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之我见

2020-02-07 05:35郭兴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利用资源教材

郭兴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为了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如何发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成了摆在所有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内容了。

一、以教材为蓝本进行拓展,同时兼顾因材施教

课程改革虽然仍然在利用教材作为语文的课程资源,但是却并不唯一,所以我们教师就要顺应教改的趋势,以教材为蓝本,开发出新的适合农村学生的课程资源。

一年级上册《秋天》一课,围绕秋天的特点进行了描写。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引导孩子们进行课外延伸,让他们找找描写春、夏、冬的内容,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图片,还可以是古诗、歌曲。

口语交际”请教“教学时,教师抛出问题”我们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怎么办?“学生们在讨论中认为向别人请教是个好办法。教师马上又提问:“向别人求教应该注意什么呢?”这样教材就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了,就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轻叩诗歌的大门”是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采用所有你能想到的方式搜集诗歌,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走出了课堂,充分利用了图书室、网络以及家里的老人。

在教育学生时要因材施教,对于教材也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初识鲁迅”这一模块的时候,要深入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从以前学习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入手,在迁移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查阅作者的相关资料,学生对作者和时代背景了解的多了,学起来自然就容易好多。

二、以教师的多角色为导向,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要利用好多元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现在的孩子存在溺爱的现象,一年级下册中的“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让学生读故事的同时,针对这个现象谈谈我们的成长是父母怎样付出的结果,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好孩子,应该怎么对待父母。此时将三字经中有关“孝悌”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听,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受到教育。

我国幅员辽阔,所以可以利用当地的各种节日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人情风貌等。寒假前布置学生注意春节时家里的过年习俗,学习《北京的春节》时和文中的过年习俗进行对比,从而学习并了解老舍先生所描述的情景与自己家乡习俗的异同,使得课内与课外相联系。清明节时就和学生共同回忆去平津战役纪念馆参观的情景,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传统节日里,学生可以去参加一些有仪式感的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开发网络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能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詹天佑》一文中“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是个难点,采用多媒体来演示的方法,学生一下子就能弄明白工作原理。《秋天的雨》教学时,除了文中的插图以外,还加入一些秋天的风光图和视频,这样的形式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再结合音频的朗读学生对秋景的感受就比单纯的读文字深入得多。

教学中网络资源共享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首先,网络的引入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效果极好。《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时,学生对时代背景不了解,也就无从谈体会毛主席当时的心境了,此时利用网络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用图片、文字、短片的形式对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之后,学生再学起来就不是那么困难了。其次是利用网络链接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学生觉得文中那么多的民族是想象不到的,这时就可以利用网络来填补学生这个认知的空白,让学生上网查查感兴趣的民族的内容,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了解一下不同民族的不同习俗,对所感兴趣的民族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虽然这不是教学的重点,但也是对学生整理能力,交流能力的提升,这对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益处的。还有就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对话功能,让学生学会与教师、同学交流。我们的基础教育网络服务平台就是个很好的媒介,这里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单独交流,通过布置作业,发送信息等形式让那些平时内向的同学有了发言的机会。

四、以家庭为载体,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要和学生的生活紧紧相连。利用家长会时要求家长每天都问一问孩子“你今天学的什么?”“老师表扬谁了?为什么表扬他呢?”......还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这个故事”,“把今天学习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等等,这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也是口语交际的一种练习。一年级教材中有“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的练习,每次这样的作业都利用微校给家长发信息,请家长配合好孩子的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家长和孩子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孩子也体会到了与家长共同学习的乐趣,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以及识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

五、发挥农村资源优势,鼓励农村学生自主性探究

满足小学生好奇心的最大源泉就是大自然,在这一点上农村孩子有着城市孩子所没有的优势。板报和各种宣传栏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参与到黑板报的布置当中,低年级的学生可也利用学习园地展示自己的作业,在模仿中学会学习。另外,可以以家乡和学校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或者标志性建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地的自然资源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在学完了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后,學生知道了南方有《富饶的西沙群岛》,东北有《美丽的小兴安岭》,此时,就为学生介绍美丽的北京后花园——蓟州区。请去过那里旅游的同学展示拍摄的照片,录制的小视频,还搜集来网上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介绍你去过的或看到的美丽的地方,最后再来完成本组作文“这儿真美”就容易的多了。

农村的许多自然资源则是得天独厚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积极性,挖掘和开发农村丰富的自然教学素材,将教本“小语文”与自然“大语文”结合起来,将教室“小课堂”与自然“大课堂”结合起来,从而使农村语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利用资源教材
教材精读
我给资源分分类
画与理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