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18 02:01朱玲芳
黑龙江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导学学案自学

朱玲芳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分院,南京 210019)

学案导学模式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新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使传统教师“教”的过程转化成为了“导”的过程,学生成为了课堂主体,不再被动接受知识,使课堂环境变得更为轻松和谐,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教学任务。本研究主要介绍了学案导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过程,从而提升高职数学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1 学案导学的概念及特点

1.1 学案导学的概念

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内容来制订的一种方案,而学案导学模式是将学案作为载体,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由师生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从应用过程来看,先是由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带着疑问去听教师的讲解。在课前,教师要通过抽查学案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然后明确教学内容,给予学生指导,解决学生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脱离厚重的教科书,能够对课程的重难点有清晰地了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日常教学中,人们对教案这一概念有充分的了解,但学案与教案的概念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学案与教案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是学案导学模式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案与教案存在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其作用,学案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是以学生为主体,其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案,其中包含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课程中的重难点、探索过程及学生的自我反馈等内容,而教案是以教师为主,只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所需要的方案。

1.2 学案导学的特点

学案导学模式具备的主要特点是主体性、灵活性及参与性。第一,主体性是学案导学模式的主要特征。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案导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第二,灵活性是指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高职数学课程具有不同的课型,教师针对不同的课型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理论性强的数学内容,教师要注重阶梯的构建,层层递进,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在复习课程上,教师要注重习题的设计,应让学生参与到学案的设计与编写中,使学生按照学案进行自学。第三,参与性是学案导学模式中的典型特征。目前,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愿主动去思考。针对这种现象,采用学案导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高职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缺乏数学应用意识。不能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希望通过学习一项技能来得到一份好的工作,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在课程学习上更加偏向于专业课,而不是数学课。如果教师还是一味采用传统的讲课方法,则难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第三,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上课听讲、记笔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生没有自主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在遇到问题后也不敢向教师请教。第四,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基本运算能力也还存在很多不足。

3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

3.1.1 主体性原则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应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要充分信任学生,给予其时间和空间,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3.1.2 引导性原则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性的作用,从侧面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同时也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有选择性地讲述相关内容,并布置好课后作业,让学生复习巩固,使其进一步掌握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3.1.3 激励性原则

针对高职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要坚持激励性原则。学生在获得教师的肯定后会更加自信,学习数学的热情也会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要采用指导性语言去指正,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批评。教师要明白在学案导学模式中坚持激励性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在学生发生过错后也要保持宽容的心。

3.2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3.2.1 明确目标,依案自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先明确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情感与能力目标,这样才能有目的性地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利用学案进行提前预习,通过检查学案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从而使设计的问题更有层次和梯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对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例如,在学习集合及集合元素时,要先确立集合和元素的学习目标,然后要充分了解集合及元素的概念、特征、符号使用,并借助实际案例去探究数学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3.2.2 教师指导,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先利用学案进行自学,当自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收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指导。

3.2.3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思考

在学生讨论过后,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到学生存在的疑难点,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课程讲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反复思考后依然没有得到答案的情况下教师再进行思路点拨,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2.4 总结要点,突破重难点

在进行上述三个环节后,学生对教学内容会有充分的了解,也会突破重难点。但各个知识点还是比较分散,学生比较容易忘记,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也缺少总结,学习方法没有系统性。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总结,包括解题步骤与方法,等等,通过知识总结可以将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化,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模式时,要注意学案的编制,不仅要充分体现出教材知识,还要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设计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