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探索

2020-01-18 02:01黄庆荣成嘉宝
黑龙江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课无菌

黄庆荣,成嘉宝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 150086)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高职高专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以及诊断与防治,是后续医学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的桥梁课程。通过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学习,可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习兴趣,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

1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对于实验目标要求的内容,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根据老师的要求去观察细菌的形态或标本等,不清楚实验目标和原理,只是简单地完成操作,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即可,实验分数根据报告来评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应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用改革实验内容提高医学生的兴趣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结合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特点和课时要求,通过问题研究型教学,引导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1 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根据目前各学科的人才培养计划,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学时都有所减少,护理专业由原来的64学时变为48学时,实验课的内容只能做到少而精。我们设计了微生物分布检查、消毒与灭菌、革兰氏染色法等内容,并增强无菌观念,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细菌的基本分类方法和理论知识。

2.2 运用问题研究型教学方法

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实验成功的基础,观察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时,我们准备了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物,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两种颜色细菌产生的色素,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物为蓝绿色,金黄色葡萄球菌只是菌落,为金黄色,使学生容易记住色素的两种类型: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在进行细菌分布检查时,我们会多准备一些无菌平板,使每个学生都做一下自己手上的细菌、咽喉部细菌等,清晰地了解细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的分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3 增加实验实训内容,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学校非常重视实验课程,全面开展了“一口清、一手精”教学活动,每门实验课必需选出一到两项实验,学生要做到一边做一边说,熟练精准掌握实验操作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和要求,微生物学实验选出项目为“革兰氏染色的无菌操作”和“药敏试验”为实训内容。除检验专业外,其他专业把“革兰氏染色的无菌操作”作为实训项目和考试内容。

3 提高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3.1 建立和强化无菌观念

通过微生物学实验,使学生更加强化无菌意识。革兰氏染色法分为涂片、干燥、固定、染色和镜检五个步骤,其中,前三步为无菌操作过程,例如,接种环和试管口在酒精灯中的反复烧灼、细菌的挑取等,经过这些操作和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革兰染色法,还理解了无菌操作,增强了无菌观念。

3.2 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保障,微生物实验中要培养学生两方面安全意识,一是酒精灯的使用,强调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要保障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二是生物安全,严格无菌操作,实验垃圾,如细菌培养皿、革兰染色玻片、试管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再清洗。要将实验使用后废弃的带菌物品放置在指定地点,不能随意丢弃,要进行灭菌处理后再处置;要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处理,每次实验课后要用紫外灯对实验室消毒半小时以上。通过以上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无菌观念,为以后的临床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3 加强团结协作精神

微生物学实验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通过实验不仅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团结互助、任劳任怨、以大局为重的协作精神。每个实验均分组进行,按照学号将其平均分为八组,每组5~6人,这样便于管理和考核。根据课程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可能是每个实验项目人人都能操作,只能要求每组每项必须操作,这样就要求大家分工合作,积极配合,发挥团结协作精神,认真做好每一项实验。

4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第一,目前的医学微生物实验课,教师示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操作后,学生要根据教师所做、所讲的内容进行试验,但是,每个实验室能够提供的示教物是有限的,不能做到人手一份,而且,有的操作比较多,如革兰氏染色法,操作分为涂片、干燥、固定、染色、镜检五步,学生不能一下子记得很清晰 ,教师可以利用录制好的录像,用多媒体进行反复播放,使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更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操作。第二,在微生物实验课上,适当增加一些专题性的、同时又有一定趣味性和可观性的电教内容,如结核病的防治,学生既复习了结核分枝杆菌的相关知识,又进一步了解了结核菌素试验。为了避免学生看一会儿就不感兴趣,首先,课前,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与电教实验课相关的内容,明确要了解哪些知识,写出预习笔记;课中教师预先设定几个问题,让学生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去观看电教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所看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归纳总结;课后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反复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用实验考核提升学生素质

微生物学的实验考核主要是针对学校开展的“一口清,一手精”实训,选出一到两项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做到边做边说,熟练掌握实验操作。微生物学实验选出项目为“革兰氏染色的无菌操作”,考核分数为百分制,根据时间分为两种考核方法:一是每人进行单独操作,根据考核标准打分;二是以组为单位,抽签选出2~3名同学为代表,把这2~3名同学考核的平均分作为本组同学的成绩。实验考核分数占本课程总评分的20%。通过实训和实验考核,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6 结语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加强无菌观念,为其他医学基础学科、临床学科打下基础。我们要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实验考核方式,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后续基础和临床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医学微生物实验课成为学生喜欢的医学基础课。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实验课无菌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有趣的实验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对萼猕猴桃无菌离体再生体系研究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