势,所有企业对产品的盈利能力预估就变的十分重要。企业要对无法销售掉的商品积压的情况时刻进行关注,一旦发现此类情况,企业要及时作出处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盈利性较差的产品应当减少生产,来降低企业未来亏损的风险。因此,运用本量利分析,可以根据市场的发展现状来计算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使企业管理层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到影响利润的关键点,这样管理层就能够制定相关的措施去规避即将面临的风险。

3.完善企业营销策略。首先,在企业计算出产品的边际贡献率时,对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制定更加适合企业自身的营销策略。其次,通过本量利分析对产品数据的敏感度可以进行相应的计算,找到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点,以此来调整出更加迎合市场需求的营销方案。

二、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应用的不足及建议

(一)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应用的不足。企业在计算并分析成本性态时可能产生了一些问题。在企业开机实验的能源费用方面,会有较预期支出增加费用的情况发生,它本身属于变动成本,但这项开支在骤增的情况下算为固定成本。首先,成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混合成本。与生产情况等因素一同变化的是变动成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与生产情况等因素没有关系的为固定成本,虽然有如此大的区别,但这两者是很难区分开的。此外,在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还有一部分成本叫做混合成本,而其中也被分为固定、变动两部分。这两部分具有不确定性,它会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而相互转变。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由此也无法规定分解混合成本中变动与固定的方法。甚至于相同行业企业也有一定的偏向性,也是有所差别的。一旦未将差别考虑进去,在运用本量利分析时就会有很大的偏差。

(二)完善企业本量利分析应用的建议

1.加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别。在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时,都不能将成本生硬地划分为固定成本或者变动成本,需要将外部因素考虑进去。如果未能做到,将出现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的结果,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决策。另外,在公司经营活动划分产品性态时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的,如果在没有前提条件下假定成本与产量是线性关系,这样做虽然使模型变得简单,但是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因此在公司划分成本性态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无法做到一步到位的。

2.对混合成本进行进一步的清晰分解。对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三种:两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分析法。散布图法在运用时是最简单的,但是它不能精准地将各项予以区分。散布图法在运用时只是根据以往业务,划分成本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回归分析法在运用时最为复杂,它是需要以销量与成本呈线性关系为前提的,但使用它所划分的成本是最为精准的。但在回归分析法的使用中,企业是无法真正做到销量与成本呈线性关系的,回归分析法通常不能实现。所以,在选择一种方法之前,一定要实现进行合理的判断。

三、本量利分析在企业应用中的启示

(一)构建 excel 模板进行本量利分析。有些企业虽然会运用到本量利分析,但无法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这可能源于本量利分析在计算方面较为复杂,且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所以运用有效的工具是很有必要的,例如Excel就是很好的计算工具,它有着很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公司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计算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盈亏平衡分析基础模型的补充。公司想要使用本量利分析法,并且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就必须要与盈亏平衡点相结合。如果没有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可能无法较为准确的预测下一季度或下一年的利润目标。虽然盈亏平衡分析是在一个限制性因素较多的环境中建立的,但它的数据公司可以用于决策。但本量利分析的结果并不是公司经营决策的唯一决策依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猜你喜欢
盈亏保本变动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巧用Excel盈亏图分析差异一目了然
变动的是心
基于盈亏平衡分析的黄玉川煤矿生产规模决策研究
“保本”承诺渐行渐远,你准备好了吗
盈亏平衡点分析还有实用价值吗?
——基于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研究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