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路径研究

2020-02-07 05:35马忠良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国抗战情怀

马忠良

伴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重视三维目标转变为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并且将家国情怀提升到新的高度。作为核心素养的价值归属,家国情怀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精神内核,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达成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下面将就高中历史课堂中家国情怀的实现路径做初步探索。

一、充分发掘教学素材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创造出无数辉煌灿烂的成就。历史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适当挖掘并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增强课堂的厚重感和人文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弘扬爱国之情。

探究历史人物经历映射家国情怀。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有强烈的爱国心。教师通可以过介绍英雄人物的事迹增强学生的家国观念。例如,西汉时期为保卫国家安宁而立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霍去病;明朝时期“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抗倭英雄戚继光;“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的反清义士秋瑾;“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献身祖国科技事业的钱学森等等。通过学习这些人物的经历,感受他们为国家利益而勇于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并将之内化为心中的榜样和动力。

感受文明成就涵养家国情怀。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性的民族,拥有众多的科技、文化成就,这些成果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例如,在讲述《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如,通过展示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比如两弹一星、神舟飞船、巨型计算机等,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的远大志向。文学是中华精神传承的重要重要载体。在学习中国文学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选择的解读一些文学作品,如《离骚》《出师表》《示儿》等,既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学的博大精深,也让学生体会到家国之情早已深植于中华的文脉。

二、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家国情怀体会产生于学生自觉的心理体验,由于各自经历和认知特点的不同,即便对于相同的历史现象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家国情怀不应该是被强硬灌输的,而应是在合理引导下的自然流露。正是基于此特点,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运用多元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汇聚合力激发潜能。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而一起协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诉求,提升自身的能力。这种模式恰好适应了学生主体的教学需要。例如在讲到抗日战争一课时,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充分利用合作学习。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史学界之前关于抗战有“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之说,此次则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之说。笔者在讲授此课前曾布置以下问题:“十四年抗战”之说的依据是什么?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那些贡献?“十四年抗战”之说的落实有何意义?让学生就上述问题自主搜集相关的论证材料。在课堂中,笔者让学生分组展示材料讨论问题,然后各组派出代表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最后学生们达成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十四年抗战”在肯定了“九一八事变”后人民抗战的基础上,完整地再现了日本侵华的过程,帮助人们清楚地认识了日本侵华的过程和本质。中国人民的抗战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十四年抗战说法”体现了民众意志,还原了历史真相。在此课的学习过程中,笔者能够感受到学生们都投入极大的热情,合作讨论时争论得面红耳赤,在最后阐述时有的同学甚至动情地留下了眼泪。本课合作学习的设计,有利于同学们更透彻的了解那段岁月的残酷与艰苦,将爱国之深刻于心中,传承了抗战精神,更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开展历史类主题实践活动

家国情怀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历史类实践活动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时,应立足教学内容和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还需优化整合各类教育主题和资源,力求活动形式新颖且具有可操作性。如在学习“五四运动”时教师可以组织手抄报的比赛活动;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建党伟业》等影视作品。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实地采访了解家乡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将成果写成历史小论文或者主题黑板报,然后在班级中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军事博物馆以及历史遗址等。历史主题实践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独立精神和探究能力,在身体力行中感知历史的脉搏,厚殖家国之深情大爱。

新课程改革为高中历史教学指引了方向,纯粹的知识传授并不能将核心素养落实,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成长。家国情怀是一种意蕴深厚的情感归属,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和历史观的宗旨,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取向出发,不断创新理念和方法,精进教学之术,深悟教学之道,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心怀家国天下。

猜你喜欢
家国抗战情怀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谁咬得更厉害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抗战音画
少女情怀总是诗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