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2020-02-07 05:35陈洪艳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结合律交换律旧知

陈洪艳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并且对加法的运算法则较为熟悉,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习加法结合律,为之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以及简便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材由沿用了之前加法交换律学习中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继续学习新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从而总结出加法结合律。

学情分析:

从知识起点上来看,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并且对加法的运算法则较为熟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从能力起点上来看,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

从情感起点上来看,该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的探究意识,并乐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

但由于该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自主发现并进行规律的归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因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加法结合律。

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归纳出加法结合律,掌握用运算定律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加法结合律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

学生准备:课本、习题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1)根據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35+( )=65+( ) ( )+147=( )+274

56+74=( )+( ) a+200=( )+( )

归纳:谁能说一说加法交换律是怎样的?

深入练习: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270+380=390+260 30+50+70=30+70+50

a+800=800+a □+△+○=○+□+△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后,他们的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规律性的知识呢?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呢?

二、质疑、提问

1.计算37+26+63和26+(37+63)

2.比较上面两式的异同

再观察并计算59+38+732和59+(38+732)

3.讨论:刚才两组例子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质疑:这样的猜想对吗?

三、验证

1.我们要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

42+45+55和45+(45+55) 125+48+52和(48+52)+125

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计算结果

2.上面两题符合我们刚才的猜想,可能是偶然哦!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学生自由举例)

3.能够证明猜想的,除了我们刚举的例子,也还有生活中的实例。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决王叔叔遇到的问题.

(1)出示题目条件、问题(王叔叔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理解题意。

①读题。

②了解题中的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③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结果相同吗?

(3)引导列出算式。(88+104)+96和88+(104+96)

以上两个加法算式中,每个算式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总结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样的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样的规律来吗?

四、练习巩固,运用新知

1、口头回答□里填几。

(15+12)+5=15+(12+□) 37+65+135=37+(□+□)

348+427+73=(73+□)+348 a+(b+c)=(a+□)+c

2.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10+(20+30)+40

3.现在请大家完成书上练一练部分的习题。

五、回顾总结,作业布置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加强记忆(屏幕展示)

三个数( ),先把( )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 )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 )不变。这就是加法( )。

用字母a、b、c来表示可以写成( +b)+c=a+(b+ )。

作业布置:完成书上和练习本上的相关作业。

猜你喜欢
结合律交换律旧知
“数数”求源,叩问本质
岁末
究本溯源,提高计算能力
对“运算律”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建构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纪实与反思
探究求和问题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运算律,无论在哪里都适用吗?