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

2020-01-19 01:48魏安邦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涵式院校高职

魏安邦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132013)

1 引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要解决的不同矛盾。在20 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如何多招生、多设专业、多增规模是其主要贡献。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并向普及化迈进。据统计,2018年我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 418 所,校均规模为6 837人,与18年前的2000年相比,当时我国高职院校142 所,院校数已经增加近10倍;校均规模已从当时的2 200人发展到6 837人,超过2000年的3 倍。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职院校也存在趋同化办学与特色不明显问题,部分学校师资、教学设备和办学条件达不到要求等情况突出,一些学校出现招生难、就业难等矛盾。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引起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极大关注,如不适时重视内涵建设、更新观念、优化方案、提高质量,必将影响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党和国家及时提出了高等教育提高质量和内涵发展的要求。2012年,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中,第一条即明确:“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1]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分别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3]的重大论断。推动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

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和创新驱动战略、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日益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站在了由大向强的转折关头。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围绕着提质增效、改革创新主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势在必行。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以“九个坚持”提炼了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对高等教育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以及如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进行了论述[4]。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认识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拓宽了视域,启迪了思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2 高校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释义

如何理解内涵式发展?需要对下列几个词语加以释义。

2.1 内涵式与外延式

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在“内涵式发展”这个词语中,“式”的含义可理解为“以某种方式”的意思,如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方式等。

而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即事物量的规定性。如果说外延式发展关注的是学校规模量的扩大,那么内涵式发展就是一种追求质的办学质量。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应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从本校情况出发,按教育规律办事,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师资、学风等方面的特色。

2.2 宏观内涵式发展

所谓“宏观内涵式发展”,是指高校在保持规模稳定或小幅增长的背景下,通过调整或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和质量的方式,使高等教育发挥更大更好的功能。宏观高校发展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相互适应和互动,既涉及高校系统内部,还涉及高校系统外部。因此,宏观高校内涵式发展主要关注的是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改善和优化、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高等教育系统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的提升以及高等教育所发挥的社会效能[5]。

2.3 微观内涵式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涉及高校的教育教学及其功能的发挥。其着眼于高校的教育教学,也就是人才的培养职能。故高校微观内涵式发展是指高校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为目的,所采取的是加强人才培养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改善人才培养条件、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的举措及其所产生的效果。很明显,微观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可有多种形式,比如树立或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和扩展优质教学资源,建立健全个性化、更有效的教学运行机制,培育优良的教学文化等,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目的[5]。

由上述可见,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意旨在于从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出发,改革宏观和微观层面制约高校提高人才培养和质量的各种体制机制,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建构与高等教育功能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高校人才培养不仅与自身办学定位相吻合,而且能够很好地满足受教育者的意愿,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促进国民素质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5]。

3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体现

从内涵概念的本质属性看,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追求品质的发展,是一种积极的进步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条件和环境、优化体制和机制。在当前形势下,对克服外延发展的惯性思维和模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体现。

3.1 规模基础

内涵发展要有一定的规模为基础,没有一定的规模,内涵发展也就没有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才会对结构、质量等提出要求。

3.2 质量关键

抓内涵发展和内涵建设离不开质量这个关键词,讲内涵发展和内涵建设,是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确立质量优先和质量笫一的观点。在设置专业、课程乃至办学的质量标准、质量保证体系时,要围绕质量标准,狠抓细节落实和过程追踪。高职教育的人才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质量标准应围绕这一目标再加以具体优化。

3.3 特色鲜明

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存在的价值在于特色,其生命也在于特色。如何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这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的课题。高职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总体上有类型特征、区域特点、人才培养特色上下功夫。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努力在实践育人上显现特色、做出成效。

3.4 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的发展既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有益做法,也要学习研究国内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更要结合院校自身情况和资源条件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2015年10月,教育部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要求,“坚持教学改革与提升院校治理能力相结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和教师能力提升相结合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动专科高职院校依法制定章程,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6]这些要求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工作遵循。我们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抓好落实。为此,高职院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创新,“真正做到一切创新愿望都可以实现,一切创新计划都可以实施,一切创新成果都应得到褒奖。”[7]

4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4]这为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策略选择和着力点确定提供了遵循。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精神,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以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六个坚持”为着力点,作如下研讨。

4.1 坚持党对高职院校的全面领导

不久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主要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8]。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高校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高职院校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立足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治校的能力,牢牢把握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它既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故德智体美劳“五育”应并举,不能偏废,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

(2)认真抓好党的政治建设。依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高职院校党组织要履行好把关定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决策和上级党组织决定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高职院校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党组织必须紧紧抓在手上,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使全体人员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共同做好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

(3)转化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迄今为止党中央作出的最全面、最系统、最权威的关于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的文件,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贡献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中国方案[9]。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实际工作中,强化制度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高职制度和治理体系,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校理政效能,确保党对高职院校的全面领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优秀的人才保证。

4.2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是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来之不易,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4]“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4]。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其核心使命、核心价值所在。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要把立德树人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做到育人和育才的辩证统一。

(1)育人为本,在于立德铸魂。“德者,才之帅也”。高职院校的使命应以立德为根本。对于有思想、有个性、有见识的青年高职学生,德育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只有教会学生善于与人相处,学会理解、宽容、沟通、合作,培养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才能更好地以品德润身、有公德善心、用大德铸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针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澄清模糊认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育才之基,重在能力提升。新时代智育应通过以下几点夯实做事基础,提升工作能力。

一是学习知识是本职。高职院校学生应珍惜时光,心无旁骛,如饥似渴学习知识。既掌握知识,又洞悉规律;既勤于学习,又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二是立足国情是使命。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了解中华文化变迁、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三是全球视野是站位。关注世界形势和发展变化,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判断力和识别力。

四是奋斗精神是动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精神。鼓励学生做奋斗者,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力求敢于担当、不懈奋斗,从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3)育生之要,重在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4]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只是学生认知的结果,也往往以学生各种各样的体验为基础,经过深切体验,会把感情也融入于认知之中,使知识更容易影响到素质。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应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4.3 坚持“师德第一标准”的要求

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是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4]在新时代,必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10]这就要求教师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要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突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师德养成,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引导教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导教师自觉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爱岗敬业、仁而爱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爱育爱、以爱化人,滋润学生人格之树健康常青。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和学的关系正发生革命性变化,这对教师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师从事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南,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重在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精准施教,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高职院校教师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自身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职业发展路径,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4.4 坚持以“双高”为发展目标

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11]

(1)“双高”水平的要义。“双高”是指基础条件优良、改革成果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其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模式,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高水平专业群。是指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通过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全方位融合。

由上述可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都离不开内涵和质量,其要求和指标就是内涵式发展,而且是内涵式发展的途径和动力。作为高职学校和教师,我们要依照“双高”导向,群策群力,守正创新,积极完善办学条件,优化专业群建设,打造优势、形成特色,争取早日实现高职院校“双高”的发展目标。

4.5 坚持以“标准”为教改依据

这里讲的标准,是指高职院校应以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要求为契机,领会标准实质,严格标准实施,以标准提升质量,以标准推动内涵式发展,以标准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1)教学标准体系重要意义。标准是质量的准绳,没有标准,质量就无从谈起。因为标准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的制度建设,对引导高职院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推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标准要求见于文件。通过对相关国家教育文件的学习和梳理,其中《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的“五个对接”[1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13];教育部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规定了一系列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任务与项目[6];《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14]。《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要“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巩固和发展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联合行业制定国家教学标准、职业院校依据标准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格局。”[15]

依据上述一系列文件精神,高职院校应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形成内部质量的保证机制。

(3)要强化教学标准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才会行为到位。要明确标准的要求,使标准成为公认的尺度和规范,增加执行标准的自觉性,促进高职院校快速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4.6 坚持以课堂为教学主渠道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学生的大多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而有效的组织形式。因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对高职教育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6]“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6]。“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判断,对所有课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课堂中学生学习需求,以学习定教学,以教学启迪思考,让每个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都释放出来,促进学生“自我展现”,体现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所在。可见,以学生为主体是促进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行获取知识能力,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

(2)强化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

①课前备课狠下功夫。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要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吃透教材,搞清授课内容的疑点和难点,用心写出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的教案,组织安排好授课中各个环节,如怎样复习提问、怎样导入新课、怎样分析和举例、怎样运用好教具、怎样进行总结巩固和布置作业,给学生课后留有复习思考的余地;授课中要注重问题的过渡、前后联系,养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清醒的头脑,使授课获得成功,使学生学有收获。

为此,教师对课前备课要当作一件大事,做到环环到位,一丝不苟。切忌应付了事,敷衍塞责。备课是否认真以及认真的程度是衡量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责任感和教学事业心的表现。故教师备课要常备常新,创新发展,螺旋上升,不断前进。

②教学语言精炼表达。语言表达准确、简练、生动,分析问题明白透彻、切中要害。如果备课不熟练,说话语无伦次,分析问题抓不住要点,不着边际,就会收不到理想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说话的逻辑性和感染力,以求教学效果的提高。

③教学板书条理清楚。板书要做到清晰工整、有条理、有层次,利于学生提纲挈领掌握教师授课内容和做好课堂笔记。好的板书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板书,把标题、内容要点、重点结论等写入板书。避免写字潦草、随手乱写,使学生做笔记无所适从,影响听课思路,甚至影响到听课情绪。

概而言之,课堂教学是教与学不可分割的整体,不但要有教师的精心备课,还必须有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心中有信念,行动有力量。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并在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提出做“四有好教师”。“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17]“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17]“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17]“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17]“四有”的首条就是“要有理想信念”,意即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正确的理想信念,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教师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时刻不忘身上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始终做到心中有国家、有民族。当前,我们党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旨在坚定信念,坚守初心,行稳致远,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这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对高职教育工作者和高职院校教师来说,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担当起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守初心、担使命,适应新时代要求,锐意进取,埋头苦干;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学用结合,在凝聚共识、推动工作上见成效,在创新发展、见诸行动上求实效,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奋发有为、成就梦想,做出新的贡献。

5 结语

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释义、内涵式发展的基本体现和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的研讨,在理解内涵式发展概念的基础上,把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体现,进而突出内涵式发展的“六个坚持”。其中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所决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师德第一标准”是立德树人的保证;“双高”发展目标是推进与实现内涵发展,使职教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规范标准与坚持课堂主渠道,旨在改进教学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六个坚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育人性和实用性。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和高职院校教师,我们要深刻领会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以学校因素为发展动力和资源,它强调教育质的发展,也是教育发展的本质,其核心属性是质量和效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挖掘潜力,奉献才智,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内涵式院校高职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十九大精神与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分析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外延式”与“内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