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趋向的研究与分析

2020-01-18 02:01
黑龙江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第二课堂毕业生

包 寰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大学生就业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从文献法、综合法、比较法到调查数据统计法、思辨法、访谈法等,使研究成果有据可依。第二,我国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研究已经从简单的借鉴国外逐步走向本土的实际化,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第三,我国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研究更加注重实践的研究,而不是单一的理论研究,这样会使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研究成果更具说服力。第四,我国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研究已经逐渐从简单的直线化走向网格多元化,已经能够从更多的方面进行研究,以促进理论结构的更加完善。

1.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注重视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做到相互促进,促使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同步发展。第二,重视以高校教育改革的视角来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第三,理论研究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系统化,理论结构更加完整。

2 提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2.1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择业就业获取经验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为将来的求职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个人工作经历都有严格的要求。在大学里,学生应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校俱乐部的活动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申请在一些单位实习,充实课余生活,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也可以在求职过程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就业择业率。

2.2 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大学生应该对工作有更多的了解,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行业。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应积累所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这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同时,大学生应更加重视一些社会测试,获得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3 强化实践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面试官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高校必须尽可能地抓住机会,利用好大学生参与实践的平台。首先,高校要重视实践教育,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融入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其次,高校要重视第二课堂的发展。第二课堂是指在必修课之外开展的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能够提高学生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际系统。第二课堂内容丰富、灵活,是第一堂课的补充和延续。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更为密切。最后,高校要高度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如果想要安排实践活动,先决条件是有条件和环境去开展活动。学校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2.4 对就业方面进行专门指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职业指导是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并为其更好的发展做好准备的过程。目前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都是通过“短期晋升”和“考试”实施的,这种职业定向模式使学生无法应对就业的激烈竞争。首先,大学应将传统形式的职业指导转变为侧重于表达能力、求职能力、职业选择心理学、总体质量、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规划能力的指导。此外,在大多数学校中,职业指导是从高中毕业生开始的,只面向毕业生。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切实贯彻就业指导思想,完成职业指导工作。

2.5 转变自身就业观念,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大学生只想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希望毕业后能与知名企业签约。此外,大学生家长对子女的职业前景有很大影响,很多家长希望让子女进入政府机关从事稳定的工作。大学生应更多地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把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转变自身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6 加强深化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毕业生就业能力机制与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设置专门的培育主体和培育机构,使他们有能力找到工作,并对职业领域有很好的了解,以提高学生寻找工作的能力,发展所需的技能。另外,规定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就业标准,只有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获得相应的就业和创业资格。

2.7 相应的市场单位与主体应完善培训机制,打造社会合力

市场主体要主动改善劳资关系机制,使就业更加公平公正,促进国家就业发展。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发展机会,雇主必须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训中。企业应为学生提供课外活动项目,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此外,举办课外活动,应帮助学生树立更强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使他们在毕业后能更够胜任工作岗位。此外,企业可以与高校共同建设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社会技能,强化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学校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公司调整课程内容,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2.8 畅通多种渠道,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与素质

高等院校工作的重点应是提高创业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完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优化创新形式、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和职业教育活动。据调查显示,70%参加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生认为提高对创新创业精神的认识是有益的。因此,有必要制订创新的创业计划,促进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在教学实践中,高校应在现有课程中寻找创新点,丰富创业教育内容,通过创业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创业意识。此外,学校可以组织更多的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宣介活动,这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家精神,提高学生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第二课堂毕业生
01—02合刊
第二课堂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