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20-01-22 07:03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东方红一号航天事业中国航天

聚焦热点

我国在2020年7月首次独立自主实施火星探测任务,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拟一次性在火星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同时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的探测和精细排查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中国航天走过的历程,从195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到“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升空,到“嫦娥”赴约广寒、“玉兔”翩然落月,再到“天问”即将奔赴火星……六十四年风雨兼程,中国航天人仰望璀璨星空,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在星辰大海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实现探月工程总目标乘胜前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揽月追星,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纵深剖析

1.星河浩瀚,蕴藏着滚烫的梦想和希望。

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从载人航天到北斗星链,从探月工程到揽星九天,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之梦。中国航天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2.宇宙无垠,凝聚了不懈的探索与追求。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时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我们当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勇攀高峰志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为跨越星辰大海、实现非凡成就谱写新的篇章。

任务驱动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命题更加关注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强调想象创新,紧密联系时事。正逢“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计划筹划日久、蓄势待发之际,“航天精神”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考查方向。考生可以选取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来展现航天人艰苦奋斗、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也可以从自身出发,描绘自己心中的航天梦想和逐梦之旅。

1.梦想扬起中国航天事业的风帆。

“神舟”“天宫”“嫦娥”“玉兔”“鹊桥”“北斗”……这些名字,既是古人关于神秘辽阔天空的向往,也是今日一代代航天人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写照。“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万户的飞天梦想在一声爆响后即告终结,但他却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火星岩上火星风,地冻天寒却有情。但等鍱伞凌日落,更盼神器巡游行。”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玉兔号”月球车系统总设计师贾阳。在他看来,航天事业不仅仅是高精尖科技的发展,更是对诗与远方的追求。

2.探索开辟中国航天事业的道路。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星辰大海。它是冲锋的战旗,是奋进的鼓角,是披荆斩棘的利剑。它能让我们在困境里坚韧,在挫折前奋起,在颓废中振作,在迷途上清醒。它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与探索。从古到今,中国人从未停止过探索宇宙的脚步。王勃感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郭沫若呼吁“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杨利伟曾说:“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开拓者独辟蹊径,探索者勇攀高峰,执着者勇往直前。不懈追求航天梦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默默坚守和付出。他们如同夜幕中有名无名的星星,在艰苦中追求,在追求中探索,在探索中奋斗。他们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汇入无尽的浩瀚星河,永远奔腾不息,永远流光溢彩。

多方观点

牢记使命 勇攀高峰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15分钟后收到了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洪亮。其他国家发射首颗卫星时,最多只传回过“滴滴答答”的电报码的声音,而老一辈的中国航天人却用笔和算盘,让中国人的第一颗卫星在宇宙中唱响了这曲《东方红》。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中国航天开启了半个世纪的太空征程。

斗转星移,50载风雨兼程。今年,“长征五号”将再次出征,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今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已经建成,中国北斗将服务于世界;今年,“嫦娥五號”将取回属于中国人的月球样本,探月工程将迈向全新阶段。中国航天,将唱响更加嘹亮的“东方红”。

(摘编自“央视网”2020年4月26日)

梦想绽放在这个特别的日子

最美人间四月天。这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也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月份。

对中国航天来说尤为如此。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84年4月,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1990年4月,首次成功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把美国制造的通信卫星“亚洲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就在今年4月,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习主席指出,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畅谈梦想;奋进在伟大的新时代,我们更有充足的信心和力量把梦想变成现实。今天,怀揣新的梦想,我们再度扬帆起航,在新时代航天人的砥砺奋进中,我们必将迎来更加绚丽的梦想绽放。

(摘编自《解放军报》2020年4月24日)

猜你喜欢
东方红一号航天事业中国航天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运行吗?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
见证首颗卫星专委立项方案论证: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45周年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