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南渡

2020-01-22 07:03刘为民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斜晖南渡利州

刘为民

境界清空,写景如画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这是一首行旅途中的即景随兴之作,表现了诗人淡泊仕途、厌倦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利州,在今四川广元,南临嘉陵江。

首联写江中远景。上句写水,斜晖脉脉,碧水悠悠,波光粼粼,给人以高远空蒙之感。“澹然”,形容水波闪动的样子。“空”字透露出诗人内心无所羁绊的平静、闲逸的状态。下句写岛,水中弯弯的小岛,绿树掩映,芳草萋萋,满目山色青翠。“苍茫”二字承接上句的“空”字,展现出一派辽阔清幽的景象。“对”“接”两字勾画出广袤幽深而生机盎然的自然空间。

颔联写江岸近景。烟波浩渺之上,舟船渐渐离去,船上马儿嘶鸣;枝叶婆娑的柳荫下,歇息的人们正等待着远航船的归来。这两句紧扣诗题中的“渡”字,描绘出渡口上迎来送往的场景,声形并茂,动静相宜,兴味悠远。“看棹”“待船”这两个画面蕴含的感情是丰富的:是从容?是淡泊?是流连?抑或是惆怅?是憧憬?是悠闲?诗人不直言,纯以“赋”的笔法,亦即叙述直陈的手法描述眼前的乡野风情画,给人以回味的留白。

颈联由颔联的人事宕开一笔,再写风景。浅滩边的沙草丛中,群鸥四处飞散;辽阔的江田上空,孤鹭展翅飞翔,一幅清新隽永的江畔晚渡图跃然纸上。“鸥”“鹭”这两个意象,在唐诗中多是浪迹江湖、隐逸山林的文人形象的投影。这两句诗写景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好了铺垫。

尾联触景生情,抒发了放浪江湖、与世无争的感慨。“谁解乘舟寻范蠡”一句化用了范蠡归隐的典故。范蠡,春秋时楚人,曾助越王灭吴,封上将军,后辞官乘舟而去,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去了哪里。“谁解”流露出遗世独立、孤芳自赏的情怀;“忘机”是指没有狡诈的心思,超世拔俗。“独忘机”则表达了诗人澄心静虑、摆脱功名利禄诱惑的豁达、轻松、自怡的心灵状态。

温庭筠是一个恃才放浪之人,仕途也一直不得意。如何消解失遇之困顿?纵情山水、相忘江湖或许是祛病养心、安顿生命的一条理想路径吧!从本诗结尾的“寻”“独”二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灵魂深处的这种执着。

猜你喜欢
斜晖南渡利州
溧阳市南渡镇推进“联防联治联建”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奔 跑
空巢(新韵)
广元市利州区:打好助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组合拳”
己亥春于紫园与老教授进行志愿活动
他睡在九月的昙花里
《春晚》
利州区:深化监督执纪 助力脱贫攻坚
海口谣
利州区工业缘何逆势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